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村老人

塘村老人

《塘村老人》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晉濤。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塘村老人

作 者:楊晉濤 著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5-1

版 次:1

頁 數:248

字 數:284000

印刷時間:2011-5-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0497295

包 裝:平裝

21093915

內容簡介

楊晉濤生動描述了塘村老人們的“衰老過程”及其正在經歷著的鄉村各種變遷的具體情景。在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已經導致出現“過疏化”現象的塘村,老年人必將經歷的一系列人生大事均可以成為他們逐漸走向衰老、“成長”為老年人的標誌性事件,諸如為兒子操持結婚、分家(包括家屋的代際分配、析產、分灶、戶口門牌的區分)、成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成為誕辰壽禮上的壽星、“稱糧”(失去勞動力,開始由諸子絕對對等地負擔和供養)等,其中分家和稱糧最具重要性,前者意味著家庭發展的周期性裂變及其伴生的父輩權威地位的弱化,後者則是社區、家庭和當事人對生理衰老過程的一個最為明

作者簡介

楊晉濤,四川成都人,1967年7月出生,廈門大學人類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2002年獲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人類學方向博士學位。多年從事中國老齡化問題的人類學研究和海外華人研究,發表有《川西農村的“稱糧”習俗及親子關係探討》、《西方人類學關於衰老和老年問題研究述評》、《從美國PM老年華人社區看新華人的聚居性》和《東南亞華裔新生代的“祖籍記憶”)等十餘篇論文,並為戴維·施韋卡特《反對資本主義》和吉登斯Ⅸ社會學》(第四版)的譯者之一。現從事體質人類學、老年人類學、醫學人類學和東南少數民族歷史與文化的教學科研工作。

目錄

應運而生、大有可為的老年人類學(代序) 周 星

導論

一 問題的緣起和意義

二 國外人類學的衰老和老年研究

(一) 學科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生活過程理論框架

三 中國老年研究概況

四 本書研究架構和論題

五 田野調查和民族志結構

第一章 竹鎮和塘村

一 地理環境、氣候與農業

二 移民史與方言

三 “候鳥”的村莊和“守巢”的老年人

四 基層組織與權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