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特爾大教堂的裝飾雕像

夏特爾大教堂的裝飾雕像

教堂雕塑,公元十二世紀-公元十三世紀。

夏特爾大教堂的裝飾雕像

夏特爾大教堂的裝飾雕像夏特爾大教堂的裝飾雕像
教堂雕塑,公元十二世紀-公元十三世紀。

介紹

公元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由基督教統治的中世紀時代。從藝術史的角度講,中世紀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終止,前後長達一千多年。在這漫長的一千年里,基督教稱為治理國家的精神支柱,整個歐洲完全處於封建宗教的控制之下,文化處於被桎梏的狀態,古希臘和古羅馬所流傳下來的燦爛文明則幾乎完全衰竭,以致於後來崇尚古典藝術的人都稱中世紀為“黑暗的一千年”。中世紀的基督教文明完全取代了原來的地中海傳統,教會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權威和組織者,藝術也完全為宗教服務,非寫實的、教條的、充滿宗教色彩的藝術風格主宰了中世紀的美術,而古典的自然主義風格和所有古典文明成為光輝的陳跡。
建築是中世紀藝術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大量的教堂就是在那個宗教狂熱的時代修建的;而雕塑作品幾乎都以建築的一部分的身份出現的,內容所表現的完全是宗教故事或《聖經》中的人物。
法國是中世紀後期哥特藝術的發源地,夏特爾教堂便是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教堂上大量的裝飾性雕像也是哥特雕塑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教堂門側的立柱上,雕刻有許多直立的人物形象,有的是表現聖經中的先知和聖徒,有的是表現皇帝和皇后,體現了政教合一的思想。這些大門側柱上的石雕,雖然有著中世紀典型的被拉長的身材和呆滯的目光,但也表現出了人物的個性,動作也有所變化。其中以教堂南牆的《四聖徒像》最為出色,這是聖經中四個不同時代的聖徒形象,都以圓雕的形式出現的,神態生動,富有個性,形體比例也比同時代的其他作品準確,他們服裝的質感也被雕刻家們細膩地表現了出來,有很強的質感。所有這些雕像都有著安靜、平和的神態,體現了基督教信念中的理想形象,具有很強的宗教感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