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細胞與宇宙天體系胞說

地球細胞與宇宙天體系胞說

地球細胞與宇宙天體系胞說是運用中國特有的陰陽觀思維形式(或說對稱並存式的認識方法)對客觀世界的整體性和生態本原及其結構概框的一種啟蒙式揭示和認識,也是對現代哲學及其唯物與唯心思想觀的越出,通過該文所闡示的內容,可使人們認識到客觀的本原即不是物質的,也不是意識的,而是一個生命和生態的所屬,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細胞的存在形勢。

《地球細胞與宇宙天體系胞說》
作者:孫貴平
內容簡介:
《地球細胞與宇宙天體系胞說》是運用中國特有的陰陽觀思維形式(或說對稱並存式的認識方法)對客觀世界的整體性和生態本原及其結構概框的一種啟蒙式揭示和認識,也是對現代哲學及其唯物與唯心思想觀的越出,通過該文所闡示的內容,可使人們認識到客觀的本原即不是物質的,也不是意識的,而是一個生命和生態的所屬,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細胞的存在形勢,整個宇宙是一個碩大的生命整體,而所謂物質和意識不過都是生命的產物,太陽與太陰(或說黑洞)也都是細(系)胞效應的結果,等等……。
[關鍵字]:自然;生態;地球;宇宙;哲學; 認識論;本體論;整體論;
該稿參考目錄
(一)改變思維的引子(對陰陽觀概念的引進)
(二)用陰陽觀對地球整體生態形勢的認識和理解
(三)對曠物(即地球)生命現象的揭示和認定
(四)“物質”與“意識”的由來
(五)地球是一個細胞(地球細胞觀啟示)
(六)什麼是宇宙?-1(對生態宇宙觀的啟示)
(七)什麼是宇宙?-2(對生態宇宙觀的啟示)
(八)對“太陽系胞”(一個更大層次上生態環境體)的認識和發現
(九)“太陽系胞”內的空間應變現象
(十)太陽是怎樣形成的?(用生態和系胞觀對太陽成因的解答)
(十一)負性存在及其太陰(對現代天文學思想以外內容的認識和發現)
(十二)對“宇宙空白區”的解答
(十三)“無限可分”與“無限可合”(對現代科學“無限可分”理論的包容和擴展)
(十四)對黑洞的發現與解迷(用生態和系胞觀)
(十五)太陽中心的壓力和 質量程度是不是比太陽外圍更大、更密一呢?
如果是,那它有沒有可能成為和達到象“坍縮星”一類的程度呢?
(十六)“超新星”是怎么回事?
(十七)細(系)胞觀的集成
--------------------
正文
《地球細胞與宇宙天體系胞說》孫貴平
平衡與和諧是客觀中的一個普遍真理和法則,違背這個真理和法則生命就會不斷的走向退落,遵循這個真理和法則生命就會不斷的走向昌盛。
一改變思維的引子
對稱並存現象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一種普遍現象,比如人類中的男和女、地球上的天與地、生物中的動物與植物、一天中的黑夜與白晝等,就屬對稱並存的雙方。又如細胞中的細胞核與細胞液、現代哲學中的唯物與唯心、人類社會中的科學與神學、每個生命中的物質與意識、以及電路中的正電與負電、數學中的正數與負數、交易中的買與賣、植物中的雌與雄等等也同樣都是對稱並存的關係,真可謂有正就有負、有陰必有陽,因此如果說對稱式地相互匹配與並存現象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出現和存在的客觀事實,應該是無可非議的。
從上面的幾個例子中,我們似呼不難看出對稱並存的雙方,如男與女、天與地、動物與植物、黑夜與白晝等,都不過是一個事物中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在客觀中分別是以不同的形勢出現的,是相對不同的兩種表現形態,這種明顯的客觀事實似呼在提示我們,應該承認和尊重同時出現的對稱性的不同與它們不同的真實。
像這樣對稱並存的兩種不同存在形勢,我們應該怎樣稱呼他(它)們呢?
對稱並存的雙方互為陰陽,這樣的稱呼較為合適,這是站在他們的共同立場上,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和態度對他們公正、平等地看待。
二用陰陽觀對地球整體生態形勢的認識和理解
陰陽並存現象是一種普遍現象,那么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為了什麼呢?陰陽觀又是怎樣幫助我們走進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發現呢?請讓我們從下面的客觀事實當中來看一看這些問題吧。
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命份子,一般都是只具有單一性別的簡單生命,他們只是單純的陰或陽,象這樣的一體生命是不能單獨地出現和存在的,因為最起碼他不能使自己保持長久永存,也不能單獨地生成新的生命。怎么辦呢?為了使已出現的生命能保持延續和不斷,客觀便相應地造就了兩種不同形態生命的對稱並存。比如人類中的男和女、同一種動物中的公和母,就屬對稱並存的雙方。這種同類中不同形態的對稱性出現,很顯然是為了使已出現的單體生命得到複合的機會,以保證他們生命的延續和不斷,使單純的他或她不至於在孤獨、寂寞和絕望中逝去,對稱並存的雙方可謂是相依為命、互為生存的伴侶,是不可分的一體關係。
自然中的植物也是一樣,必須要有雌雄之間的受粉或其它形勢的複合後,才能結出種子,使生命保持延續。
然而即便是動物有了不同性別的對稱並存,可以繁衍後代,使生命得到延續,但是他們的生命還是不能單獨地出現和存在,因為他們的生命還需要食物和氧氣等來加以維護和補養;植物呢,也同樣,單具備雌雄和受粉功能還不行,還不能使自己單獨地生長和生存,因為它們也同樣需要生命必不可少的養份和其它一些生存條件等,如動物生命的有機廢料和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腐質性的土壤等來維持自己的生長和生存。怎么辦呢?也只有對稱並存,這就是植物與動物兩種生命間的對稱並存。這兩種不同形態的生命之間正好相互轉化利用,動物生命所需要的食物和氧氣等完全來自植物,而植物生命必需的有機養料和一些二氣化碳等又相應來自動物,植物生命必需的腐質土也是由各類動物的糞便、排泄物、動態形勢、對植物性因素的消食和轉化以及死後軀體向微生物的轉變等等現象所造成的,如果沒有這種腐質土和各種動物性因素的存在,光是生土和岩石植物生命是決不會生長和出現的,因此也可以說沒有動物就沒有植物,而沒有植物也就沒有動物,動物與植物這對稱並存的雙方同樣是相依為命,互為生存的伴侶,是不可分的一體關係,這個一體就是生物一體或說生物圈。(微生物也同樣是分“動物性”與“植物性”兩種的,即細菌類與真菌類,單純的一種微生物在客觀中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即便是生物有了動物與植物這陰陽兩大系統,具備了自身轉化、利用的功能和其它一些生命效應,可是生物也還是不能單獨地出現和存在,因為它的出現和存在必須要有基礎和基地,要有環境和空間。怎么辦呢?還是依靠對稱並存,於是又出現了生物與礦物(或說曠物)的對稱並存。
曠物是包括天與地這一對陰陽在內的另一種存在形勢,它也是具有活力和生氣的一種生命形式。所謂一般人認為的“礦物”的物質性概念和印象,完全是由於我們對曠物生命的不理解和單純的物質觀念對我們的影響所為。如果沒有生命地球上也決不會出現山的生長、物質的轉變、泥土的有機組合以及地球內部的蠕動和其它一些周期性變化等。當然象曠物這樣的生命形勢和狀態與生物生命的形勢和狀態是必然地不同的,也是我們所不易理解的,然而這卻正是生物生命的必須與渴求,非此不可,非此不行,這是對稱性上的體現和存在上的需要。
曠物與生物也是相依為命的一體關係,生物依賴曠物而生長和存在,如果沒有曠物,生物將無法安身落實,無法進行生命過程,它也就不能出現和生成。曠物生命也同樣依賴生物而形成和實現,生物的存在形勢和各種生命效應以及生物層,對形成曠物式生命及其活力起著絕對的作用,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生物層具有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鞏固和維護天地形貌,促進曠物有機組合的能力,並同時還可以放出新鮮氧氣,使天空清新和最佳化大氣層等。世界上的生物越繁榮、越茂盛,天地就越穩定、越安祥、越沒有自然災害現象的發生,甚至還可以生造出更新、更美、更優良的天地環境和形貌來。反之,如果沒有生物生命和生物層,曠物生命就會進入一種自身的潰敗和煩燥狀態,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現象和天地形貌的改變,甚至沙漠的形成,潰野的出現,大氣層也會隨之改變,這實際上就是原來曠物性生命的潰敗和糜爛及其向下一層次、死亡後低級狀態的進入,因此也可以說沒有生物就沒有曠物,而沒有曠物也就沒有生物,生物與曠物根脈相連、息息相通,它們也是相依為命、互為生存的伴侶,是不可分的一體關係,這個一體就是地球生命體。
地球生命體是凝聚了無數生命的情與愛、血與肉的總和,是一個可以在宇宙中保持長久性出現和存在的高等複合性生命一體,她有意識、有情感、有效應。當然地球生命的形成和存在還有賴於更大範圍上的整體,比如在“太陽系”這個整體中,我們得到了黑夜與白晝的對稱並存,使我們適宜地領受到了地球應有的溫度和光照等,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到此——地球生命體,就算是一個界限了,在這個界限範圍內出現的所有生命都是相呼連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一個用生命構成的整體。
從上面的存在事實中,我們似呼不難看出,陰陽並存現象的出現是生命的需要,是存在的需要,沒有陰陽並存現象即對稱性地出現,就沒有我們的世界和我們周圍的一切。所謂陰陽也就是相互作用並發生效應的兩個方面(或說一個事物中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是同等互為、不可分割的。
當然從中我們還不難看出,生命是整體效應的結果,是相互間和做與扶持的產物,如果沒有了其它生命,沒有了可愛的自然和無形中的客觀整體,也決不會有我們人類的出現,真可謂客觀一身,萬物一體。
三對曠物生命現象的揭示和認定
當我們腳踏著大地在上面行走或是遊玩時,當轟轟的機械在不斷地採挖和蠶食大地時,我們總覺得它——大地,不象是生命,那么死板,那么堅硬,沒有一點彈性,哪象我們人類有血有肉的,只不過是一些泥土和岩石罷了,再說現代科學也告訴我們它屬物質。
是的,這確實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認識問題,大地到底有沒有生命,就是說地球有沒有生命,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有個明確的回答,因為這關係到我們對地球整體生態的認識和建設。
大地真的是一堆物質嗎,否。
我們之所以感覺大地不象是生命,是因為我們從一生下來就有了大地,它始終是那樣地頑強、那樣地堅毅,而不象我們的生命那樣地短暫、那樣地脆弱,它的變化和能力似呼超出了我們所能接受的範圍,使我們不易理解罷了,其實這都是正常的,因為我們是兩種不同層次、不同形勢的生命。我們之所以感覺地球堅毅、頑強,那是因為和我們個人、單蹦地比較,如果和整個生物界的發展、衍變及其能力和作用相比,那它們是不相上下、同等地堅毅和頑強。
我們站在地球上以個人意志和能力去探試地球時,就好比一個微生物站在我們的身上在探試我們,或是我們自己身上一個流動神經元之類的感覺。一個微生物或是一個神經元在我們身上它們也會感到我們的皮膚是如此的堅硬,堅硬得足可以把我們的身體當做它們生活的基地,它們也決不會想到自己正生活在一個生命體的身上,就象我們站在地球上一樣,而且它們也許還會發現在它們的周圍也長有無數的植物和動物等,那就是我們的絨毛、神經元之類或是菌類等。這種用自我小能力、小意識對客觀世物的恆量和體驗很顯然是一種狹隘、有限的單方向認識,或說是一種以我為準的認識。我們現時對地球的認識和領會,以及我們對生命的認定,其實也就是站在這樣一種狹隘、有限的立場上,站在以我為準的認識觀念上,即以我的感覺和印象、以我所能接受和承認的生命形像和標準為準,去恆量和判定其它生命,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主觀、自我的認識。
