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東村[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金井鎮下轄村]

塘東村[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金井鎮下轄村]

塘東村隸屬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金井鎮一個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位於圍頭半島的西南隅,地理坐標東經118.6°,北緯24.5°,東連陸、西臨海,倚山望洋,景色秀麗,隔海距金門島15公里,北距金井鎮4.5公里,海陸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積3.5平方公里,轄6個自然村,其中有塘東、下寮、寮頭、西安、後埭、山柄,一個工業區,設14個村民小組,截止2008年,全村人口4679人,986戶,村中姓氏有蔡、吳、謝、王、許、粘。蘇有朋導演的處女作《左耳》於9月3日、8日在塘東村取景。

基本信息

塘東村簡介

塘東村塘東村
塘東村隸屬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金井鎮一個行政村,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位於圍頭半島的西南隅,地理坐標東經118.6°,北緯24.5°,東連陸、西臨海,倚山望洋,景色秀麗,隔海距金門島15公里,北距金井鎮4.5公里,海陸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積3.5平方公里,轄6個自然村,其中有塘東、下寮、寮頭、西安、後埭、山柄,一個工業區,設14個村民小組,截止2008年,全村人口4679人,986戶,村中姓氏有蔡、吳、謝、王、許、粘。

地名含義

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塘東村始祖,以“我居塘之東”而名“我東”即我東公,我東公初居伏獅,即東井後遷於前踞“伏獅”後屏寶蓋的池塘之東繁衍拓展,故稱為塘東。雅稱錦東。

歷史沿革

明、清屬十四都,民國33年(1944年)屬金井鎮塘東保,建國後1956年屬金井區塘東鄉,1961年屬金井公社塘東大隊,1984年改稱金井鎮塘東村委會。

氣候與經濟

年均氣溫20至23攝氏度,屬亞熱帶氣候,村中發展淺海養殖,有牡蠣、紫菜、海帶,企業有紡織、服裝、製衣、鑄造、織造等企業。

名勝古蹟

東蔡家廟——塘東村早有的蔡氏祖祠,興建年代難以考查,原祖祠(下祠,也稱大宗祠)大門懸有門額“東蔡家廟”。而據早期規定,須有鄉人中式進士,祖祠可稱為家廟。明代鄉賢忠憲大夫、長沙知府蔡纘,系嘉靖辛丑(1541年)年中進士,授文林郎,於嘉靖戊申(1548年)創纂本宗族譜。估計宗祠建在這個年代,初建時的規模不詳,後經幾次翻修,更難稽其原貌。至清代末年,鄉族某人居祠內,舉炊不慎,釀成火災,全祠夷為廢墟。民國元年(1912年)重建,族人多次修葺,悉心經營,每年春冬兩次進行祭祀。由於年久失修,後於1985年由海外僑親集資重建,翌年落成。其結構高度、畫棟雕梁、對聯匾額、木石雕刻、神龕香案等。盡皆保持原貌:惟屋頂改蓋綠瓦,更加燦爛奪目。脊高二丈三尺九寸,寬二丈三尺六寸:屋蓋依急斜度而築,史稱“塘東高”,實為晉江宗祠第一高也。原厝形如頂落,據傳當時因客觀原因,東西兩廂和下落沒有基建,所以規模不大。原祖祠內兩壁畫有“忠孝廉節”四大字,據傳是仿南宗理學家朱熹的筆跡。祠內梁、牆懸有匾額25方:“祖孫進士”、“國師”、“都督”、“良二千石”、“進士”、“父子拔元”、“兄弟恩元”、“兄弟廷選”、“選魁”、“選元”、“定遠將軍”、“文魁”、“別駕”、“忠臣”、“都閫”、“孝廉方正”、“孝子”、“筠節森霜”、“期頤溢算”、“壽頤”、“今之仲建”、“重藨鷹揚”、“賢節楷模”等。另有一部分懸於蔡氏家廟,有科舉中式,朝廷封贈等。於此可見吾鄉先代名人之多。

