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借貸理論

國際借貸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是由英國學者葛遜(George Goschen)於1861年提出的。亦稱國際收支說或外匯供求說。

核心觀點

國際借貸理論的核心觀點
國際借貸理論認為國際間的商品勞務進出口、資本輸出入以及其他形式的國際收支活動會引起國際借貸的發生,國際借貸又引起外匯供求的變動,進而引起外匯匯率的變動。因而國際借貸關係是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國際借貸理論認為只有流動接待相等時,外匯供給也相等,外匯匯率保持穩定;當流動債權大於流動債務時,外匯供大於求,外匯匯率下跌;當流動債權小於流動債務時,外匯供小於求,外匯匯率上升。在一定時期內,如果一國國際收支中對外收入增加,對外支出減少,對外債權超過對外債務,則形成國際借貸出超;反之,對外債務超過對外債權,則形成國際借貸入超。
借貸按流動性強弱可分為固定借貸與流動借貸。只有流動借貸才對外匯供求進而對匯率產生影響。物價水平、黃金存量、信用關係和利率水平等也都會對匯率產生影響,但它們都是次要因素。
凱恩斯學派從國民收入與支出的一般均衡方面考察匯率變動,認為國民總產值的增長會使國民收入支出增加,支出增加又會導致國際收支逆差,使本幣對外貶值;相反,縮減國內消費與投資,會改善國際收支,使本幣對外升值。縮減國內消費與投資就是減少國內“吸收”,減少外匯需求。
凱恩斯學派認為貨幣對外貶值會引起進出口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從而有利於改善國際收支,而國際收支的改善又會形成新的均衡匯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