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廁賦

《坑廁賦》是明代時期王思任的作品之一。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坑廁賦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王思任

作品體裁:賦

作品原文

雖廁亦屋,雖溷亦清,惟越所有。性喜曠放,不樂楲窬(1)。學禁未成,與潔則宜。嚬武林糞之函(2),至蠕動猶奉客。愁京邸街巷作溷,每昧爽而攬衣。不難隨地宴享,極苦無處起居。光訪優穆,或內逼而不可待。裨諶謀野(3),又路遠莫致之。惟吾鄉黨之便便,幾於夏屋之渠渠。貯以清泠,甃之文石(4),區以別矣,各適其適。紫姑是迎(5),淮南堪謫(6)。雖香非金谷,難驚劉寔(7);亦無庸果下舞陽,用塞王敦之鼻(8)。周寢廟而視其偃,管寧當為整冠(9);賦《三都》以需其次,左思不妨著筆(10)。然而壟斷者門如市,有賤丈夫焉;僻違者心似水,則亦君子之所可及。重曰:大畜小畜,解之時義大矣(11);一解兩解,有所不用其極。 

作品注釋

(1)楲窬:便桶。

(2)武林:杭州。

(3)裨諶:春秋時期鄭國大夫,以足智多謀見稱。

(4)甃:用磚石砌。

(5)紫姑:傳說中神名。相傳紫姑為壽陽人李景之妾,被其妻所妒,常被驅使去做污穢的事情,於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見《荊楚歲時記》。自唐代以來有賽紫姑之俗,於正月十五日夜在廁間或豬欄邊迎紫姑,以問禍福。

(6)淮南:漢代劉長被封為淮南王,文帝時因謀反事謫徙蜀郡,途中不食而死。

(7)“雖香”二句:《世說新語·汰侈》註:“劉寔詣石崇,如廁,見有絳紗帳大床,茵蓐甚麗,兩婢持錦香囊。寔遽反走,即謂崇曰:‘向誤入卿內室。’崇曰:‘是廁耳。’”

(8)“亦無”二句:《世說新語·紕漏》:“王敦初尚主(舞陽公主),如廁,見漆箱盛於棗,本以塞鼻,王謂廁上亦下果,食遂至盡。”

(9)管寧:三國時魏國高士。 

(10)左思:西晉人,曾作《三都賦》。 

(11)“大畜”二句:大畜、小畜、解,皆《周易》卦名。

作品賞析

對於古代的大城市來說,人口密度大,廁所的有無、好壞,關係著居民的健康,同時,也維繫著城市的觀瞻。明清時的都城北京,廁所極少,幾乎是滿街狼藉,臭氣逼人。明代謝肈淛的《五雜俎》卷三說:“今大江以北,人家不復作廁矣……京師則停溝中,俟春雨後發之,暴日中,其穢氣不可近,人暴觸之輒病。”在該書的卷二,謝肈淛更直接指出:“京師住宅既逼窄無餘地,市上又多糞穢……故虐痢瘟疫想仍不絕。”王思任的這篇《坑廁賦》寫的正是當時京城無廁之苦,惟妙惟肖地寫出了市民如廁不便的窘境。

作者簡介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號謔庵,浙江山陰(今紹興)人。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曾知興平、當塗、青浦三縣,又任袁州推官、九江僉事。清兵破南京後,魯王監國,以思任為禮部右侍郎,進尚書。1646年(順治三年),紹興為清兵所破,閉門大書“不降”,絕食而死。王思任的遊記散文較有名。著有《王季重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