西資岩寺——西資岩寺,在塘東村東側。這裡有一座卓望山,山不高,因其突兀于海濱而巍峨。山頂建西資岩寺,又名大石佛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塘東全村最宏偉的寺宇。寺東壁連著一座“慧覺山莊”,上下二十餘室,是禪堂和僧舍。西資岩寺名的由來:據乾隆三十年已酉(1765年)《重建西資岩紀德碑》記載:“初祖西來,少林西壁,越九年而後得慧,可授之衣缽,是愚俗資於西教,而西教及資中國。此西資岩所由名也。“至於大石佛寺之名,則因寺中的石佛依天然山岩巨石雕鑿而成,故名石佛寺。寺之歷史悠久,大殿外有二處碑刻,一為南安吳增撰文並書之:“此寺自隋唐以來,閱世一千餘載,有人於明清之際,著書數十萬言”。一為衡陽沈琇瑩撰文並書之:“古佛意云何,記否一千年前,石上現身初說法,名賢來隱此,贏得三百載後,山中歷劫有遺書”。皆雲此寺歷史已有一千餘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寺中石佛西側的石壁上勒字稱:“寺之創建不知起自何年。”旁有小碑載:“有宋紹興期間,王國、蔡婆養修理石砌,由此以溯,則寺之建始起自隋唐之世矣。”《福建通志》《泉州府志》均稱寺建於宋紹興十八年。宋紹興十八年,即公元1148年,距今2009年已有861年,比“始建”與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的東石南天寺亦早68年,乃晉江有名的古寺。何況紹興年間為“修理”,始建時間更為久遠。該寺大雄寶殿中三尊巍峨的大石佛,中為如來,左為觀音,右為勢至。均為站立姿勢,身高4.5米,寬1.62米。民間有“西資岩石佛好坐不坐,南天寺石佛好站不站”之諺。如來低眉垂眼,臉部圓渾平滿,兩耳垂肩,額中有一吉祥痣:身披袈裟,袒胸露右臂,頭上作螺鬢,慈眉善眼,端相莊嚴,表情安祥閒適,體現出內心圓覺無疑,無上寧靜的境界,袖甚寬,直垂過膝,衣紋輕飄拂,赤足立於雙蓮台上。蓮作三層,左手彎在胸前,掌心向上,指微屈。左側觀音,亦披袈裟,不露臂,胸飾瓔珞,發作高鬢,臉比如來略瘦,耳亦垂肩,兩袖甚寬展,袖綴珠紋,右臂下垂,以拇指、無名指及小指夾寶瓶。左臂彎在胸前,掌心向前,指頭微屈,亦赤足立於蓮台上。右側勢至,姿態衣著,略似觀音,但神情卻迥然有別。大佛兩側,有二石雕巨像,立於石座上,身高稍遜於大石佛,披甲頂盔,作武士狀,似為護衛侍者。瞻仰這三尊大石佛,令人不禁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讚嘆不已。

無能祠——西資岩大石佛寺右側為“無能祠”,即先賢“布衣參軍”,無能公蔡鼎之祠。他被明朝奸臣魏忠賢逼害,微服潛引,歸原隱里,在西資岩下築室讀書,著書《易蔡》。村人建祠以垂紀念,此“無能祠”之遺蹟,給西資岩寺增添不少光彩。在大石佛寺周圍,還有“慧眼泉”、“白衣庵”、“放生池”、“北極玄天殿”、“文昌五夫子廟”、“通海井”、“閻羅殿”、“天門”、“石枕”、“觀易亭”、“隱士橋”、“崇義廟”等勝景,他們像眾心伴月一樣,儒釋道三教祠宇俱全,使西資岩構成佛國名山。如今,寺里僧尼清磬木魚,晨鐘暮鼓,與潮音海風相應和,重現了梵宇的莊嚴景象。