看一個自然中的產物是不是有生命的,不能光看它的外表,更重要的是看它有沒有活力,有沒有轉變效應,是不是在動。
你說我們的地球及其內部有沒有活力,有沒有轉變效應,有沒有動呢,回答是肯定的,有,它都完全具備這些特徵和特點。在地球體內森林可以轉變為“煤炭”,生物可以轉變為“礦物”,山在不斷地生長,泥土在不斷地進行有機組合,就連更深一層次的“粒子”也在不停地運動,這其實都是地球生命活力的體現和表演。地球內部也在不斷地變化、孕育生動,不斷地進行著應有的調解和調整,這就跟我們每個人一樣,不時地在發生效應,不斷地顯示著自己的活力。當然象曠物這樣的生命形勢和狀態是不同於生物生命的,它們是兩種不同形態的生命,它們之間的差異和表現形勢上的不同是正常的、必然的。曠物生命所謂死板、堅硬的質地及其生命形態也正是生物生命的必須與渴求,非此不可,非此不行,這是對稱性上的體現和表衍,也是存在上的需要。
另外從地球上岩石和礦藏類的出現與形成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地球生命現象的存在。可以這樣說地球上岩石和礦藏類的出現與形成其實都是地球生命效應的結果,如果沒有生命那它是決不會形成岩石和礦藏的,因為岩石和礦藏很顯然是與散沙不同的另一種存在形勢,相對來說可以認為岩石和礦藏類是一種整體結構和組織結締的形勢,是曠物生命的肉體顯示和生命效應的結果,而散沙則是無生命、低生命或是喪失了這種生命效應後的糜爛和潰敗現象,兩者比照起來人們不難看出曠物生命的真實作用和存在,也不難想像得到如果沒有生命那它是決不會生成岩石和礦藏的,而只能是一派散沙和散漫或是什麼也沒有,岩石和礦藏類可謂正是曠物生命特有的肉軀顯示,是地球整體生機現象的表明。
再有從地殼的結構形勢上我們還可以看出地球生命現象的存在:我們知道地殼不單是由岩石和礦藏構成的,它的裡面還包含有石油、水脈、天然氣等多種形勢和內容,面對著這樣一種複合的客觀體制,我們似呼看見和認出了一幅活生生的有機組織和生命肉體的形像。我們知道每個人,或是每個生命的體內一般都具有血、肉、津、氣等幾個方面的形勢和內容,這是一個生命在體的方面的基本形象,也是一個生命的必需和必備,曠物即然也是生命,那它有沒有自己的血、肉、津、氣呢?當我們解放了思想、開闊了形象、溝通了心靈、用我們的真誠和愛意去看待和認識地球時,那我們就會清楚地發現和明白,地球也是有它的血、肉、津、氣的。地球生命的血就是所謂的石油,地球生命的骨肉就是所謂的岩石和地殼,地球生命的津液就是各種形勢的水文地脈,地球生命的渾氣就是曠物組織內的各種天然氣,地球生命的器髒就是所謂的各種礦藏,這些都是地球生命的產物和效應所得,也是一個生命的必備和必需。當然我們更應該看到生命是一個整體的存在,曠物生命也同樣是一個整體的結構,所謂岩石、礦藏及其內部正在流動和竄通著的石油、水脈、天然氣等(即曠物生命的肉質與其內部運行著的血、津、氣等)它們正是一個完整組織的出現形勢,在客觀實際和地球生命中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和一體,是活著的生命肉體和正在效應中的有機組織現象。這決不是比擬和想像,而是客觀事實,這樣的認識也是慧眼識珠,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還地球生命的本來面目。如果沒有生命那它還要這些不同的形勢和內容乾什麼呢,乾脆就一個模質、一個單調、一種存在形勢得了,但不行,事實上也決不會這樣,因為它是一個生命,這些不同的形勢和內容正是一個生命的產物和效應所得,也是一個生命的必需和必備,它們哪一樣也不可缺少,缺少了就會改變現狀和現態,就會失去生命活力,就會變成沙漠和荒原,就會引起地球整體生態的失調和失控乃至改變。因此我們還應該看到地球生命的血,即所謂的石油,在地球體內,它本是為地球生命輸送養份和能力,並起到滋潤和榮養整體的作用的。地球生命的器髒,即所謂的各種“礦藏”,在地球生命中也本是具有生血、生津、生氣等多種功能和效應的。地球曠物內的各種天然氣,在地曠組織中顯然也是具有一種對它們自身的淨化、免疫、防腐乃至充實和增生作用的。地球曠物一但完全失去了這些內容和內含,那它可能就會從現在的生理狀態中進入到沒有生氣和生機的虧枯與煩敗狀態,乃至蒸瘟和理化效應之中,地面的水位和空氣等也會乘虛而入,相應下降,而可能導致地球整體生態形勢或性質的一系列相應改變。
地球是有生命的,曠物也是有活力的,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在生命和整體意識的作用下,地球才能以一體的面目出現和聚合,才能生造出自己的血、肉、津、氣,並完成在更大範圍或說整體中的有節律行為。然而我們現在卻都好用物質觀念去理解和認識地球,去無所謂地、毫不關心地對待它,這其實是我們人類對客觀世界及其本質和形勢認識上的無知或不足。
現代科學甚至還發現了地球也在呼吸,即每天都在做起伏性的變化,波動輻度達0.5—0.8米,可見地球生命現象的真實和存在。
客觀世界中,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地球有生命、曠物有生命、人有生命、樹木有生命、花草有生命、各種動物和禽鳥都有生命,青苔菌藻是生命、各種飛蟲小咬還是生命,在地球生命體中的任一部分都是生命的體現和表演,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生命的集體與海洋中,生命是客觀的本質。
(現代人類對地球曠物的生命現象和屬性的認識是很淡漠和生蔬的,甚至也可以說尚處於一種無視和無知的狀態,這是有礙於我們對地球整體生態的認識和建設的。地曠生態是地球整體生態中的一部分,地曠生理機能和狀態的好壞,不但直接影響到地球本身的穩定與發展,而且也牽涉到世界上各種自然災害現象(如火山、地震等)產生的根源以及地球整體生態情形的優劣。我們對地球曠物生命現象的認定,即是為了尊重客觀事實,進入對整體生態的認識,也是為了喚醒人們對地球母親應有的珍愛和關心。)
四“物質”與“意識”的由來
客觀世界中,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生命是客觀的本質也是客觀的劃分,而所謂物質與意識不過都是生命的產物。
表面看起來我們都有一具物質性的身體,好象我們是由物質構成的,不假,我們每個人乃至所有的生命都具有一個看得見的物質性的身體,但同時又都還有一賦看不見的,無量形的意識,這物質與意識可以說是生命內的兩個方面,兩種表現形勢,每個人、每個生命都有他們自己的物質與意識。那么這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意識都是怎么來的,或說都是怎樣形成的呢?只要我們認真領會一下就會發現,原來所謂的物質與意識不過都是生命的產物,是生命效應的所得,只有在生命的前提和作用下它們才會出現和形成。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可以看做是新物質的生長和形成,所有的動物和所有的植物乃至我們的地球,他們身體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也都可以看做是新物質的生長和形成,它們的出現很顯然是生命效應的結果,是生命所起的作用,如果沒有生命就不會形成他們的那些物質或意識。當然在新物質的生長和形成過程中,動用了所謂外界的物質或食物等,然後在體內逐漸積累和轉變而成的;我們的意識也是由於對外界事物的接受和認可後才逐漸培養和確立起來的。但這一切都是在有生命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和完成的,它們都是生命特有功能和效應的表現。再說所謂動用的外界物質或事物,其實也都是其它生命的產物和所屬,都是已有生命的固然和實際(沒有生命哪來的什麼“食物”)。而所謂的動用和接受也正是各種生命在低級狀態時對客觀整體的依附和不同生命間的一種相互依賴、轉化,互為生存的關係和特點,這屬生命存在和進行時的一種正常形勢。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物質和意識都是生命的產物,是生命效應的必然所得。如果沒有生命決不會出現我們和其它生命的所謂物質和意識。
物質和意識是生命進程中的必然產物,光有物質或是光有意識而沒有生命是不可想像也是不可能的。所謂一切都是物質的概念,或物質與意識這類形像完全是現代科學和現代哲學把人們帶進的一種思想境界。
請想一想,如果從一個人或是地球生命的身上剜下一點肉,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他所看到的當然是物質,在這一點點的物質條件下,他是決不會看到生命,也不會想到生命的存在和生命與這一點“物質”的關係的。
不同層次,不同形勢的生命產生出不同層次,不同形勢的物質與意識形態,地球的氣象形勢就屬地球的情感和意識形勢的具體表現。
五地球是一個細胞
如果我們能夠客觀地、整體地看待和認識地球,那我們就不難發現,包括天地與世界或說生物與曠物兩種生命在內的整個地球其實就是一個細胞的存在形勢。在這個細胞中所謂的“地球”就是它的細胞核,而天空即包括大氣層和地球引力範圍在內的一個廣闊而遼遠的空域就是它的細胞液,世界或說生物層則是這個細胞的活性效應面,它們共同地構成了一個整體生態——細胞。
任何生命的出現與形成,都必須具備一個特定的環境,沒有特定的環境生命就無法形成和保持,這個特定的、必須的環境就是細胞。
細胞就是用生命組成的團體和集體,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生活在細胞中的所有生命分子們都是相呼連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他們無形中的協調一致、相應配合、集合統一、構成了一個整體自然生態,她就是客觀狀態下集合的產物——細胞。
離開了細胞,沒有了細胞整體,原來生活在細胞裡面的所有份子們的生命也必消失。也就是說份子們生命的出現和形成,是由於生活在細胞之中的緣故,細胞裡面的各種生存條件和環境狀態以及氣象形勢等都是由於細胞的形成而形成的,這是構成份子們生命的自然、客觀,也是份子們生命的共同和與做。所謂客觀(或說地球生態)就是生存在細胞之中的所有份子們的生命及其相互間構成的維持力和制約力,它是一個範圍內所有生命願望和狀態的總和,或說客觀就是自然中存在著的萬物及其構成的整體。
這些對於份子本身來說是不無知覺的,但卻是很難想像得到的,因為這些都是無形、無影、無像的東西,而每個份子又都是處於比整體要低一層次的位置上。
我們都生活在細胞之中,是細胞和所有生命的力量扶持了我們,造就了我們,我們只有放眼細胞,並發揮我們在細胞中應起的作用,我們才能生存下來,才能使我們和整個地球生命都不斷地得以升華和提高。
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細胞就是地球,它包括天地與世界或說生物與曠物這兩種生命形勢,當然我們地球細胞的存在還有賴於更大範圍和層次上的客觀整體,如太陽系胞和銀河系胞的存在等。
細胞是分不同層次的,我們就生活在細胞之中,我們對自己和其它生物體內小細胞的鑽研,其實是一种放棄真里和現實,而對其它別種層次細胞的探索和進入,這樣做只能使我們對生命和細胞更加脫節和遠離,其實所有的細胞都是大同小異的,而地球細胞則是我們真里和現實之中的細胞,也是我們必須和應該把握住的細胞。
我們說地球是一個細胞,並不只是由於它的外表和整體形態上的相象,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其中所存在和進行著的一系列生命和生態現象以及自然、氣象、光合、轉化等諸多方面的客觀效應,才使我們做出了這樣的判定,這是客觀的總結,是所有生命感情和願望的凝聚。
(地球細胞觀念的產生,對於提高我們人類的整體生態觀念來說也許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細胞是對客觀中一個比較完整生態形勢的認識和發現、概括和總結,也是使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能從散雜的、各別的、撲捉似的感性體系中,進入到統一的、整體的、理性的認識高度和層次上來的必需和必備。地球上存在著的各種生命和生態現象以及各種氣象變化和自然形勢等,正是由於細胞的存在,才相應產生和存在的,沒有細胞便沒有這一切,而沒有細胞觀念的產生,也就不會有人們對地球整體生態形勢及其無形中生命效應的真正認識和理解,乃至今後的進入和發展。)
六什麼是宇宙?—1

