大元一統志

大元一統志

大元一統志,元代官修各地方志的總志。元至元二十二年(1286),集賢大學士行秘書監事扎馬剌丁奏請編纂大一統志,世祖忽必烈遂命他與少監虞應龍等人蒐集材料編纂此志。

簡介

元代官修各地方志的總志

修纂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6),集賢大學士行秘書監事扎馬剌丁奏請編纂大一統志,世祖忽必烈遂命他與少監虞應龍等人蒐集材料編纂此志。至元三十一年(1294),書成。但此後又陸續得到《雲南圖志》、《甘肅圖志》、《遼陽圖志》,因而又重新編修,由孛蘭盼、岳鉉等人編纂,於大德七年(1303)完成。前後歷時17年。此書按各路、州、縣分別記述各地區有關的史地,內分建置沿革、坊郭鄉鎮、里至、山川、土產、風俗形勢、古蹟、官跡、人物、仙釋等門類。此書所引用的材料,江南諸省大多取材於宋《輿地紀勝》及宋元時所修各地方志;北方諸省則大半取材於唐《元和郡縣誌》及宋《太平寰宇記》和宋元時所修方誌;邊遠地區的內容則是采自元朝新編《雲南圖志》、《甘肅圖志》和《遼陽圖志》等書。

因此,《大元一統志》中保存了大量宋、金、元時所修方誌書中的珍貴史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此外,此書對於元朝各地的社會經濟狀況、階級狀況,以及地理、地質、考古等記載,也都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此書在明朝時就已散失,然而,在明修《一統志》、清編《清一統志》中都存有《大元一統志》中的若干資料。今有金毓黻輯成的《大元一統志殘本》15卷,又與安文溥輯成《大元一統志輯本》4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