三山勝景——在塘東之東南臨海之濱,有一條金黃閃爍的伸向碧波萬頃大海之中的沙堤。長1700多米,寬500米,迤邐彎曲,從東南沿著的海岸彎彎延伸至西南,就像一道戲弄著雪白浪花的巨形月眉,瑰麗無比。自古以來,海堤是人們喜愛遊覽的海濱景區,也是盛夏遊泳的天然場所。這裡有一片天然大石磐,覆蓋在濱海海堤背後。似山非山,山石層次起伏。佇立在石山之間,觀賞著層層疊疊、日夜翻滾不停的浪峰拍打沙堤,另有一番情趣。這就是瀕海三山之一的“前山”。這前山歷來有許多傳說,據說石坡上留有“仙腳印”,乃八仙遨遊天際時,俯瞰此處金沙碧海,甚然秀麗,即從雲頭降落前山遊覽,因而留下了“仙腳印”。白色石坡上還有一處黑色圓影,好像“豬八戒”的形象烙印在石坡上,大耳肥腰,右手撐一桿五爪耙擱置在肩:傳說是豬八戒保唐僧過火焰山,大戰鐵扇公主,被鐵扇公主用芭蕉扇一陣風搧到前山石坡上,留下來的痕跡。沿海岸西走,就到“伏獅山”。因其形如世臥伏在濱海的一頭猛獅,龐林雄偉的匍伏在海陸交界之間,故而名之。山勢不高,沿天然石道而上,即在山頭,俯身觀覽,伏獅山半身浸浴在大海中,岩隙生長著無數姿態各異、五花雜色的海藻、貝類和軟骨動物,間有參差的怪石,潮退落時,遊人即來俯拾貝殼、浮石、海峭石、小鵝卵石,引人入趣。“後臨山”與伏獅山,隔海南北對峙。山形如後屏,臨海跨陸。故名“後臨”。爬上後臨山,境界豁然開闊,真乃“路盡平疇海闊天空,腳底跨海波濤洶湧”。在後臨的山岩上,遠眺碧藍大海,汪洋無際,海天一色。潮落時,唯見牡蠣石株排列遍布灘涂,望無盡頭,乍看勝似千軍萬馬整裝待發,甚然壯觀。前山、伏獅山、後臨山,這亘古已存的壯麗圖景,叫人幽思連綿又賞心悅目。

昭福侯聖公宮——昭福侯聖公宮是旅菲、台、港、澳宗親及該村部份善男信女捐款興建的。1994年奠基,1995年8月落成。坐落福場山麓,坐東北朝西南。宮體二落,中間天井,宮埕埔石磚二百平方米左右,四周圍牆。西面建一戲台及化妝室,宮北建儲藏室:築一條路橋10餘米長,雙面欄桿作城垛式,自大路直通聖公宮。公倪姓諱國忠,南宋人也。原籍泉州南門外溪口倪厝圍。少時聰穎好學,而智力過人,就師武館學藝,磨練甚苦,武藝精進,遐邇慕公有文武雙全之才。宋度宗元年(1265年),公赴武科試得中武探花,未授職。因心牽慈萱,回家侍母待命。甲戍(1274年)元軍大舉入寇,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半壁河山飄搖破碎。翌年恭宗立,臨安危急。文天祥起兵勤王,陸秀夫、張世傑等在福州護趙王,趙丙二王子及楊氏慈元皇太后入閩,公奮起鄉應北上勤王。德佑二年(1276年)三月,元軍入臨安,俘趙顯及兩太后北去,陸秀夫張世傑等在福州擁趙正為帝,是為端宗,改年號為景炎。秋,文天祥率義軍進取江西,公固守福州護駕。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端宗病逝,路秀夫、張世傑、文天祥擁趙丙為帝,改元祥興。十二月,文天祥兵敗被俘。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元軍分水陸二路入閩,情勢危急,公即護帝丙入慈元皇太后南下泉州,立足未穩,胡兵已近。公見帝側大臣寥寥無幾,遂與秀夫、何進相約,誓死保駕。乃率艨艟迎敵,為御舟南逃爭得分秒。元軍自北而南,勢如破竹,未逢阻擋。倪之先鋒突遭狙擊,猝不及防,數航沉沒,余船向北逸去;公遂率航望南而下,見帝舟泊塔頭,遂停舟登岸。訊知帝在南嶽,即率軍趨拜;甫探馬報元軍蜂擁而來,公即護聖駕往塔頭而逃,時寇前鋒已迫,倪奮起接戰,所向披靡,元軍退。帝感公兩度退敵護駕之功,遂口封公為昭福侯聖公。其時元軍大至,為保帝登舟逃難,公率軍沖入敵陣,大戰撻子於塔頭南嶽之間,自晨至午擋者輒床靡;然元軍越來越多,圍三四重,公力戰不能脫,槍傷累累,體無完膚,力盡而亡。壯烈殉國時,祥興二年(1279年)八月甘一日。其後英靈顯赫,不時現身扶危救災,民感公義,為建廟塑像春秋永祀。有楹聯一對頌公曰:考武奪探花老母牽懷待命家門全孝道;勤王走南嶽孤軍奮戰淋沙碧血盡忠心。宮中對聯云:唯行仁積善何必誠呈佳肴美酒;但扶弱拯傾豈須敬奉銀帑金圓。