宇宙是一個整體生命的內部,這個整體生命可以視為是一種“細胞”的存在形勢,因此也可以說宇宙就是一個細胞內的結構,是我們站在諸如地球這樣微小、而深層的粒子細胞上,對我們外部更廣大生命整體和積體的觀望時所呈現的一種狀態。
由於宇宙是一個細胞生命的內部,所以它就必然地會出現細胞內的一些基本結構和組織形態,如象衛星、行星、恆星,以及太陽系和太陽系以外的星聚、星協、星團、星帶、星系團的等等,這些類似粒子、原子、分子、分子鏈、分子團樣的結構體系和星像其實就是更大層次上生命和生態整體內的一系列微觀組織現象及其在我們面前的相應顯示,而且在這其中還必然地會出現一些生命進程中不可避免的新陳代謝的產物,如星際間的氣體、塵埃、星雲、慧體等等形態物質,這些所謂星像和星際物質都客觀地集合在銀河系這個大細胞(或說活性整體)中,所有星像、星系和星球的運動、轉行就是這個細胞生命活力的顯示。當然出於生命的需要和創造,在銀河系胞之外、全宇宙這個整體生命中,還可能會有其它功能和作用,其它形式和形態的細胞,這就象是我們的生命系列一樣,因此在銀河系胞之外還可能會有橢圓形、棒鏇形或是不規則形的其它種類和形態細胞或說“河外星系”,所有這一切又都客觀地集合在一個更大的生命整體或說更大的“細胞”內,宇宙就是這個生命整體或說更大細胞的組體,而生命則是宇宙的主體。在這個整體生命中,我們的太陽系,我們的地球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原子、粒子罷了。
如果我們變成一個無限小的人,鑽進一個整體生命或是細胞的裡面,站在單個、微小的粒子核上,放眼透過使你生存的細胞條件和細胞形態,只去漫無邊際地觀望這個生命內的所有可見形態和出現形勢,那么在你眼前出現的就是一幅暗淡的、宇宙的真實形像。
我們站在地球上去觀望宇宙,實際上就等於我們站在一個粒子核上去觀望一個整體生命,可想而知這時的你是多么地無限微小和無限深沉,當你抬頭遙望外部天空的時候,你是絕對看不著超你之外的那個分子,也看不著超分子之外的那個細胞和更高一層次的整體生命的形像,更看不著它們之時的整體關聯和無形中的生命效應,因為你在它們中間實在太微小、太深層了,站據的空間太有限了,相比之下就等於它們的無限放大,所以在你眼前就自然地呈現出一派散漫、迷離的宇宙狀態和宇宙尺度。
宇宙是一個整體生命的產物和所屬,是生命深層次里的表現形態,在全宇宙這個整體生命中,孕育著無限層次、無限個的活性分子(或說不同層次的生態積體)。是這些具有活性的分子構成了宇宙中的一切形像和生態系列。分子是相對細胞而言的,其實一個分子就是一個細胞,小細胞存在於大細胞之中,大細胞是無數小細胞的客觀集合,它們之間即有連帶又各自獨立。地球是一個細胞、太陽系是一個細胞,銀河系也是一個細胞,全宇宙還是一個細胞,我們即是不同層次的細胞,我們又共同地包括在一個大細胞之內。我們站在地球上用同一個眼光和標準去看這些不同層次,不同範圍的羅積細胞時,可能會出現相應的不一致或似是而非的錯覺,這其實都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地球在不同層次和範圍的細胞中擔當的是不同的角色,起著不同的作用。
從分子上看細胞是一個無限的宇宙(巨觀),從細胞上看分子也是一個無限的宇宙(微觀),所謂宇宙不過是從分子到細胞或說從一個細胞到更大細胞的過渡。那么這個過渡是為了什麼呢?
象我們地球這樣的小分子或說星子、粒子,如果單獨存在本來是不可能,也是根本無法實現的,是客觀整體和生命的力量給了我們出現和存在的機會,並使我們與周圍的許多同類星子共同地集合在太陽系這個活性分子內,使我們有了依託。太陽系星托或說活性分子的形成,也決不是孤立無援、偶然湊成的,它也象我們地球一樣是受到了整體的關懷和關照,是整體生命的產物和創造,在無形中生命效應的關聯與作用下,它又與周圍許多同類星托或說分子共同地構成了星聚、星協、星團、星河等一系列星像組織和有機鏈帶,直到銀河系胞的形成,這其間整個複雜機制的建立和形成,就是為了要過渡成一個細胞。
為什麼要過渡和形成細胞呢?
很簡單,就是因為只有細胞才具有活力,只有細胞才能形成生命,只有細胞才能保證和維護自身內無數分子細胞的存在,整體生命的形成正是為了所有分子們的共同利益,細胞就是生命,所以說非要形成細胞不可。
不形成細胞行不行呢?不行,不形成細胞,沒有生態效應和整體結構與關聯就是無生命的物質狀態,就是單獨一個分子或一個星球狀態。
單獨一個分子、一個星球或說物質不是也照樣可以存在嗎,管它有沒有生命的?
不能存在,單獨一個分子、一個星球的狀態,或是無限個單個與自我的形勢都是絕對不能存在的,因為所有的分子和星球包括我們地球,都是整體生命的產物和創造,都是細胞效應的結果,在沒有整體生命和細胞效應的情況下,是決不會生成和出現所謂分子或星球的,更談不上什麼存在的問題了,無中生有的一想是決不會實現的。
假設它們即便存在了,在沒有整體關聯與效應,沒有細胞生態對它們的把握與限控地情況下,它們也會毫無規律和節制地亂沖亂撞,或乾脆就靜止不動,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所有的星球細胞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按部就班地、有節律地運動和轉行。很顯然,在它們之間,在它們之上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和因素在把握和控制著它們,在調理和維護著它們,這種無形中的客觀力量就是生命的力量,就是細胞生態的作用和整體生命的意志,而所有星球和星像的運動轉行和斗移則正是這個生命內部活力的顯示,可見整個宇宙決不是無限個單個或什麼物質,而是有機的生命一體。
單個分子或說星球是無法生成,也是不能存在的,是客觀整體生命給了我們出現和存在的機會,並使我們集合成一個細胞的存在形勢,在細胞的作用下,在全宇宙整體生命間的關聯與帶動下,才使得我們的銀河系,我們的太陽系,我們的地球得以生存和運動,才使得我們共同地走進了生態和生命。(當然,生命將會根據不同的發展規律和動向,不同的客觀條件等原因而走向和進入不同的形態和結果。)
生命是一個整體,整體是決不容許拆開來進行分解和鑽研的,拆開來只能使我們跌入低層次,分解只能使我們進入單一片面和個別之中,鑽研也只能使我們距離客觀真理和真像越來越遠,生命就是在不斷地依存和集合中形成的一個整體,生命就是相互間的扶持與和做,因此可以說整體最大,細胞最大。
整體就是無數分子互相依存、相互關聯後,以新的概念出現的具有生命的一體。
而所謂“宇宙”則決不是這樣的整體,它是整體裡面無限個和無限層次的混稱,是散漫、虛無、飄渺和茫目的所見,是超越層次、超越時空的混為一談,是毫無意義、毫無內容的漫無邊際,它的代名詞是全包括、都有了,然而它卻就是沒有包括住細胞,反而叫細胞給包括了。它同物質觀、粒子論是反方向的兩個極端,是同理不同向的兩個無限。實則宇宙最小,因為單個(每個)分子的裡面又是(都是)一層宇宙,而且是無限可分的。宇宙是無限個的混稱,而單個分子則是由無限個組合後形成的具有生命的一體,任何事物只有當以一體或生命的面目出現時才有意義,才能被人所承認,因此說宇宙最小。
從全宇宙這個整體生命形態到我們所屬的銀河系胞,從銀河系胞再到太陽系胞這個活性分子,從太陽系胞這個活性分子再到我們地球細胞這個小分子,這是一種在天體細胞內的縱向深度表示,或說是層次時空方面的透視。在全宇宙這個整體生命中,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太陽系不過是整體羅積和連續中的一個小小質點。
是生命將宇宙組合併造就宇宙,生命是客觀的本質,生命就是細胞,就是整體。世界上、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可以說都是生命的產物和創造,除此而外你決找不出另外一種可能。
七什麼是宇宙?—2
宇宙的深層次的生態和細胞屬性或說與物質觀的區別,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簡單地得以明鑑。
一、從宇宙的運動現象或說活力上:
我們知道物質具有沉默、靜止、毫無動機的特點,單純的物質是沒有活力,也是構不成運動現象的,而事實上整個宇宙乃至所有的星球(和粒子)都是在運動著的,它為什麼會運動呢,物質觀無從解答,其實它很簡單,產生星球(和粒子)運動現象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它是一個生命的所屬,運動是生命內部的必然現象,也是一個生命活力和效應的顯示,沒有生命決不會有運動,也不會產生物質,只有細胞,只有生命才能構成這一切。
二、從宇宙間星球和分子的運動形勢上:
假設如果真的由於某種爆炸現象和意外之力造成和造就了物質與物質運動現象,那這種物質屬性的運動,在沒有生命和組織的空間裡,也只能是一種沉淪的、墮性的運動,或是毫無節制和節律的亂沖亂撞行為乃至朝著一個方向的永往直前,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宇宙間的所有星球和分子都是在它們自己的位置上,按部就班地、有條理、有節制和節律地運動轉行乃至周期性的出現,可見整個宇宙決不是什麼物質運動,而是受到了某種整體形態的影響和調動而產生的一種組織運動,這種整體形態下的組織運動,也就是細胞內的運動或說只有細胞和生命才能調動和組織起來的運動。
三、從宇宙間出現的有機連帶星像和有系統的組織形態上:
單純的物質狀態即不發生任何生命效應的狀態,是不會產生有機鏈帶現象和有系統的組織結構的,它們的出現往往是散漫和茫目的形勢,而事實上我們的宇宙間卻是充滿了各種有機連帶關係和有系統的組織結構的,如星與星之間構成的星聚、星協、星團、星帶(星河)以及行星、衛星、太陽系、銀河系和其它眾多的什麼河內與河外星系的等等,這一切其實也就是只有在細胞和生命內才能發現和具有的有機鏈帶現象和一些基本組織結構,如果沒有生命還有誰能創造出這些特殊的工程奇蹟呢。
我們說宇宙是一個整體生命的內部或說是一個生態的所屬,其根本也就在於指明它的非物質性現象和本質,而所謂“細胞”不過是我們對客觀中具有整體形態和組織結構以及活力的宇宙天體的一種借用的稱呼,當然這種稱呼也可能是正好說中和揭示出了它的本質和真諦。
現代天文學界普遍認同宇宙爆炸學說即宇宙是由爆炸產生的,宇宙間存在的各種現象和物質(包括所有星球和太陽)都是爆炸後的產物和結果,至於是什麼東西爆炸、因何爆炸,那誰也說不清楚,產生這種爆炸產生宇宙的根據是什麼呢?什麼也沒有,只是猜測,或說假想。
與爆炸產生宇宙的學說相比,本文闡述的觀點(即生命和生態所屬論)則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觀事實和依據的基礎之上的,或說是對客觀的一種較為真實的寫照,在這種寫照中,我們意外地發現了客觀的本原和屬性——生命與生態,或說整體。
八對“太陽系胞”的認識和發現

