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村[福建漳州市南靖縣塔下村]

塔下村[福建漳州市南靖縣塔下村]

漳州土樓遍布於漳州市的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山區。

簡介

漳州土樓遍布於漳州市的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山區。它以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被譽為“神

塔下村塔下村鳥瞰
話般的山區建築”。塔下村位於南靖縣書洋鎮,西與永定縣相接,離田螺坑土樓群一公里多。塔下村在方圓僅一平方多公里的地方聚集,共分布著47座土樓,方形、圓形、圍裙形、曲尺形,造型各異,形成了一處蔚為壯觀的土樓群落,堪稱全國之最。 村中最特別的是已有200多年歷史的裕德樓。這座中型圓土樓,坐西北向東南,背依青山,清澈溪水自門前緩緩淌過。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後半樓只有一堵半月形的圍牆,形成了“一半高一半矮”的奇觀。在遠處的半山腰觀看,就像女孩子飄逸的圍裙,故而又名“圍裙樓”。塔下村還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現全村1500多人口中,70歲以上的就有300多人,其中90—99歲的有80多人,100歲以上的有2人。近20年中全村有6位百歲人瑞。這個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猶如一片清淨樂土,民風淳樸,孝敬、供養老人蔚然成風,使這裡的老人健康長壽。

長壽村

一座蜿蜒而來的大山,被劈開一道寬闊的峽谷,一條彎彎曲曲的山溪,精靈般從峽谷中瀉出。清澈閃亮的溪水,像銀鏈一樣把山腳下、溪岸邊四十多座形態各異的土樓,串成一個美妙絕倫的客家村寨。

塔下村百歲老人
這裡有著“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被譽為“閩南周莊”,是首批15個“中國景觀村落”之一。這裡還有一群生活恬淡的老壽星,解放以來,全村年齡超過100歲才辭世的老人有20多個,目前80歲以上的老人還有18人。按國家醫學慣例,9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萬分之一,就可以列為長壽調查地區,因此,稱塔下村為“長壽村”當之無愧,它也連續十多年被譽為“漳州第一長壽村”。 村里人認為,老人長壽的秘訣是:環境優美、粗茶淡飯。素食為主、熱愛勞動。他們吃的是自家種的大米、蔬菜,喝的是清澈的山泉水,又熱愛勞作,練就了一身強健體格,並且身居大山深處,從無非分之想,因而長壽。村民們還說,長壽可能還與當地的淳樸民風有關,在這個山明水秀的“世外桃源”,孝敬老人早已蔚然成風。

交通

廈門塔下村土樓旅遊可以座專車或公車,座專車費用高但是比較方便,座公車要到湖坑鎮下車,湖坑鎮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樓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來回,一個車不會超過25元。南溪的路也可以往田螺坑方向走,沿途可以去看蘆溪那邊的土樓。如果不去南靖書洋那邊的話,可以從南溪過去看田螺坑,然後從塔下的路返回高頭、洪坑、湖坑。如果還要去書洋的話建議就到觀景台來回,看完洪坑、高頭,再經塔下村、田螺坑去書洋更順一些。據說觀景台可以看南溪土樓的全貌,因為時間關係這次沒有去,不知道風光如何,但是潺潺的南溪水猶如一條緞帶,串起沿途各個村落的座座土樓、顆顆珍珠,點綴著小橋流水,風光非常優美,值得推薦。

歷史遺蹟

土樓

塔下村土樓

塔下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其實塔下並無塔,只是張氏子孫為了紀念開基祖華太婆從原住地馬頭背踏下山來到此地,在客家話里,“踏下”與“塔下”諧音,所以就有了後來的這個名字。 那時塔下還是荒山野嶺,荊棘遍地,張氏家族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勞作,家族逐漸興旺,原來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適應聚居需要,於是在溝谷兩邊建造土樓。最早的福興樓建於明代崇禎四年(即1631年),後來又陸續建造了42座土樓,有方形、圓形、圍裙形、曲尺形等,這些土樓沿山溪呈長形遍布,千姿百態,氣勢恢宏。清朝末年,由於地理環境限制,塔下沒有土地建造大型土樓,張姓族人便因地制宜,在沿溪兩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腳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的奇妙景觀。在塔下土樓群里,最具特色的應該是裕德樓。前半樓高四層,一個樓廳,兩部樓梯,跟一般土樓沒什麼不同。奇怪的是後半樓,有三層樓那么高,卻只有一堵半月形的夯牆,上面蓋著護牆瓦,其餘什麼也沒有,人們形象地把它叫作“圍裙樓”。塔下還有一處奇觀,就是張氏祖祠的德遠堂,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正面古式牌樓上是彩色瓷片鑲嵌的“雙龍戲珠”,屋脊上用各色瓷片貼上的浮雕,有三國志、八仙、封神榜等歷史人物,有龍、虎、獅、麒麟、鳳凰、雉雞等珍禽名獸,有牡丹、山茶、蘭花、菊花等名花異草,百獸爭鳴,百花爭艷,構圖精巧,惟妙惟肖。堂前一口池塘邊聳立著二十根石旗桿,如一片石林,這是表彰科舉登科的族人,文科頂端是筆,武科頂端便是刀。石旗桿高聳入雲,莊嚴肅穆。如此密集的石旗桿,在閩西南土樓鄉村中首推塔下,可見塔下確是人傑地靈。