吳明媽宮——塘東村的金安、中厝、霞里、寮江等村落的先人,於明代合力,倡建了俗稱三鄉古地的吳明媽宮。吳明媽生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7-984年),是漳州府龍縣角美鎮白礁村人,乃誥封“聖父協成元君”吳通公之女,名叫吳英明;聖醫“保生大帝”吳真人就是她的哥哥。據世代相傳,聖娘吳明媽稟性聰穎,心地善良,“法力”無窮,學醫以普濟眾生,活人無數,曾輔兄吳真人調治太后乳疾痊安,蒙聖上嘉封“夫人”冠帶榮身,其懿範深受世人崇仰。

長福寺——長福寺,又名觀音宮。坐落在三鄉古地吳明媽宮左邊,內供奉觀音佛祖神像及十八羅漢。宮廟不大,香火長盛,是該村和鄰近村落善男信女崇敬叩拜的一座神廟。每逢初一、十五,宮內宮外燒香膜拜的男女老幼絡繹不絕。每年二月十九日及九月十九日,為觀音佛祖的紀念日,長年香火不斷。

東蔡家廟

蔡家廟蔡家廟

“塘東崎,檗谷大,莊厝祠堂蓋南門外”,這是一句在泉南耳熟能詳的俗語。其中所說的“塘東崎”即指晉江金井鎮塘東村東蔡家廟,其建築屋頂高斜峻峭,富於特色,因而名聞遐邇,蜚聲海外。

塘東蔡氏屬青陽衍派。據譜牒記載,“用明公開基青陽蔡氏為第一世祖,傳至第九世有兄弟四人,其第四蔡仲寶分居泉州新門外蔡莊,第十三世蔡起東分居大侖。至第十六世有兄弟三人,長日侖山,居大侖;次日梅林,分居型厝前埔;三日我東,名三,號楊梓,即塘東始祖,以我居塘之東故名目我東。”蔡我東於宋末,即公元1260年左右,從大侖移居楊梓坑,又徙居玉獅(即東井),娶英林洪氏,生二子:長玉山,次洪基,誅茅闢土,拓地建屋於池塘之東,傳衍子孫,故村名塘東。