如果有人問:比地球更大一層次的完整天體是什麼?有的人可能會馬上回答說:是太陽系。然而我卻要說:錯了,不是太陽系,而是太陽系(細)胞。
所謂太陽系不過是由幾個行星和一些垃圾等構成的一個鬆散體系,它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天體,而只能說是一種枯燥、索味的物質結構式,太陽系內的幾大行星,無論你怎樣籌劃,也只能說都是我們這一層次的存在。而太陽系(細)胞則不同,太陽系(細)胞是指我們對地球以外、也是九大行星以外更大層次上一個完整天體積體和生態環境體的認識,是我們站在諸如“質子”或“中子”上對原子或分子細胞的發現和窺見。當然所謂“系胞”,也就是說除了系的內容(即各種星與星的體系)之外還包含有胞的內容,即包裹和蘊含著這些星與系的一個形體空間,以及由它們所共同構成的一個整體形態。
在客觀中可能有這更大一層次上完整天體即太陽系(細)胞的存在嗎?
應該有的。因為宇宙是一個由不同層次和形勢構成的生命和生態整體或說積體,在這個碩大的整體或說積體中,我們的地球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的粒子級細胞,在地球粒子之外還存在著某種更大層次上的完整天體,這就好比在質子或中子之外還存在著原子或分子體一樣,完全是一種正常的和必然的現象。當然這上一層次的存在現象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隱匿的,或說處於一種虛視和負視效應狀態,但這都是正常的,因為我們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存在,相對之間已超越了時空,請想一想如果我們站在諸如質子或中子這樣微小而深沉的粒子層次中,你能看見超你之外的原子體魄,分子體魄或細胞體魄嗎,你能看見在這些不同層次的生態積體中或其體制層面上所進行的各種活動和效應變化嗎,很顯然不能,你只能看見和你同一層次的那些無限散漫而茫目的粒子,而對於更大層次上的存在體制和體魄及其相應不同的質量形勢,你則是根本無緣能見的,因為它們對於你來說是一種相對的逾時空。
那么這是不是說我們就永遠也無法窺探和發現它的存在了呢?這也未必,如果我們把一張太陽系星雲圖擺放在面前,用細胞和整體觀念去看待和認識它,也許我們就會一眼發現——所謂小行星帶這種特殊的出現形勢,多么象是更大層次上所屬的一種體制形態,如果我們把小行星帶看做是“太陽系(細)胞”內細胞核表面的部位和顯示,那一切似呼也就迎刃而解了,或說“太陽系(細)胞”的大概模式也就出來了。
把小行星帶看做是上一層次細胞核表面的部位和顯示,也就是地殼或說世界的部位和顯示,而在這世界的兩側也就是他們那個體制層次中的“天空”和“地下”。

