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拳

壯拳

古壯拳(昂拳)——也稱軍拳,指在廣西壯族地區出現的壯族武術,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最遠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的駱越西甌。壯拳也是古代狼兵軍隊訓練用的武術。狼兵是由廣西羈縻州峒的“峒丁”發展而來的,它是中國歷史上土司制度的產物。明代,壯族先民組成的軍隊,聲威達到了巔峰。明代皇室文獻《明英宗實錄》“卷三十五”記載:“狼兵素勇,為賊所憚。”南明唐王政權中書舍人鄺露的南方民族風物誌《赤雅》“卷上·狼兵”記載:“狼兵鷙悍,天下稱最。”明代兵部尚書胡宗憲的幕客、海防軍事專家鄭若曾,在其所著的《籌海圖編》“卷十一·經略·客兵·附錄·狼兵”記載:“廣西狼兵於今海內尤悍……能以少擊眾,十齣而九勝!”是為至譽! 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曾吸取壯拳技藝訓練他們的隊伍,據胡宗《籌海圖篇》卷十一,經略一、慕客兵。:“擇其最驍勇者,各照良兵兵法編為隊伍,演其技藝習其勁捷。”可見當時壯拳技藝已有很大發展,並已傳入江浙,對江浙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武術發展貢獻巨大。

基本信息

壯拳簡介

(壯拳) (壯拳)

壯拳 (昂拳)又稱軍拳,是古代廣西狼兵在戰場上格鬥的武術,拳術主要以強調拳,膝,肘,咬等並用, 壯拳的動作彪悍粗獷,形象樸實、功架清晰準確,沉實穩健,拳剛、勢烈、多短打、擅標掌、少跳躍,稈拳時結合使用壯語發音,借聲氣摧力。廣西狼兵曾以保家衛國的忠義之血,書寫過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壯族先民在明代被稱為俍人,狼兵乃俍兵音轉,有學者認為“狼”有歧義,堅持稱俍兵。其實文人多慮矣,壯族先民早以狼兵為譽,“狼”者如何?如秦始皇武勇天下,世稱“秦,虎狼之強國”;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全忠親率大軍征戰,史載“虎狼之強”……狼兵之稱,有何不可!壯族先民天生悍烈,驍勇善戰,不屈服於暴力統治,歷朝歷代都團結起來,對暴君或侵略者施以致命打擊;他們常常在戰爭中以少勝多,用極少傷亡的代價換取勝利;他們利用有利地形迂迴穿行,而後一擊必中的戰鬥作風,讓敵軍聞風喪膽;在歷次戰爭中,無不展現了廣西人強大的戰鬥力和意志力。

宋仁宗慶曆年間(1042-1048年),南下漢人將士,皆貶稱此拳種為“南蠻”拳。著名的壯族義軍首領儂智高精熟此拳械,並將它廣為傳播。本世紀三十年代,龍州鎮壯拳拳師應越南琥術界邀請,組成“少武團”,經鎮南關(現友誼關)往涼山、同登、河內表演傳藝,把壯拳傳入越南。

壯拳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如明代桂西僮(壯)人,男孩長到十來歲,就要教他練武。當地土司提倡民眾習武,民眾也崇尚武術,每年各個村寨都延聘師傅傳授武藝。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解放前。而今壯鄉的傳統武術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

廣西古壯拳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界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9年11月在巴黎通過了《保護民間創作建議案》,正式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檔案中提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議。它對“民間創作”的定義是:民間創作(或傳統的民間文化)是指來自某以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這些創作以傳統為依據、由某一群體或一些個體所表達並被認為是符合社區期望的作為其文化和社會特性的表達形式;其準則和價值通過模仿或其他方式口頭相傳。

對於“民間創作(民間傳統文化)”內容的界定,與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檔案中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基本一致。在這裡,中國廣西壯族的傳統武術屬於典型的“民間創作”(或傳統的民間文化)。它是以廣西壯族傳統文化為根本、由個人或團體所創造、符合中國傳統審美意識、以身體為主要表現形式、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的民族傳統文化。廣西古壯拳文化的價值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價值,決定了其核心和靈魂。為了更好的保護傳承、深入研究廣西古壯拳文化,就要明白它有什麼重要價值,以此增強我們對其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對其保護、傳承、研究的重要程度,並加大保護力度,廣西古壯拳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歷史。

壯拳動作

壯拳的動作彪悍粗獷,形象樸實、功架清晰準確,沉實穩健,拳剛、勢烈、多短打、擅標掌、少跳躍,稈拳時結合使用壯語發音,借聲氣摧力。

該拳種採用“站椿”、“打沙袋”、“打樹椿”、“走梅花椿”、七步鐵線基本椿功’等功法練功。

在攻擊防守上,壯拳的拳和械力主架實勁猛,出入變化以靈捷為導,發勁與聲氣合一,進退以四門為徑,適合廣西山區演練。

現代壯拳各種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桂南龍州農式豐、欽州覃明高和譚永能,桂西北的宜山蒙國棟、桂西的田陽黃大略、李永茂、黃祖全等,他們都精熱祖傳的壯拳。