塘東地處晉江圍頭半島西南海濱,東面、北面為丘陵山坡,西、南瀕海,鄉人多以耕作、殖蚵和討小雜海為生,由於山地瘠薄,人口增多,收成難以餬口,生活大多窮窘。明清以來多有漂洋過海,往呂宋、仰光、安南謀生者。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往台灣墾拓。20世紀70年代,僑屬占80%以上的塘東村又有不少僑眷申請赴香港、澳門定居。至1996年統計,自蔡我東開基以來700餘年,本村蔡氏傳至27世,人口3300餘人,而旅居國外的華僑華裔和台、港、澳同胞近兩萬人。還不算曆代析居於沈前埔、楊宅、岑張、劉宅、圍頭、泉州洛陽、南安溪南、大嶝田頭、廈門劉坂呂厝、金門等地的傳裔。可見其人丁之興旺。

明代以來,晉江文風昌盛,塘東雖僻在海隅,猶是學文習武,人才輩出。如:蔡纘,字丕承,號海東,明嘉靖十年(1531)舉人,由同知升任湖廣長沙知府,補授雲南臨安知府,誥贈忠憲大夫。嘉靖二十年部試(考績)第一。嘉靖廿七年(1548)年始建塘東蔡氏族譜,溯本源,嗣昭穆,晰宗支,世系分明。 蔡鼎(1588—1655),字可挹,號無能,明末著名理學家。少有遠志,常以經世自任,潛心於《易》學。其學上承宋代程朱理學,下及明代晉江蔡清陳紫峰諸大儒的學說,著有《易蔡集解》十卷50萬言,闡其秉聖人之心以醫世之志,“多發前人所未發”。嘗游京師,見朝政腐敗,邊防鬆弛,感慨殊深。薊遼督師孫承宗識其才,特聘為山海關閣部參謀,多所贊畫。天啟六年,皇帝賜他為“白衣參軍”。因上疏條陳閹監魏忠賢罪行,觸怒當軸,遂微服潛行,南歸故里,在卓望山西資岩下築室讀書。未幾,崇禎皇帝即位,魏黨受到懲治。崇禎帝繪像訪求,命無能復職。無能知時局難以挽回,辭不拜命。帝賜茶,稱為“蔡布衣”,旋迴歸故里。明亡,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帝位,改元隆武,拜漳浦黃道周為相,道周力薦無能可用,帝馳詔三聘,拜為左軍之師(故蔡氏祠堂匾稱“國師”)。時南明小朝廷靠地方武裝鄭芝龍支持,但鄭氏跋扈,文武不和,無能見事無可為,遂拜辭,隱居卓岩著書講學。清順治十二年(1855),無能卒於家。其族人及門生為建祠於卓岩南麓大石佛寺西側,額題:“無能蔡先生祠”,門聯:“帝稱布衣,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書名《易蔡》,往聖由此繼,後學由此開。”295匠王維祿,主持建築了這座具有特色的“塘東崎”東蔡家廟。當時埋在中廳後牆的一段中梁頭,記錄著祠堂的規制:“祠坐巽向乾兼辰戌,分金丙辰丙戌……通梁深二丈亢四寸,後半堵三尺五寸,總深丁二丈三尺九寸。……闊丁皆配吉字,三丈二三尺六寸,拜亭八尺四寸,高二丈三尺九寸。後軒深丁一丈亢二寸,闊二丈三尺六寸。前後大堵一丈亢二寸……四路脊高二丈九尺九寸……”儘管祠堂面積不大,但二丈九尺九寸的脊高在當時實為晉江宗祠之最。相傳因為屋頂急斜,當年粘瓦的工人施工時都要在腰上繫上保險索,以防立足不穩,滑落下來。