0101

我們之所以認定小行星帶可能是“太陽系(細)胞”內細胞核表面的部位和顯示,是因為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小行星帶出現的形勢與九大行星迥然不同,它恰是一種地殼或說細胞核表面的出現形態即周天形,而小行星帶出現的位置又恰是細胞核表面在細胞中所應出現和占據的位置,這決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必然的所現。
當然小行星帶在有些人眼裡和想像之中可能還夠不上細胞核表面的形像,更不用說什麼世界了。但不要忘了,我們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存在,也是兩個不同層次的生態組體,相互之間結構形式上的不同那是正常的、必然的。當然我們或許也可以這樣認為,即所謂小行星帶以及九大行星等都不過是我們這一層次的存在,是屬同一質量範圍內的所現,但小行星帶所處的位置,可能正是“太陽系(細)胞”的地殼效應範圍內,所以它就相應地形成了一個周天的形勢,或可能算是他們地殼下的一些質量較重的特殊形態物質或是骨架,而在他們那個世界和層面上真正存在的東西和現象以及一些效應變化等,我們則是根本無緣能見的,因為即是層次上的差別,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存在已經完全超過了我們的視力所能認定的範圍,超過了我們這一層次所能表現和接受的全部思想內容,他們所顯示的質量程度恐怕比我們的空氣和空間還要“空”,所以我們是根本無緣能見的,但小行星帶出現的形勢和位置決非偶然地為我們提供了“太陽系(細)胞”內細胞核表面這樣一種可能,形像和證據。
另外,從小行星帶兩側所謂內行星與外行星的不同與區別上,我們似乎還可以看出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即證明小行星帶的臨界性及其兩側確屬兩個不同的存在區域,我們知道內行星即小行星帶內側的行星,都屬質性行星或說密度形的存在,它們都很重,都有岩石樣的外表;而外行星即小行星帶外側的行星則正相反,它們都很輕,不屬岩石樣,科學上也曾做過描述說:“如果把它們(指外行星)放在海水裡,它們可能都不會沉沒,而是浮在水面上”,可見這內行星與外行星確是不同。為什麼會不同呢,很顯然,也很可能它們正是分別處於兩個有差別的,或說不同的形勢領域內,因而才相應地造成了它們的現狀和現態。那么這是兩個什麼樣不同的形勢和領域呢,大概也就是天與地這兩種環境內,或說是細胞核內與細胞核外的不同與區別吧。如果我們用微觀的術語把系(細)胞核比做一個原子核的話,那內行星也就相當於質子或中子類,而外行星也就相當於電子類,這是在兩個不同區間領域內的分別產物,而“太陽系(細)胞”也就相當於包裹和蘊含著這些粒子以及原子核的客觀母體,即一個分子體、一個使它們能夠保持相對平恆與穩定存在的客觀環境體。沒有這個客觀環境體即“太陽系(細)胞”,也可能就不會有這一切,打破了這個客觀環境體,即“太陽系(細)胞”也就打破了這一切,因此從生態學的角度上來說“太陽系(細)胞”天體的存在,是行星和粒子體系即太陽系存在的一個客觀和必要條件。單純把眼睛盯在行星和粒子上,而忘記了它們周圍的客觀環境,那也許是一種偏見。
另外我們從所謂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和第四宇宙速度及其對不同層次宇宙天體的擺脫和超出上,還可以看出“太陽系(細)胞”這一完整天體現象的存在。我們知道第一宇宙速度,是離開地面環繞地球的速度,但是它還不能擺脫和超出地球,第二宇宙速度則是可以完全擺脫和超出地球勢力範圍的速度,如果在地球之外沒有“太陽系(細)胞”這一層次天體的存在,那這第二宇宙速度就應直接飛向銀河的深處,可是事實上卻不行,它還脫離不了所謂的太陽系,更談不上進入銀河宇宙。為什麼,就是因為在地球之外還有“太陽系(細)胞”這一層次天體的存在及其對我們的把握和限控,若想脫離和超出它,還必須要進入相應的第三宇宙速度或第四宇宙速度,可見“太陽系(細)胞”天體的真實存在。
“太陽系(細)胞”在客觀中即是行星細胞的系列集合體,同時又具有它本身的生命和細胞屬性,是更大層次上的一種生命組織形態。相對來說行星細胞是屬於這個更大層次客觀積體中深層次里存在的系列產物或是其偏旁性的所屬,而在它之外的“太陽系(細)胞”世界及其所屬層面,才是“太陽系(細)胞”內的主體。在“太陽系(細)胞”這個更大一層次的天體組體和積體中,所謂的太陽系即行星系列及其運行軌跡的平面可能也就是正處於它,即“太陽系(細)胞”的所謂“赤道”部位的剖面上及其狹隘、有限的範圍內,這可以從其它眾多的衛星和光環的出現形勢上得到啟迪和聯想。而在這太陽系之外和之上並包含和孕育太陽系的“太陽系(細)胞”應該說是一個飽滿的、充滿了內含的生態機體和積體。
“太陽系(細)胞”是包含和孕育太陽系即行星系列的客觀母體,沒有“太陽系(細)胞”的存在,也可能就不會有太陽系。能夠使行星細胞得以生成、存在、保持和運行的客觀環境體,也屬於是一種生命和生態現象,當然這是另一種形勢和層次上的生命和生態現象。
“太陽系(細)胞”是上一層次的存在現象,或說是針對其世界上的生命而言的,而對於我們來說它則是處於一種隱匿的,超編的狀態,是我們的視力所無法接受的,這樣,它在我們面前,也就相應地應變為“太陽系胞”這樣的概念和形勢了。太陽系胞即太陽系與其周圍一個非常廣闊範圍內形體空間的合稱,它是對“太陽系(細)胞”的所屬範圍及其下層次存在現象的籠統歸納和概括,或說是太陽系與孕含它的“太陽系(細)胞”及其相應在我們面前的顯示,離開了“太陽系(細)胞”,離開了生命和生態現象,單純看待太陽系這樣的物質結構式那也許是毫無意義的。

(對於“太陽系胞”這樣的具有生態屬性的客觀環境體,我們即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細胞,即一個更大層次上的、具有個性的生命和生態積體,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系胞,即一個包含有眾多行星系列及其周圍和以外一個非常廣泛形空在內的客觀生態環境體。這是我們站在不同的層次和立場上對同一個也是更大一層次上的生命組織形體或說天體的一種啟迪和啟發式認識,但不管是“細胞”,還是“系胞”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胞”字,即一個具有孕育能力的、包含了“星”與“空”在內的一個全新的客觀和宇宙天體概念。)

- - - - - - - - - - - - - - -

“太陽系(細)胞”世界上的一天,正好等於我們地球的一年,因為“太陽系(細)胞”自轉一周正好帶動我們地球圍繞其核心(太陽)運行一圈,它們自轉一周是一天,而我們繞行一圈就是一年,這是同步完成的。
我國道教仙話中就曾傳說,上界的一天等於我們的一年,可能指的就是那個地方或那種存在形勢吧。象什麼“玉皇大帝”、“凌霄寶殿”之類可能就是指在上一層次世界上的存在現象或是想像吧。還有什麼“九天玄女”之類也很顯然是指在九層天上或說是在最高一層次世界上出現或存在的人物吧。當然這都是道教仙話中留傳的一些看法或屬其對外層次縱深方面存在的發現和認識吧。這種往大里和上層次擴展的認識和追求與現代科學的物質觀即往小里、下層次的分解鑽研式認識觀念可謂正相反,無疑這也是人類在對客觀世界認識中的一個方向和內容,這種認識和存在形勢絲毫不比現代科學遜色。當然人們最終將會認識到無論是道教還是物質教,他們都是對生命和世界的遠離,都是對客觀和整體的偏知,而所謂上界的一天正好等於我們一年的說法也是不確切的,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一句留傳的中國古語卻是可能的。
(道教不同於道家,道教是道家的偏支,也是對道家思想的極端進入和脫出,它往往是一些具有偏袒意識傾向的人對道家思想的偏見所至,乃至對仙、神思想的崇拜和對現實的脫出。而道家則是對更高層次上生命規律和共性及至生態思想和天道倫理的進入,屬對現實中更高層次思想境界的探索。)
九“太陽系胞”內的空間應變現象
“太陽系胞”內的空間由於受到細胞積體和細胞生態現象的束縛和限控,便相應地造成了一種應變和制輻現象。
同等範圍的空間,在太陽系胞內越是靠近“系胞”核心部位其尺度(即範圍)被聚攏和壓縮得越小,而其密度相應越大;反之,同等範圍的空間越是靠近系胞外圍邊緣,其尺度被散漫得越大,而其密度就相應越小。這就形成了空間在“太陽系胞”內由核心向外圍的連續,逐漸地散射性變應,或說由外圍邊緣向系胞核心處的連續、逐漸地收攏性變應,這就使得太陽系胞內半徑上不同位置的空間其尺度與密度及其比例關係呈現各不相同狀態,或說在太陽系胞內不同半徑位置上的空間質量和存在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從太陽系胞內的整體空間著眼,相對來說越是靠近“系胞”核心部位的空間其尺度越小,而其密度越大;越是靠近“系胞”外圍邊緣部位的空間其尺度越大,而其密度越小;而在這兩者之間,整體範圍內比較而言尺度與密度的比例正相當、相適中的那一圓圍部位就是太陽系胞內的世界或說系胞內的零態位置(它們往往是生命的所在地或以生命的形勢出現的)。而在這世界或說零位兩側的空間則逐漸產生向單一偏差方面的應變,應變後兩側的空間其尺度與密度的比例關係正相反,形成了一個剪刀差似的反比,即往核心方面的一側是密度大於尺度,形成實性或說正性空間,並隨著向核心的靠攏空間更是至密;而往外圍方面的一側則是尺度大於密度,形成虛性或說負性空間,並隨著向外圍邊緣的偏移和靠攏,空間更顯空擴。當然這兩種不同的顯示和相對之下的區別,都是針對太陽系胞內的世界部位或說零位而言的,而對於我們則不同,由於我們的層次、地位和質量上的原因,這種情形對於我們只能呈現出一種連續性的空間應變模式。
可以這樣想像,小行星帶處空間的一尺位置,放在太陽系胞核心處,便被聚攏成一點位置,其密度相應至大;同樣是這一尺位置,放在太陽系胞外圍邊緣處,便被擴散成幾尺的位置,其密度相應至小,對照之下就形成了太陽系胞內的世界在尺度上相應地往“系胞”核心方面的靠攏和位移,或說從太陽系胞的整體形態上來看,顯得它的細胞核好象小了一點,而沒在它的中圓位置上,顯然世界並不是中圓,也不在中圓。
由於這種系胞內空間的應變現象,便同步地造成了九大行星間距在太陽系胞內由核心向外圍逐漸拉大和遞增的現象和實例以及九大行星的不同環境、壓力、形態和質量差等,這也算是對太陽系胞內空間應變現象的一種證明吧。當然九大行星的不同形態、環境、壓力和質量差等不單是由這種空間應變現象所造成的,而是由客觀中的多種原因包括它們自身的生命性質和程度所決定的。而所謂“提丟斯——波得定測”現象的產生也只是單看空間的尺度而沒看密度的單測距離,或說是以我們地球人的眼光和尺度去丈量整個太陽系胞空間的結果,這就勢必會產生九大行星間距在大範圍內的相應應變與不同。
空間就是系胞內的位置,系胞外的空間就屬別個系胞的範圍,那裡的空間已經脫離和失去了一個系胞內空間應變的連續性,而且這其中還潛藏著一個更大層次和時空上的所屬和歸范問題。
------ - - - - -

