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葉美登木

圓葉美登木

圓葉美登木( Maytenus orbiculatus C. Y. Wu),生長於海拔1100米乾燥石灰山上。產於雲南(新平、石屏)。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種拉丁名:Maytenus orbiculatus C. Y. Wu
科中文名: 衛矛科
圓葉美登木圓葉美登木

科拉丁名:Celastraceae
屬中文名:美登木屬
屬拉丁名:Maytenus
國內分布:產於雲南(新平、石屏)。
海 拔:1100
中國植物志:45(3):134

分布

分布於雲南(石屏、新平)

藥理

(1)經體外實驗對人鼻咽癌KB細胞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美登木素並有直接殺死癌細胞的作用。
(2)衛矛醇對小鼠白血病L-1210、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大鼠瓦克癌W-256、吉田肉瘤、吉田腹水癌等動物腫瘤均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對小鼠或腦室膜細胞瘤的作用尤為突出,生命延長率大於440%。用二去水衛矛醇1.2毫克/公斤給實驗動物作腹腔注射,對大鼠瓦克癌W-256的抑制率為97.2%,對小鼠肉瘤S-180和S-37的抑制率分別為43.2%和41.2%。
(3)有毒副作用能顯著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血紅蛋白降低,紅白細胞減少,對消化系統有退行性病變及肝腎功能不良。
【藥性】 苦、辛、寒。歸肝、脾經。
【藥效】 敗毒抗癌、破淤消腫。
【藥用】 (1)腫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肝癌 美登木60克,半枝蓮、白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 水煎3次分服,日1劑。能使症狀好轉,腫塊縮小,超音波。同位素掃描和甲胎蛋白檢測均轉陰性,延長生存期。白血病 美登木片(甲醇提取物每片含20毫克)每服2~4片,日3次。如無副反應,可適當增量。繼續服用,能使症狀完全緩解。宜於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2)破淤消腫,用於淤結腫脹:臍腹堅腫 美登木、當歸(炒)、紅花各30克 為末,每服9克,用酒30克,加水煎減半,食前溫服。
【藥量】 煎劑:30~60克(酒劑同)。片劑:2毫克,6~12片(用醇提取物)。外用:適量。
藥材基源:為衛矛科植物滇南美登木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ytenus austroyuaneis S.J.Pei et Y.H.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切段曬乾

發現過程

對於癌症,由於極度恐懼的心理,許多人已是“談癌色變”。在人類繁衍生息的歷史長河中,癌症不知奪去了多少人寶貴的生命。當今醫學界在治療癌症方面雖時有振奮人心的訊息傳出,但似乎並沒有阻止住癌症這隻“猛虎”對人類的瘋狂肆虐。攻克癌症,這是無數的醫學科技工作者為之奮鬥的目標。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歷史年鑑中,為降服癌症這隻“猛虎”,曾寫下過光輝的一頁!
上個世紀70年代初,美國從非洲一種名為齒葉美登木植物身上找到了一種抗癌物質,這信息深深觸動了植物園的科技工作者。通過查閱有關資料,證實了西雙版納也生長有近緣植物。正當此時,衛生部通過電話也傳來了中央的指示,要查一查中國是否有非洲的那種美登木,而且很快派專人來到植物園。寶貴的信息,中央的指示,猶如給植物園的科技工作者注入了一支興奮劑。肩負著神聖的使命,艱苦的查找工作在密林之中拉開。在“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情況下,科技工作者終於在河谷兩岸密林的下層找到了美登木。實際上,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人們很早以前就用其根、莖、葉搗碎泡酒治療跌打損傷。
美登木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為衛矛科美登木屬植物。全球共有美登木屬植物225種,分布於亞洲、非洲和美洲熱帶。我國雲南省有7種之多。在西雙版納、臨滄、德宏等地州境內,海拔400—1300米的熱帶河谷兩側,山地常綠林下,石山叢林中,河流小溪沿崖均有多處發現。美登木比較喜歡蔭濕的環境,在陽坡無蔭蔽處很少生長,但在雨林密閉,不見天日之地也很難見到。

衛矛目百科

衛矛目(Celastrales)屬於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顯花植物的一目,屬木蘭綱(Magnoliopsida),或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12科,147屬,約2,000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