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動脈病變

PAD常引起行走時的不適或疼痛,可發生在下肢的各個部位。 旁路手術(搭橋手術)旁路手術:俗稱的動脈搭橋,即繞過病變狹窄的動脈段,使用一條新的道路連線其兩端正常的血管。 截肢術:在某些極端的病例中,尤其是伴有肢端壞疽的患者,需要進行截肢手術。

 疾病概述

我們的動脈幫助輸送富含氧和各種營養物質的血液到身體的各部位。當我們的下肢動脈阻塞後,就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或氧氣,這時我們稱其為周圍動脈疾病(PAD)。
PAD常引起行走時的不適或疼痛,可發生在下肢的各個部位。隨著年齡的增長,此病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大於70歲的人當中,就有1/3患有此種疾病,而吸菸和糖尿病大大增加了危險性。

 疾病病理

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外周動脈疾病。當你的年齡增大,發生動脈疾病的危險性也在增長。年齡超過50歲和男性更容易罹患。其他的因素包括:吸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高半光氨酸血症、超理想體重的30%。

 臨床表現

起先你可能感覺不到任何的異常,最常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它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後下肢的酸脹、乏力或疼痛,而休息後可緩解。當上坡或上樓梯時,間跛症狀往往會加重而更快的出現,但僅有50%的患者嚴重到出現間跛的症狀。當疾病進展到一定的程度後,即使休息狀態下下肢也無法得到充分的氧供應時就會出現嚴重的肢端缺血。這樣你的腳或者腳趾就會發生持續性的疼痛,而不僅只在走路時才發生了。在嚴重的外周動脈疾病中,有時會出現肢端潰瘍,如果不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這些潰瘍會變乾變黑,最後壞死,這被稱作壞疽。

 診斷檢查

首先向醫生提供你的一般健康狀況,病史資料和症狀,隨後醫生會給你做一次全面的體檢。如果懷疑患有外周動脈疾病,你還需要進行一些額外檢查:
踝肱指數(Ankle-brachialindex,ABI),比較你的手臂與下肢血壓的檢查檢測血膽固醇或其他提示動脈疾病的指標為了更好的了解你下肢動脈的情況,醫生可能還會推薦都卜勒超聲,磁共振血管造影或者動脈造影。
都卜勒超聲使用高頻的超音波來實時描記血流和探測血管內阻塞及異常結構磁共振血管造影採用磁場和無線電波來顯示動脈內阻塞情況血管造影提供下肢動脈清晰的影像學資料,它需要注射造影劑來達到增強對比的效果。是目前診斷的金標準,往往不作為首選的診斷方法。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醫生會針對目前加重動脈疾病發展以及其併發症制定藥物治療方案,這些方案可能包括調脂和降壓的藥物。有些患者可能還會需要使用抗凝藥物來減少血液在狹窄動脈中形成血栓的危險性。
如果沒有心功能不全等無法耐受某些治療的疾病基礎,你可能還需要某些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它可以增加步行距離及改善肢體的確血症狀,如發冷、麻木、疼痛等。
步行鍛鍊有規律的做運動及步行鍛鍊,如每星期至少連續步行30分鐘3次,這有助於改善症狀。
在較嚴重的患者中,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藥物治療可能對改善症狀療效甚微,尤其是處於不斷進展中的病例,這時就需要進行手術干預。治療方式的選擇需根據病變的類型及程度以及其它一些因素來綜合考慮後做出,後者包括患者的一般狀況及目前的用藥方案等。
旁路手術(搭橋手術)旁路手術:俗稱的動脈搭橋,即繞過病變狹窄的動脈段,使用一條新的道路連線其兩端正常的血管。為了建造這條新的道路,需要使用患者本人的一條血管或使用人工血管。這樣你的下肢組織可通過新的血流來獲得氧供幾營養。
內膜剝脫術:內膜剝脫是指通過外科手段將附著於血管壁上的脂質斑塊切除。進行此項手術時需要在患者的一條下肢上進行穿刺然後切除動脈管壁上的斑塊,之後便留出一個重新通暢的官腔來輸送血流了。
腔內血管成形術及支架植入:隨著腔內技術的發展,微創治療正越來越多的被套用。它不同與傳統的手術方式,擁有較小的創傷及較快的術後恢復。進行腔內血管成形,需要將一條細長而有彈性的導絲從患者的手臂或大腿處穿入動脈腔內。隨動脈行進至病變狹窄處,由導絲上的一個特製的球囊進行多次擴張,擠壓周圍的斑塊,達到管壁被動擴張的目的。有些情況下,還需要植入一個帶膜的金屬支架來維持管腔的開放,此支架將永久性植入。手術完成後,血流就在其中暢通無阻了。
截肢術:在某些極端的病例中,尤其是伴有肢端壞疽的患者,需要進行截肢手術。這是我們保留至最後使用的手術方式,只有當肢端血供破壞嚴重且無法通過以上各種方法改善後才會考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