0202

(對於太陽系胞內的“世界”或說零位來說看空間應變現象分別顯示為往內側的密度大於尺度的實性顯示,往外側尺度大於密度的虛性顯示。所謂實性與虛性或說正性與負性都是相對於其零位或說“世界部位”而言的。
而對於地球上的我們則呈現出一種連續性的空間應變形勢。
太陽系胞內的這種空間應變現象和存在事實,我們是看不出、也測不了的,因為這種超層次的存在形勢及其應變後的不同質量比,都完全處於我們這一層次的質量範圍和存在體系之外,也超出了我們所能認識,鑑別和想像的界限。對於這種系胞內的空間應變現象,我們只能從它的作用結果上,如九大行星的不同質量、壓力、間距,和太陽的形成以及它們在太陽系胞內的整體結構模式上看出。)
十太陽是怎樣形成的?(對太陽成因的兩種構想)
細胞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積體,它的獨特結構和形狀猶如一個晶瑩的水晶球,在細胞球狀積體內不但包含有積極的生態效應,而且還客觀地造就了自然效應。
一塊凸光鏡下可以看見一個光的聚焦點,而一個水晶球下卻看不見這個聚焦點,這個聚焦點也叫聚光點它跑到哪裡去了呢,很顯然,它跑到這個水晶球的中心去了,光亮被圓球收攏於其中。我們身在其外看這個聚光點可能是漠糊的,不清的,但是對於這個水晶球內某一個微小的質點來說,由於它們身在其內,看這個聚光點則是明亮的,顯耀的,這是球狀積體內特有的一種聚光反照現象,光點是整體和積體作用下光量的集中。
太陽系胞是地球之外更大範圍和層次上的一個完整天體,地球是這個天體中的一個特定質點,在光的眼裡看太陽系胞就如同一個水晶般純潔的圓球,由於系(細)胞球狀積體的收、聚光作用,光量可以從四周圍同時被傳遞和收攏於其中,形成一點。
由於這個光點是系(細)胞整體的聚光效應所至,是系(細)胞內所有光亮和熱量的集中與總和,所以這個光點比系(細)胞內任一部分和位置上的光亮與溫度都要高得多,強得多,因而對於系(細)胞內深層次里個別位置點上的小生命來說,他們也會自然地感受到和看到這一聚光效應點。
可以這樣認為:我們所看到的太陽,不過是在太陽系胞內的地球位置上,背對光源觀望比我們地球大一層次的細胞核心方向時所呈現的一種狀態,是分質核上的小生命向其母細胞的核心方向觀望時所看見的光亮的收攏,太陽是細胞聚光效應的產物,是細胞整體形態下的制輻現象所為,沒有細胞決不會有太陽。
這就是太陽嗎?不,這只是我們對太陽和太陽模式的一種構想,下面我們不妨再來看一個太陽。
我們知道系(細)胞內的空間是有應變現象的,越是靠近和處於系(細)胞核心部位的空間其密度越大、質量越大,這是細胞生態積體內一種特有的制控現象,那么在太陽系胞這個巨大的天體積體內,它的核心處其空間或說位置的密度和質量該會是多大呢?當然是很大,很大或說極大、極大了。那么當空間在它的系(細)胞核心處或說它系(細)胞核心處的空間被細胞積體及其制控現象所壓縮和聚攏到一定程度和極限後,它會不會物極必反地形成聚變和釋放現象,而以另外一種形勢表現出來呢?當然會的。那么這種極端聚核後的聚變和釋放現象該會是什麼樣的或說它將是以什麼樣的形勢和狀態表現出來呢?——太陽?!對了,是太陽。這種由上一層次細胞生態和細胞積體所造成的聚核和聚變現象及其在細胞核心處的超過了極限壓縮後的“空間”形態,實際上已經轉變和形成為一種超重的“熱性聚合物”或說變性空間,它與周圍還沒有達到和形成轉變現象的“輕性”(或說氫性)空間正發生著直接的、源源不斷的交換和連續反應,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聚變場和太陽這種表現形勢。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太陽是系(細)胞生態和系(細)胞積體作用下的制控現象所為,是太陽系(細)胞核心處的聚變與聚核現象及其反應。從太陽在客觀(即系胞生態)中出現的位置和形態上,我們也會很容易地就想到和領會到這種現象的存在及其可能性。
太陽這一聚核和聚變效應點的形成,是與大範圍內的存在體制和形態即系(細)胞現象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系(細)胞積體、沒有大範圍內的逐漸加劇和連續應變過程,太陽這一點是決不會實現和形成的,因此也可以說是系(細)胞生態和系(細)胞整體創造和制輻了太陽。
太陽應該說即是真實的、又是虛無的,說它虛無是因為它並不是一個機體和生命體,而是一個整體之下,極端之外的遺造和遺露現象,是生命的附製品,它象氣、象光、象熱、象量,但又不是自身的發揮,而是一個貪婪和壟斷的產物,是系(細)胞天體所輻制出來的一種超自然現象;說它真實是因為它是比地球更大整體的合作,是不同層次細胞天體真實存在的表露,也是客觀整體生命形態對我們地球這一層次存在現象的關懷與關照,屬客觀整體生命形態中的一部分。對於這樣一種存在形勢,你用天文望遠鏡和對個別形勢的觀察方法怎么能夠認得出來,發現得了呢,然而客觀整體的能力和形像以及系(細)胞觀念的產生卻為我們提供了對“什麼是太陽”這一神密現象和千古之迷的合理構想與解答。
十一負性存在及其太陰
“細胞”是個完整的天體,針對其世界上的生命來說“細胞”是分正與負兩個領域或說兩種存在形勢的。何為正與負兩種存在形勢呢?如果我們把細胞核看做是正性存在,那細胞液就是負性存在;如果我們把地的方面看做是正性存在,那天的方面就是負性存在;如果我們把物質領域看成是正性存在,那意識領域就是負性存在,如果我們把可顯、可見的一面看做是正性存在,那不可顯,不可見的一面就是負性存在;如果我們把陽的一面看成是正性存在,那陰的一面就是負性存在,正性存在與負性存在在客觀中都是存在的,它們分別是細胞內的兩個方面和兩個領域,也是對稱並存的雙方。
那么什麼是太陰呢?
有太陽必有太陰,太陰也就是與太陽同等而論,對稱並存的另一方。如果我們把太陽看做是細(系)胞核的中心,那太陰就是細(系)胞液的外圍,如果我們把太陽看做是地的深處,那太陰就是天的邊遠。
太陰與太陽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表現形態,太陽屬正性存在,是眩目,耀眼的,而太陰則是負性存在,是隱秘,深匿的;太陽是被細(系)胞積體所收攏和匯聚成的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實密形“空間”,而太陰則是被細(系)胞積體所放束和擴散成的一種空曠、虛無、散漫、低溫的廣度形空間,或說純真空、超真空;太陽是以單個、自我的形勢出現,而太陰則是以無限網路、連成一片的形勢出現;太陰與太陽分別是細(系)胞內的兩個極端和偏向。
負性存在及其太陰其本身是一種反密度體制或說非質形存在,它對物質的積累、形成和停留等都具有一種相反的作用,即負勢力和排斥力,所謂負勢力就是一種無限平均、無限散漫的空擴力,這是負性存在的本身特點,而且越是靠近太陰處這種負勢能力就越強,甚至會表現出一種超拔力。它的這種負勢特點可以從我們頭上天空中漫布的分子結構形勢及其對氣體、煙霧等的消化、處理情形上看出,也可以從人造飛船上杯水四溢而中間卻空空如也的超拔現象中看到,不過我們頭上的天空和人造飛船所在的位置和層次對這種現象的表現能力實在是太小了,它只屬我們地球細胞的負勢能力和範圍,對比起“太陽系胞”的太陰處來說真可謂相差甚遠,不可比擬。
由於太陰在細(系)胞整體中的極其邊遠和邊緣的位置,可以想見,那裡的空間(即太陰本身)將是多么地散漫和虛無,將會被調製和應變得多么巨大和遼遠,如果還用我們地球所在的空間尺度去衡量和測定它,去尋思它在細胞中的形像,恐怕就有打破常規之感了。
太陰的位置就是“太陽系胞”外圍邊緣處,冥王星以外極其廣大而遙遠的空間,那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範圍和存在,它就象一座虛有的,包裹著整個太陽系的空間隔離層或說負性壁壘。
當然銀河系胞的太陰處,即銀河系星團外圍的廣闊空域及其更遼遠的空間邊緣,其負性能力和程度恐怕比“太陽系胞”的太陰處還要深一個層次或更大的程度。科學說“物質是無限可分的”,而負性體制也同樣是分不同層次和程度的。
(在這裡我們應該看到,人造飛船上“杯水四溢”現象的產生,應該說是由負性存在體制的空擴性和負勢力所決定的,這是負性體制在負性區域內相應位置上的必然所現,而決不是由什麼星球或質點的“萬有引力”所引起的。“萬有引力”決不可能形成,產生和保持住“物質運動”現象,相反,它只能構成各星球質點間的相互疆持和疆化的局面,造成靜止不動的狀態或是一但失去平恆和靜止後各星球質點間的相互吸引與對撞現象,然而宇宙間卻從未有過這種現象的發生。)
十二對“宇宙空白區”的解答
現代科學也承認,由爆炸產生的宇宙、其物質星體應該是比較均勻地分布在宇宙間的,而事實上在宇宙內所有星系(如銀河系或其它河外星系)的周圍,都存在著巨大的宇宙空白區,即沒有星球和星體存在的空間,這種現象的出現很顯然是與爆炸產生宇宙說不相符的。那么這種所謂“宇宙空白區”是一種什麼現象呢?現代天文學無從解答。然而從細胞觀念的產生中,我們卻可以很容易地認識到,這種所謂“宇宙空白區”即包裹著碩大星系團的廣闊外圍空域,其實也就是相對於細胞核而出現的細胞液。如果我們把星系團的一面看作是更大層次上生命組體中或說天體系(細)胞中的系(細)胞核部分,那所謂“空白區”也就是更大層次上生命組體中或說天體系(細)胞中的系(細)胞液部分,如果我們把星系團的方面看成是正宇宙部分,那這種所謂“空白區”,也就是相對呈現的負宇宙部分。當然不管是正宇宙還是負宇宙,不管是星系團還是空白區,不管是細胞核還是細胞液,它們都是整體生命的產物和創造,都是細胞現象的所屬,沒有細胞決不會出現相對的正與負、實與空、地與天、核與液。這也是單純在物質領域裡或說正性領域裡進行鑽研和探索的人們及其產生的理論所無法認識的。
正性存在與負性存在(即地與天、細胞核與細胞液、物質與意識、太陽與太陰、正宇宙與負宇宙、星系團與空白區)在客觀中都是存在的,它們分別是不同層次細胞內(或說生命組體內)的兩個方面,也是對稱並存的雙方。它們中一方是可顯、可見,一方是不可顯、不可見;一方屬陽性存在,一方是陰性存在;當然它們不只是表面和形勢上的不同,它們的本質及其在細胞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謂不可顯、不可見的一面即天和細胞液的方面,在客觀和生命中很可能潛藏著負粒子、空穴、網路、真空、超真空等現象及其對意識、情感、神韻、氣象等方面內容的調動和影響。不可顯、不可見並不等於沒有,在任一層次、任一個天體細胞中可以說都包含有相對的正與負、陰與陽這對稱的兩個方面,它們也都是相輔相承,相互作用地才得以出現和形成,否則它們也就無法進行顯示,區別和活動了。然而現代科學在對宇宙天體的認識與觀測中,只把注意力和著眼點放在了那些可顯、可見的一面,或說正性存在的一面,什麼星球、星系、又星系團的,什麼原子、粒子、又微粒子的等等,而在無形中放棄了它們周圍廣闊的空域和負性存在的一面,放棄了它們的整體結構形態和形像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和作用,這不能不說是對客觀的一種偏見,沒有空哪有實,沒有陰何談陽。
單純往一個方面的發展和認識,鑽研和探討,是一種打破平衡的行為,它只能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走向偏向,走向極端,走向深墜、走向對客觀和生命的遠離。
當我們單純地遨遊在物質領域或說正性存在一面的時候,我們認為太陽是細胞的核心和中心,然而當我們迎來了它的另一個夥伴,即負性存在一面的時候,當讓事實較為客觀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卻發現了,原來太陽與太陰不過分別是細胞內的兩個極端和偏向,是橫向方面的兩個無限。
太陰與太陽是相互對應的兩個方面,白天我們面對的是太陽一面,接受的是太陽光照,夜晚我們面對的是太陰一面,接受的是太陰光照,太陽與太陰對於我們的生命和地球生態的現實來說都是同等地重要和必須、缺一不可,互為等同。
(當然對於這樣一種存在形勢即更大一層次上的天體系(細)胞,稱之為“太陽系胞”是不合適的,因為“太陽”只不過是這個系胞中的一點、一個方面、一個極端,與太陽對稱並存、相提並論的還有太陰以及整個系胞積體和其中潛藏著的諸多生命和生態效應與現象等,但是目前或暫時來說也只好這么叫。)
十三“無限可分”與“無限可合”
科學有句名言說“物質是無限可分的”。什麼是無限可分呢,顯然是指物質可以不斷地、多層次地分解和存在下去。科學的這種發現和認識無疑是往物質的深處、裡層,即粒子上地鑽研和索見,然而我卻要說科學的這種認識和發現還夠不上是一個無限、頂多也只能算是半個無限,因為科學對物質的無限可分,很顯然是從我們這開始往下分的,是我們在顯微鏡下的發現和所見。即然是從我們這開始往下分的,是我們的發現和索見,那我們這不就是一個頭或一個邊嗎,即然有頭、有邊那還能叫無限嗎,很顯然不能叫了,即便它真的可以無限止地分下去,什麼分子、原子、原子核、又中子、質子、粒子乃至更深一層的微粒子、微微粒子等等,但那也只能算是往一側,一個方面的無限,或說半個無限。所以我們還應開擴眼界,拓寬眼量看到客觀是一個整體,宇宙也是一個整體,而我們的地球只不過是這個整體連續和羅積中的一個小小質點,我們對深層次物質或說粒子的鑽研與索見那只是往一個方面、一側的認識,這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半個無限、一側的無限。所以我們也應考慮到往外側的、大範圍上、另一種形勢地無限及其存在,即包括我們地球在內的上一層次、上幾層次地結構現象和形勢的存在,並把它們有機地、客觀地接和和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一個連續、一個羅積,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無限,即宇宙世界的無限可分及其無限層次。