壯拳現存的拳術套路有35種:擒功大王拳、霸王錘、梅花椿拳、踢打四門、三橋手、三打羅漢拳、打虎拳、天字功、飛天字功、白鶴文之、陰陽定妖、小太極、插拳、小反步、跌馬歸欄、八仙過海、山林伏虎、撥解短、金剛掃地、龍腰虎背、猴子掛南山、大百步、板狗槓、捆椿、十八椿、擒椿、大連環、二步凋、雙眼勾眉、白鶴曬翅、鳳凰抓地、烏鴉曬翅、水牛站堂、龍頭鳳尾、蓮花拳。

壯拳現存的器械有14種:雪花蓋頂刀、八卦良棍、白鶴棍。鐵線棍、九子連環棍、九下手(棍術)、三*、春秋大刀、三指鋏鈀、魚尾*、標、長板護身凳、飛砣、竹篙槍術。

壯拳現存的對練套路有2種:八卦榔棍對練、三*耙頭對棍。壯拳已選編入《中華拳械錄》一書中。

古壯拳和泰拳

合泰拳格鬥術是一種以泰拳為主要基本訓練, 再加上一些摔法,地面搏鬥法,關節技以及武器訓練,從而 升成為一種較全面的武術實戰運動。對 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突發犯罪事件,也 產生了較實際的自衛效果。除此之外,由 其耗氧量甚大以及運用四肢的動作甚多 所以能有效的幫助淋巴腺的排毒,對於一 些想美容瘦身的朋友來說,更受極大歡迎 此綜合泰拳格鬥術。

中華之武術,博大精深。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第二大民族【壯族】和傣、布依、泰、撣、岱-儂、佬撾族,都統稱為僚rauz人或土僚(thorauz),意為:我們,我們的人。鮮為人知泰(thai)拳就是在壯泰分化後,由古壯(tho)拳演變而來的。

由於國度不同,現今泰拳發展得很火,而昂拳卻瀕臨消失。土壯拳又稱軍拳,昂拳,“昂ang”是壯語發音,意為兇狠的、堅硬的。昂拳是僚人在戰爭中總結出來的搏擊術。昂拳以肘伎、膝攻為主;拳法有直、擺、勾;腿法為正蹬為主,側踹和低鞭腿為輔;和泰拳的區別是昂拳更兇狠,沒有高鞭腿。昂拳沒有高鞭腿法,可能和僚人聚居的廣西有關,因為在山區里打仗,腿是用來平衡的。

泰拳有許多動作招式與名稱和壯拳一致,“山羊頂角”[sao coc nanz];“毒蛇吐舌” [nhu yit layz]。明朝廣西壯族狼兵就用昂拳作為搏擊訓練的。明朝嘉靖年間,倭人入侵江浙沿海。由於明朝軍隊腐敗無能,節節敗退。明朝皇帝無奈,才從千里之外的廣西徵調狼兵赴江浙抗倭。有一次,二十個狼兵遭遇了兩百多個倭兵,最後狼兵傷亡一人,斬殺五十多個倭人並窮追倭寇數十里。因此,明朝才開始扭轉局面。---待續 du ma. mu. baet. geat. mox. mar. vaiz. mbie. sangz. gum. baz. gong.=狗,豬,鴨,雞,黃牛,馬,牛,羊,象,蛙,魚,蝦。《拳霸2.冬蔭功》之壯語《ong bak song. dom yam gong》應為《拳霸2之煮拌蝦》。 補充:壯拳與泰拳極為相似,就連所跳的拳舞都100%一樣,拳法上的區別是一般不起高腿。

拯救壯拳

壯族武術曾一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復興過一段時間,也有很多優秀的古壯族武術曾經出現在武術比賽運動會上,但是十分不幸的僅出現在以武術觀摩會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及搶救挖掘。然後就銷聲匿跡了,大量的壯族武術的失傳及滅絕主要在近十年內,壯族武術的命運是岌岌可危的。為了拯救與弘揚我們壯族祖先流傳下來的 壯拳遺產,為了壯族古老文化能夠進一步發展,在此倡議廣大壯族武術同胞共同建立一個 壯拳組織——廣西 壯拳挖掘推廣組織!作為壯族人的後代,期盼大家共同拯救我們壯族的武術文化遺產!我們最需要的是壯族民族學者,武術專家, 壯拳傳人、愛好者及所有關注 壯拳發展的熱心人士!來吧!我們需要你的幫助, 壯拳需要你的支持與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