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龍

團龍

團龍是龍紋的一種表現形式,以龍紋設於圓內,構成圓形的適合紋樣,稱為“團龍”。團龍圖案在明清兩代是等級最高的裝飾圖案,只能用於宮廷或皇家園林的建築裝飾。團龍是權勢、高貴、尊榮的象徵,又有攘除災難,帶來吉祥的寓意。

簡介

團龍是龍紋的一種,這一紋圖案將龍的體態處理為圓形。團龍圖案適應性強,同時又保持了龍的完整性,所以廣為套用。

團龍團龍

歷史淵源

的形體處理為圓形稱為團龍。它源於唐代,明清時運用較為普遍。“四團龍”、“八團龍”等團花定為當時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飾上有四個或八個團龍是最尊貴的。後來發展為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數量越來越多,使用範圍也放寬了,織錦、刺繡、陶瓷、建築、家具等裝飾上都有團龍,團龍適用性強,又保持了龍的完整性,裝飾味也很濃,運用十分廣泛。

表現形式

團龍的表現形式很豐富,有“坐龍團”、“升龍團”、“降龍團”等。團龍的圓邊還裝飾有水波、如意、草等圖紋,使團龍紋華麗而又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