當然在這個連續的無限中,在這個羅積的宇宙細胞中,由於我們正身處於它的中間層次和層位上,(對於任一層次和層面上的生命來說,它們都屬處於這個整體中的中間層次和層位上,因為在它們的兩側都同屬“無限”。)所以它對於我們便自然地呈現出一種對稱性的不同和相應的兩個方面,兩種存在形勢,即內與外,微觀與巨觀,物質與宇宙,粒子與星球這兩個方面及其相對於我們所呈現的一聚一散,一密一稀、一實一虛的存在形勢,(這兩個方面其實都屬宇宙,不過相對於我們來說它們一個屬內宇宙、一個屬外宇宙)而我們在認識這兩個方面的時候,也應相應地採取兩種不同的態度和方式,即無限可分與無限可合。無限可分是現代科學對粒子方面或說內宇宙的發現和認識,是對生命的深層和內里的鑽研和挺進,這一方面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很聚、很密、很實了,不分、不放大人們就看不清,弄不明白,就不知道“物質”底細,分即是觀察和認識物質的一種方法和手段,也是對它所下的結論和定義,即“物質是無限可分的”,而無限可合則是我們對外層次,宇宙天體方面所應採取的一種認識方式,宇宙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稀、很虛、很散了,如果還用分的形勢和對它進行單一、個別的觀察,分析與探討,或是象觀察物質那樣的觀察宇宙,那我們就只能與事實更加脫節,對宇宙更加飄渺和無望,甚至會走向它的反面和極端即對客觀和整體的無視與否定,所以對這一方面我們要順應其形勢來個無限可合,要學會全面、系統地看待和認識事物,要有宇宙的整體觀念。無限可合就是對宇宙和不同層次天體的一種合理歸劃和整體觀模,系(細)胞就屬這樣的認識。無限可分與無限可合這種對稱式地發現和認識世界是客觀事實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也是對無限可分理論的補充和完整,使它從事實上只是對一側、一個方面的無限,即半個無限,擴展和銜接到整個宇宙世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無限,當然這個無限最好應該寫成——無限完整。
科學向深層次的發現及其對物質的無限可分理論,很顯然是對事實上相對於我們所呈現的無限可合體制形態的一種人為鑽研和分解及其不斷往更低、更深層次里的追求和索見;而我們向外太空宇宙天體方面的無限可合式的認識,則是我們對事實上相對於我們所呈現的無限可分體制形態的一種客觀組合和復原及其對更高、更大層次上乃至全宇宙天體結構模式的一種歸納和總結。往更深、更低層次里對客觀世界及其粒子的鑽研和索見,其產生的認識和結論是:“一切都是物質的”,而往更大、更高層次上對全宇宙天體及其結構模式的複合與歸納(即無限可合中的細胞觀),其產生的認識和結論是:“客觀是一個碩大的生命和生態整體”。這真可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觀念和認識境界,我們應該採取和站在哪一種立場上去看待和認識客觀世界呢,我們就可能會有哪種不同的發展結果。
(所謂“無限可分”和“一切都是物質的”觀念,其實也就是在對客觀的偏見中,不斷向物質的深處和裡層的鑽研與挺進,及其對片面的片面的事物的偏見與認領。這種觀念的產生往往是由於對平衡性和客觀性的無視與打破,以及對主觀自取現象的追求和進入所至。當然如果能讓那些正在向唯物觀思想領地進行鑽研和探索的人們停下來,回頭看一看,他們肯定也會有同樣的發現(即對生命和生態的見識),因為他們所鑽研的東西,以及他們自身的存在,正是一個生命和整體的所屬,只是由於他們的偏見和偏向,才使他們忘記了客觀,脫離了整體。由於單純的唯物觀是一種片面的思想結論,所以它只能算是領域科學的一種認識,而決不能成為哲學的內容。)
十四對黑洞的發現與解迷
黑洞,是現代科學對宇宙中可能存在的一種隱性天體的猜測和構想,某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有一個質量極大的天體發生引力塌縮,體積縮到一定小的時候,這個天體形成的引力場會使它周圍的空間高度彎曲,形成一個閉合的球面。這樣一來這個天體的光和各種輻射都無法擺脫出去,而外界來的光和輻射也有去無回,那么我們在這個天體包圍圈的外面看,它就是一個黑的天體,人們把這種天體叫做黑洞。
黑洞的構想一出現,便引起了天文學界和許多愛好者們的極大關注和興趣,他們爭先恐後、絞盡腦汁、變著法地尋找黑洞、搜尋黑洞,但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那么在客觀中到底有沒有這種黑洞和黑洞現象呢?
“有。”
如果我們身在太陰之外看“太陽系胞”這個龐大的天體,那整個“太陽系胞”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這個黑洞裡面的各種光和輻射都被“系胞”積體的聚光效應和聚合(核)現象所收攏和匯聚形成太陽,外來的光和輻射也“有去無回”,被它的這種特性所俘獲,由於系胞積體的形狀和形態及其特有的聚縮或說“引力”效應造成了它周圍空間的高度彎曲,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球面即太陰(其實是系胞積體的正常外形)。我們如果身在其外看這樣的一種存在形勢,那它實質上就是一個巨大的黑色天體或說黑洞,如同夜晚我們頭上的天空,不過夜晚的天空是由無數的黑洞所組成。
說到這也可能有人會問:按照黑洞的理論不是說連光亮都被引住,毫無外泄嗎,而照你的說法我們豈不是可以從黑洞之外看見黑洞之中的太陽即星星了嗎,這怎么能夠得上是黑的、毫無外泄呢?
是的,星星是從黑洞裡發出的光亮,星星也就是黑洞深處的太陽。透過黑洞看星星,這正是黑洞面目的正常顯露,這屬透過黑洞現象對它另一面或說極端深處後另一種形勢的遙視。從這種觀望和遙視中,我們似呼看出了一個物極必反的道理和例子,即所謂星星或說太陽不過是一個黑洞深處的極端爆發,是物極必反後形成和爆發出的“白洞”,這屬事物達到一定程度或極限後的必然轉變和轉化,太陽或說星星(指恆星)與黑洞比較而論、更確切地叫法應是白洞,這樣的認識是站在黑洞之外、一個方面上、往黑洞裡面瞅,一眼將黑洞的看穿。
黑洞內的所謂“引力”和太陽這一質量極大形勢的形成,都是系(細)胞現象的必然產物。從太陰到太陽也是經過了系胞積體的連續和接替,經過了整體結構的過渡和轉變才得以實現的,如果沒有系(細)胞效應和系(細)胞形態、沒有逐漸加深和遞增過程,所謂質量極大,密度極大的太陽一點或所謂黑洞效應都是決不會形成的。單獨地看待恆星、尋思其“引力”,而忘掉了其它,忘掉了客觀整體的作用和存在事實,那是一種偏見、單見和劣見。
系胞是個完整的天體,在系胞中不但包含了太陽,而且還包含了太陽周圍和以外不斷應變的廣闊形空,一直到太陰,在系胞內它們都是一個連續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和一體。
所謂黑洞也就是從太陰到太陽之間的一段形體空間及其隱藏著的何其核心一點的收攏和聚縮現象及其相應的束縛力,當然這種收攏和聚縮現象及其束縛力也可以稱為和誤認為是一種“引力”。而太陽的出現則不屬於黑洞,它是一個黑洞深處極端後的爆發,是物極必反後的白洞,然而從太陽的出現和形成上,我們卻看出了太陽外圍一個黑洞現象及其形體的存在,如果沒有這種黑洞現象和黑洞形體即大範圍內的緊密收縮和聚攏現象及其束縛力,沒有從太陰到太陽之間整個形體結構的不斷過渡和轉變,太陽這質量極大、密度極大的一點是決不會、也不能形成的。因此也可以說系胞內除了太陽一點以外的整個形體空間,相對於太陽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或說是它的“塌縮部分”與“引力範圍”,而其中隱藏著的向其核心一點的收攏和聚縮現象(即束縛力)則正是黑洞內效應的表示,或說是“太陽特有引力”的表現,系胞的外圍形態即一個閉合球面的形像,也正是黑洞理論與其搜尋者們所求之不得的現實。(然而我們又不能不看到這種所謂“黑洞效應”和“太陽特有引力”以及所謂閉合球面的形成,實在不是由太陽或恆星所能發出和引起的,而是由細胞生態的整體結構和積體形勢所決定的,沒有細胞不用說“引力”、就連太陽本身也不會實現。所謂“引力”與其構想不過是站在細胞內的一個極端或說一頭、一點、一個方面上的認識和所想。)
如果我們有幸能跳出系胞之外去看其中的黑洞,比如夜晚我們抬頭觀看天上的星空,那無數的“太陽系胞”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而那每一顆恆星的外圍就是一個黑洞,我們不難看出它確實是一個黑的天體或說黑的穹窟。它本身的存在由於層次上的原因我們無法發現和認識,我們所能想像和目視的就是它那黑洞形的體和空,它本身的光和輻射我們根本無緣能見,或許根本就沒有擺脫出來,而被它的黑洞效應和形體所吸收和聚攏到其中一點,形成太陽,外來的光和輻射如其它星光的照耀以及銀河系胞所給予它們的光暈等也都有去無回,而被它們的這種特性所收攏和俘獲,在一個系胞內如果沒有太陽或說星星的顯露,那它無疑就是一個黑的天體、黑的穹窟、黑的洞穴或說黑洞。而太陽的顯露實際上已不屬於黑洞的範圍,它已超出了黑洞,是黑洞之外或說黑洞極端後的另一種顯示和存在現象,透過黑洞看星星這完全是正常的,因為黑洞是無形、無望的天體、它不應該、也不可能遮住它另一面的存在現象和另一種可見形態。再說任何一種形勢和“引力”在客觀中都是有其限度的,它只能吸收和消蝕那些在它的能力和度量範圍之內的較小形勢,而象太陽這樣與它同等、同量、同級別的存在和對稱並存的另一方,它是無論如何也不應和不能吸收和消隱得了的。所以說黑洞之中看星星是一種正常和正確的顯示,我們也正是在這種對稱並存式的連帶和顯示中,才發現和識破了太陽外圍一個黑洞穹體的存在,否則的話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真正認識和捕捉到黑洞。
系胞就是人們所要尋找的黑洞,系胞就包含有黑洞的內容,系胞也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天體,這是不容置疑的,除此而外你決找不出另外一個或一種黑洞。
當一個黑洞或說系胞內的天體聚攏和收縮到一定程度和極限後它將會怎樣呢,會不會象一些人所想像和希望的那樣永遠、一直、無限地朝著一個方向聚攏和塌縮下去、而成為全黑的、無底的黑洞呢?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去主觀想像、而應讓客觀事實來回答,客觀也早已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說明和解答。客觀是怎樣說明和解答的呢,只要我們往黑洞的深處和極端上一瞅就會一目了然,原來黑洞的極端是白洞,白洞也就是太陽,這是它唯一的出路和必然的轉變,也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蝕客(黑洞)在最後階段的自我敗露。
從一個巨大的系胞整體或說黑洞穹體聚攏和收縮到太陽這么一點可以說已經是一種極端了,以至於引起了核心處的聚變,而以完全相反的白洞形勢爆發出來,比這種極端現象還極端的存在有沒有呢,我說沒有了,但即便是有,它們也只能是太陽,只不過是比我們的太陽更大、更亮的太陽,(因為在客觀中可能存在著比我們的“太陽系胞”體積更大、範圍更廣的系胞,但它們的結果也只能是塑造出一個更大、更亮的太陽來,)因為達到了太陽的程度它就要進行轉變和轉化了,任何一個黑洞最終都是以太陽的形勢表現和表露出來,而使其得到自然的、應有的解決和解脫,沒有太陽的黑洞不能稱其為黑洞,單純的一種存在形勢是決不可能的,所謂吞掉一切、毫無外泄,連星光(即太陽光)都被引住,或是沒有轉變,永遠朝著一個方面無限地“引力下去”,“塌縮下去”,“密度下去”乃至成零、成空的那樣一種全黑式或無底式黑洞形像,那是人們往一個方面的無限加深和聯想,是主觀上的無限追求和想往,在客觀實際中是根本不可能的。黑洞的極端是白洞,白洞的極端是黑洞這種平衡轉變和同步存在現象是客觀的必然。單純地尋覓黑洞,尤其是單存地尋覓和尋思這樣的無底和無限黑洞,而丟掉了其它,忘呼所以,那是沒有看到事物間的連帶和轉化關係以及客觀整體中的相互制約與穩定因素,這樣的認識問題只能使我們進入一點論、一維觀和絕對化的無限與誤陷之中。
“黑洞是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來的”,所以象“太陽系胞”這樣的黑洞也只能是相對於我們而言的,是我們對上一層次細胞天體的一種抽象印象和盲視效應狀態下的描述。
當然也可以認為全宇宙就是一個黑洞,銀河系胞也是一個黑洞,太陽系胞還是一個黑洞,就連我們的地球也具有黑洞的性質,它們是不同層次的黑洞,我們就生活在這些黑洞之中。然而黑洞對於我們生命和生活的現實來說,它卻等於零,等於沒有,是我們永遠也無法體驗的,它只不過是一種生命之外的無稽之談,或說是對細胞生態的一種最抽象,最單調、最貧乏,最無謂和最遙遠的認識。
十五太陽中心的壓力和質量程度是不是比太陽外圍更大、更密一些呢?
如果是,那它有沒有可能成為和達到象“坍縮星”一類的程度呢?