德遠堂

塔下村最具特色的是張氏祖祠——德遠堂。這座設計精緻、古樸典雅的宗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祠堂坐北朝南,前有庭院和圍牆。堂內雕龍畫鳳,木石裝飾富麗堂皇,別有一番味道。

塔下村德遠堂
堂前正中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邊聳立著23根雕龍石刻(俗稱石龍旗桿),如一片石林,高聳入雲、莊嚴肅穆。據考證,德遠堂的“石筆”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多、最完好的一處石龍旗桿群。桿柱浮雕蟠龍,騰雲駕霧,勢欲騰飛。據年長的村民介紹,古時為勉勵塔下族人發奮讀書,便在族規中規定,凡中舉、中進士或取得一定官職的鄉賢,可在祠堂前豎石龍旗桿,上鐫刻姓名、官銜及立石龍旗桿的年代等文字。旗桿分基礎和主體筆身兩部分,其座有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主體筆身又分下、中、上三段,下中段之間用方石盤榫接,上段用圓盤石銜接。文官的石龍旗桿頂端飾物多雕毛筆鋒,武官則鐫坐獅,給人以靜穆、嚴肅、榮耀的感覺。這些石龍旗桿,是閩西南客家人重視文明教化及傳統文化思想的歷史見證物,成為一道稀世罕見的文化景觀。身臨其境,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德遠堂199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塔下村榮獲“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2006年德遠堂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俗

迎神

塔下村迎神

正月初六,塔下村舉行一年一度的“迎神”活動, 迎神隊伍抬著前一天剛從平和九峰迎回的“城隍媽”, 自倚南樓出發,繞整個塔下村遊行一周,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門口擺出供桌,焚香祭拜,燃放鞭炮,祈求神祗保佑一年五穀豐登、合境平安。最後,迎神隊伍繞行至“德遠堂”,在半月塘前、石旗桿下及後山坡繞行,場面壯觀、攝友雲集、熱鬧非凡!

婚姻

禮儀繁多,先是訂盟,而後納彩,迎娶,男方要發貼,請女方的五門六親,請媒人,請親家及親家母。昔時大戶

塔下村迎親
家迎娶時發出各種禮貼百件多。迎娶時,男家在前一天就得把花轎抬到女家。次日一早,女家父母牽新娘上轎,新娘頭插富貴春花,身穿紅花衣衫、百葉裙。必須在上轎前哭泣,謂之“哭好命”。新娘上轎後關上轎門,男家事先用紅紙寫好“清河郡張府吉月吉日封”的封條貼上轎門。到達男家,由披紅掛彩的新郎撕掉封條,用腳踢開轎門,俗稱“踢轎門”,由村里命好的嬸婆牽新娘入大門拜堂。(拜堂有村里命好的叔公輩主持)然後雙雙入洞房,按選好的吉辰在東房內,由叔公、嬸婆主持“婚桌”。桌上擺一對燈(由新娘胞弟隨新娘出嫁擔來),插一對紅燭,十二碗食物:蛋(熟蛋剝去殼染紅色),酒兩碗,魚兩碗,雞肉、豬肉兩碗,糖豆腐、面線各兩碗。當紅燭點上後,主持儀式的人唱好話,(稱“口彩”):“一乾一坤,兩姓聯姻,白頭偕老,白子千孫”。新郎新娘夾起染紅蛋先自咬一口,然後與對方互換,並把蛋酒吃完,稱“食交杯酒”,主持人又唱到:“夫妻恩愛,長長久久”。接著,夾雞肉,唱:“金雞報曉,雙喜臨門”。夾魚,唱:“永結同心,雙跳龍門”。吃紅棗蓮子,唱:“早生貴子狀元郎”。吃糖豆腐,唱:“五穀豐登,豐衣足食”。夾豬腰眉肉,唱:“福祿雙全,子孫滿堂”。吃紅湯圓,主持人最後唱:“和和氣氣,和家團團圓”。以下,新郎新娘便可隨意進餐。當晚,村里年青人三五成群前往鬧洞房,年青人設計一些逗笑的舉動,如讓新郎新娘同咬一塊糖等,笑聲、喝彩聲經常鬧至半夜。