1985年,因祠堂年久失修,菲律賓錦東同鄉會理事長蔡玉峰會同鄉里各房份族人,再行重修。其結構高度、畫棟雕梁,對聯匾額、木石雕刻、神龕香案盡皆保持原來的風格,惟屋頂改蓋綠瓦,更增美觀。祠堂開=三通門,中門懸紅漆金字匾額“東蔡家廟”,門牆用木雕漆畫的籠扇組成。門廊石柱鐫刻著楹聯:“源出濟陽系遷莆陽派衍青陽;分支侖里居卜梓里族聚東里。”“西資雄峙春祀秋賞綿世澤;寶蓋靈鍾左昭右穆衍家聲。”祠堂內兩側粉壁大書“忠、孝、廉、節”,據說仿自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手跡。祠內梁枋間懸掛著“祖孫進士”、“國師”、“都督”、“良二千石”、“進士”、“父子拔元”、“兄弟恩元”、“兄弟廷選”、“選魁”、“選元”、“定遠將軍”、“孝廉方正”、“忠臣”、“孝子”、“都閫”、“壽頤”等20多方科舉中式、朝廷封贈的匾額,顯示祖宗之顯耀。還有菲律賓錦東同鄉會重修祖祠立的“名垂鄉史”匾額、緬甸族親為祠堂立的詩題賀匾,以及在台鄉賢蔡炳昆撰寫的重修東蔡家廟獻言和楹聯。表現塘東蔡氏海內外傳裔之興盛。除了往菲律賓的華僑眾多之外,在台的族裔繁盛也是塘東金井塘東東蔡家廟蔡氏的一個特色。塘東蔡氏族人遷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當時鄭成功據閩南沿海抗清,而後揮師往台驅逐荷蘭侵略者,開發台灣寶島,塘東蔡氏族人隨之人台者不少。

《錦東蔡氏族譜》中記:“嘉賢公之子應龍公,名媽養……公自幼從戍居海島,迨國朝底定,投誠授把總……”。“嘉俊公之子應春公,妣許氏,子一秉安,住東寧(鄭氏據台時稱台灣為東寧)。”“禹升公之子御德公,諱民永,生萬曆己未年(1619)……卒康熙癸卯年(康熙二年(1663),台灣在鄭氏治下),公歿台省,葬新港西,坐東北向西南。”禹異公次子御邦公,生崇禎己巳年(1629),妣王氏,繼劉氏,子二:長愷、長悌……“公歿台灣,王氏葬台灣鯤身,坐西向東。”“有齊公次子憲伯公,卒台灣,世系莫詳。”可殿公次子邁宗公,字明拔,號拙齋……“公自幼從舉業,遭遷入台,厥後歸家,恂恂居鄉,塵俗不染,號功名未獲所願,庶無負書香一脈矣。”

以上為早期塘東蔡氏遷台的部分記錄。 至於清康熙間台灣收入清朝版圖後,塘東帆船頻繁往來於台灣海峽,族人往台經商、開墾者,以及往台教書讀書者,難以勝數,僅就其族譜中十三至十五世的紀錄就有:“喬和公次子普宗公,號天宗……公歿台灣。”“喬和公三子鵬宗公,號台歸……公歿在台灣新塭溪尾埔”。“大亥公之孫正直公……往台灣。” “文英公之子成歷公,字希堯……考葬澎湖統領營。”“明成公長子周正公,名進,號宗器,住台灣彰化縣。”“明玉公長子周章公,號彥遠……卒於台省。”“開宗公次子周菊公……公歿台灣香山。”“周梅公子魯蘇、魯聘住台灣。” “秉忠公次子周尋公……住台灣香山厝。”“開禎公五子周輻公……公歿台灣。”“烏歷公四子周淡公,號周祥……歿於舊港。”“鳴雷公三子周瑤公名謀官、四子周璃公諱餉官,住台灣大棚頂豆腐寮。”“鳴雷公六子周承公名寵官……歿台灣嘉義縣。”“鳴清公次子周總公、三子周放公、四子周斗公住台大棚頂。”“鳴宰公次子周興公,號義直……卒台省。”“周先公四子魯拱公,號順亭……考卒台灣。”“周求公次子魯武公,諱世武,號敦原,住台灣……考妣合葬台之彰化八卦山坐北向南。”“周享公之子魯龍公……住台。”“周鸞公之子魯求公……住台。”“周宣公長子魯晉公、次子魯成公、三子魯興公、四子魯德公、五子魯展公、六子魯時公住台。”“周韜公長子魯德公、次子魯思公住台。”“周雅公次子魯旺公,考歿台省深厝。”“周璋公三子魯鉉公……考因往台沉舟而歿。”“周誥公長子魯東公……考與弟魯材駕船往台被風吹不知去向。”“周改公長子魯波公……考葬台灣竹塹。”“周志公四子魯衍公……考葬台省安平澳。”“周機公三子魯房公……考歿台省……。”“周機公五子魯醉公……往台。”“周承公長子魯炳公,號元直……考歿於台。”“周承公次子魯煌公……往台嘉義。”“周環公次子魯賡公名變,官號忠厚……考葬台省淡水大彬頂豆腐寮西畔。”“周瑤公長子魯壽公……與諸弟同往台灣大棚頂豆腐寮。”“周欽公長子魯質公……與諸弟同住台灣大棚頂。”“周興公之子魯萬公……考葬台省大棚頂。” 以上所錄僅為塘東蔡氏於康熙——乾隆年間渡台者。後來往台的還有不少。 