答:由於系胞積體的聚縮效應,太陽中心所受到的“壓力”及其達到的質量程度是比太陽外圍更大、更密。然而,雖然太陽中心所受到的聚縮壓力及其形成的質量形勢比其外圍更大、更密,但“壓力”越大,形勢越緊迫的部位(如太陽中心),其產生的爆發力和反抗力也就越大,它所轉變、輻射和釋放出來的東西及其形勢也就越強、越猛,太陽外圍的質量和所受到的聚縮壓力似乎比太陽中心要小一些,但它的轉變和釋放程度也就相應小些,但不管多大多小,只要達到了轉變和釋放程度,它就會隨時隨地進行相應的轉變和釋放,而決不會有任何保留,真可謂大有大的釋放,小有小的釋放,這就使得太陽中心和外圍的實際質量形勢或說緊破程度都基本上保持和浮現在一個充許的極限轉換值上,但其溫度,變化和爆發的形勢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說太陽中心部位雖然壓力大,聚攏強、但其轉化、釋放乃至爆發的程度,也相應越強、越猛、越勢不可擋。這也就相應地改變和減輕了它極端處的極端現象,而使事物保持在一個存在的水平上,而決不可能出現象“坍縮星”那樣的存在形勢和向一個方面的無限壓倒,這也是客觀規律的必然所現。(真可謂大有大的平衡,小有小的平衡,整體有整體的平衡,個體有個體的平衡,平衡是客觀存在的基礎,沒有平衡一切都將喪失。)
當然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太陽外表,其實並不屬於真正的太陽部位,它只不過是太陽所發出的“烈焰”,或說釋放效應場,真正的太陽部位其質量和形勢都遠比我們看到的太陽外表要大和密得多多。
十六“超新星”是怎么回事?
“超新星”是怎么回事?用生態和系(細)胞觀念來說:當一個天體系(細)胞內空間壓力突然和極劇加重、加大時可導致其核心部位即太陽的極度爆發和閃耀,而形成超新星現象。造成系(細)胞內空間壓力突然和急劇加重、加大的原因有多種,如:一,突然受到外界或更高一層次上勢力的擠壓和逼迫(破)。二,系(細)胞本身的腫脹現象,即非正常的生理因素和現象。三,系(細)胞內部突發事件的產生,如極強形勢的爆破和突變等。但不管何種原因一旦解除根由超新星現象即可結束,因為所謂的超新星決不是客觀中的正常和普遍現象,而是一種意外的、突發的、短暫的和個別的形式和現象。
系(細)胞內極大壓力現實的形成及其所造成的超新星現象,似乎也從另一個方面、又一次地向我們說明不管多重、多大的天體壓力,也不會形成象坍縮星那樣的形勢和向一個方面的無限壓倒,而使客觀變成無、變成空、變成黑,客觀永遠是平衡的,不平衡的是我們狹隘、單調的思維和思想。
十七細(系)胞觀的集成
從一個細(系)胞的形勢觀念上,我們合理地解說了宇宙、太陽、黑洞等現象(當然還有前面和後面的一切),這是巧合嗎?是巧合,是巧奪天公的巧合,是與客觀相一致的巧合。如果沒有和不存在細(系)胞現象,那又怎么能產生和解釋得了這一切呢,可見細(系)胞現象和細(系)胞天體的真實存在及其作用和意義。
可以說凡是能用“引力說”和“爆炸說”解說的一切天文現象,用細(系)胞說和生態屬性說都能解說,而且更具客觀性、平恆性、完整性和鮮明性。
一些用“引力說”和“爆炸說”無法解釋的天文現象,如太陽是怎樣形成的、對黑洞的發現、宇宙空白區是怎么回事、“提丟斯——波得定測”產生的原因、宇宙間的運動現象和組織系統為什麼能夠形成乃至宇宙的產生等等等等都能夠得到統一的、可行的解答。
本文所闡述的細(系)胞及宇宙觀念是中國太極思維及其整體觀念的產物,也是中國哲學對現代哲學與現代科學所無法解決和認識問題的一次嘗試。陰陽觀的認識方法即平衡性與對稱性地發現和認識世界則是中國哲學的思維基礎,也是使我們能從單一片面的唯物或唯心式思想觀念中,從科學與神學對物質或意識的不斷深入和鑽研式思維中解脫出來的有效方法。

太極思想圖太極思想圖

.
謝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