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泡參

土泡參

土泡參是蒜葉婆羅門參,一年工二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圓柱狀,粗厚。莖粗壯不分枝或分枝,無毛或被柔毛。葉扁平,條狀披針形,基部寬大,半抱莖。頭狀花序大,單生莖頂,長5~8厘米;梗在頭狀藥序下明顯膨大,空心;總苞片1層,8個,少有5個;花全部舌狀,紅色或紅紫色,先端5齒裂。瘦果直,褐色工黃褐色,邊花瘦果有鱗片狀疣狀突起;果喙直伸,光滑,與果身等長,先端不擴大增粗;冠毛一層;污黃色;基部有一圈白色蛛絲狀柔毛。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異名:Tragopogon sinuatus Avé-Lall. Tragopogon sativus Gaterau Tragopogon australis Jord. Tragopogon porrifolius var. cupani (Guss.) Fiori

別名:婆羅門參土洋參西洋白牛蒡洋參

中藥套用

【藥 名】:土泡參

【來 源】:為被子科植物土泡參的葉和根。

【功 效】:健脾益氣。

【主 治】:用於體虛、食積。

【性味歸經】:甘,溫;脾、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2克。

【別 名】:蒜葉婆羅門參(《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綠芨、土洋參(《新華本草綱要》)、洋參、婆羅門參(《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動植物資源分布】:產於陝西、新疆、四川阿壩、雲南昆明等。

【考 證】:始載於《雲南藥用植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