清代眾多渡台蔡氏族人中,較有名氣的是同治年間中進士的蔡德芳。蔡德芳(1824—1899),字英其,號香鄰,出生於塘東。其父蔡文波是飽學的宿儒,屢考不中,為家計拋妻離子,於道光十六年(1836)渡台,設帳授徒於彰化鹿港。蔡德芳十三歲亦隨父往台侍學。十八歲時,父親抱病歸里,他就在台教書,並於鹹豐九年(1859)考中舉人。鹹豐十一年(1861),彰化戴春潮反,攻陷縣城,當地泉人多為官兵助餉出力,蔡德芳也因助軍克復彰化城有功,得到保舉。同治十三年(1874)蔡德芳考中進士,派任安徽即用知縣,以母老請求就近任官,改任廣東肇慶府新興縣正堂,誥授朝議大夫。在任未三年,因母親去世歸鄉守制,在家讀禮,修族譜。後又赴台掌教於鹿港文開書院,彰化白沙、藍田、鰲山書院,噶瑪蘭仰山書院,培養不少人才,並著有《易經便覽》一書行世。

蔡德芳為人正氣。光緒十三年(1887),彰化縣官李嘉棠借土地清丈之機貪墨索民,迫令鄉里向縣買丈單,激起民變。蔡德芳率鹿港紳士向官府報告李嘉棠貪酷害民之事,李嘉棠賄賂官署中人,反誣告蔡德芳等包庇匪徒。蔡德芳遂被拘轅門集訊,終無“比匪”實據,最後以罰鹿港商民出資三萬兩為軍糈了事。光緒廿一年(1895),台灣被日人侵占,蔡德芳悲憤地拋棄在台家業,告別妻子的塋墓,挈眷內渡,住居家鄉。其長子谷元,台灣彰化縣優貢生,光緒乙酉(1885)科拔元,候選直隸州州判;次子谷仁,台灣彰化縣優廩生,光緒十一年(1895)歸籍晉江縣,補充歲貢、內閣中書,歷任泉郡中學堂監督,善書法,泉地有名。至今,塘東的蔡德芳故宅“進士第”猶存。1945年,台灣回歸祖國懷抱後,塘東又有不少人東渡台灣經商、任教、就學。據不完全統計,現居台灣的塘東人約1000人以上,有些人取得較大的成就和發展。如:原福建省音樂學院院長蔡繼琨,曾任台中市議會主任秘書、世界柯蔡宗親總會秘書長;企業家蔡實鼎,在美、台、港各地創立貿易投資公司及生產企業多家,歷任美國太平洋聯合旅館集團董事長,台北出版的《企業家》一書將他列入“十大企業家”之一。台胞蔡實鼎回到故鄉,捐資興建全長3300米的“錦東大道”,並和蔡炳琨捐資錦東中國小獎學獎教基金,為桑梓獻上一片愛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