春祭

塔下村春祭

塔下村春祭習俗在農曆二月。二月初擇日公祭塔下開基始祖妣華一娘,尊稱“祭華太婆”。之後,接著祭二世、三世、四世祖。然後,各房各戶才可祭各自的先祖。五世廣達傳五子,從此這個家族人丁日旺。 村民將公祭廣達公俗稱“祭新丁墓”。當日,除集體置辦一副豬羊祭祀外,要每個新丁家庭都得備辦牲禮到墳地敬祭祈求財丁。這天,男女老幼都可登墳去祭拜。舊時村上紳士祭新丁墓有的騎馬去,有的坐轎去,中午就在墳埕上開桌進餐,熱鬧非常。60歲以上長者,每人還發給一斤以上豬肉,以示敬老。

元宵鬧花燈

凡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前一年結婚的新婚夫妻稱為“新婚頭”。新婚頭的家庭要共同承辦鬧花燈活動。之前,在祖

塔下村鬧花燈
廟前搭好戲台。到十五這天,公演木偶戲到夜晚,在祖廟正殿前梁正中懸掛著結滿橘子的橘樹叢, 兩邊各掛整叢杜鵑花,樹枝頭扎滿手工製作花串,中間各安放一盞燈,紅光四射。正殿兩側掛紅燈籠數十盞(視多少對新婚頭而定)。入夜,由個家婆婆帶領新媳婦進廟拜祖采燈花,祈求早生貴子,添丁進財。塔下村民俗稱未成年(16歲以下)的小孩為“花仔”。新媳婦上香拜祖後,來到花叢邊,此時,村里一位命好的叔公會站在椅子上,從花叢上採下兩串花插在新娘頭上,邊插邊唱:“燈花插一雙,周年生貴子,貴子狀元公“。或“燈花插一對,來年生貴子,貴子長命富貴”。全村男女老少都來看鬧花燈。祖廟裡外笑聲陣陣,戲台上樂曲悠揚,鞭炮聲聲,好不熱鬧。婆婆領著頭插燈花、手提紅燈的新媳婦走回家,公公在家門口迎接,放一串鞭炮,把紅燈掛在大門頂上,俗稱“迎丁進財”,新媳婦進自己房間後把頭上的花取下用紅線紮好掛在床前帳眉頂上。

飲食

塔下村系客家人,喜飲酒,年節及喜慶離不開飲自家釀造的糯米酒。每年冬至,各家各戶都開始釀製“紅酒”,

塔下村芋包
即以糯米為原料,蒸熟後,倒出攤在簸箕上涼開後,加入紅曲、酒餅,然後裝入大缸中,倒入一些冷開水,然後把缸蓋好,讓其發酵,三、五天后,便可用竹篩斗紗布壓進酒飯中壓出原汁,香濃襲人, 甜醇可口,但酒精度很底,據稱:“紅酒三碗不醉人“。塔下客家人還製作一種“禾米”,年節時上餐桌或敬祖敬神及款待客人。“禾米”,以當地特有的禾米稻種產出的禾米(不軟不硬的米質),及粳米為原料,蒸熟後趁熱倒進石舂臼舂成團,然後切開搓成條狀,再切成小塊,或搓條竹筷子粗細,寸來長,扭成“8”字形,配以蝦皮、冬筍、蔥蒜、醬油後熱炒,香軟可口。塔下客家人還喜歡吃自家製作的“麻糍”(即糍粑),以精選糯米為原料,蒸熟後趁熱放進石臼中搗成粘團,然後用手捏成小圓團,沾上糖麻,香甜滑潤,十分可口。客家人至今年節時仍有製作“麻糍”,有客來訪,總熱情請吃“麻糍”。塔下村民日常飯食為主。番薯、芋頭是村民的副食,廣種在田頭地角,勤勞的村民總能獲得滿意的收穫。薯、芋在災年能抵半年糧。芋也作為菜餚,鹹酸菜煮竹筍,煮菜豆,煮豬肉,白吃不厭。自種的蔬菜是村民的主要菜譜,粗茶淡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村中多有健康長壽的老人。三十多年來就孕育著九為百歲老人,現健在的還有兩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