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定位儀

四輪定位儀

四輪定位儀有前束尺和光學水準定位儀、拉線定位儀、CCD定位儀、雷射定位儀、和3D影像定位儀等幾種。其中3D、CCD和雷射產品是目前市場上的三大主流產品,3D產品是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四輪定位,測量方式先進、測量時間僅為傳統定位儀的五分之一,已漸漸進入成熟階段,2010年將是3D四輪定位儀元年。

基本信息

定義

汽車四輪定位儀是用於檢測汽車車輪定位參數,並與原廠設計參數進行對比,指導使用者對車輪定位參

四輪定位儀四輪定位儀
數進行相應調整,使其符合原設計要求,以達到理想的汽車行駛性能,即操縱輕便、行駛穩定可靠、減少輪胎偏磨損的精密測量儀器。
市場上主要產品還是CCD為核心技術的產品,如萬力開極先鋒智慧型四輪定位儀。CCD汽車四輪定位儀是數據採集部分為四個測量探頭。測量探頭中的感測器(CCD)分別感應與其相對的測量探頭上的紅外發射管的光線坐標,經無線發射器傳輸到機櫃中的無線接收器,再經工控機中的COM口傳輸到電腦主機,進行運算與處理。由於CCD感測器反映了其自身與相對應的測量探頭上的紅外發射管的相互關係,而測量探頭通過四個輪夾與汽車輪輞相連,所以通過8個CCD感測器可以測量出四個輪輞的相互關係,從而確定車輪的定位參數;8個CCD感測器形成一個封閉的四邊形,可實現車輛的四輪定位測量。在實際套用中,4個測量探頭上的8個CCD感測器,其鏡頭前面都裝有濾光片,以消除可見光對紅外發射二極體亮點圖像的干擾。
數據處理部分為四輪定位儀主機,主要包括一套計算機系統、電源系統及接口系統。其作用是實現用戶對四輪定位儀的指令操作,對感測器的圖像數據進行採集、處理,並與原廠設計參數一起顯示出來,同時指導用戶對汽車進行調整,最後列印出相應的報表。

發展歷史

Karl Benz兄弟在1885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車
百斯巴特(Beissbarth) 1899年成立。
1955年, Hunter開發了第一個利用光學定位的Lite-A-Line。
1969年, Hunter開發了第一個計算機定位系統.F60/70 Compute-A-Line 。
1991年, 百斯巴特(Beissbarth)開發了第一個運用CCD技術的microline 4000定位儀。
2011年,深圳萬力開開發了不受環境干擾採用ZIGbee無線通訊技術自動選頻的智慧型定位儀。

技術分類

按通訊方式:有線通訊、紅外無線通訊、射頻無線通訊 433mhz、藍牙無線通訊、ZigBee無線通訊;
按測量方式:拉線式角位移感測器+重力錘式傾角儀、拉線式角位移感測器+電子式傾角感測器、雷射與光電接收板+電子式傾角感測器、紅外與PSD+電子式傾角感測器、紅外與CCD+電子式傾角感測器、紅外與CMOS圖像感測器、3D技術(採用面陣CCD

技術前瞻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3D四輪定位儀,和萬力開科技開發的不受環境干擾自動選頻的智慧型四輪定位儀。普通3D測量方式、智慧型通過式、無接觸測量等將是四輪定位儀發展趨勢,將來汽車四輪定位測量將更加簡單、快速、準確。

基本信息

四輪定位的分類及主流廠家:
進口3D產品廠家:傑奔、亨特;
國產3D產品廠家:深圳米勒、煙臺海義、海德三雄、 上海一成、廣州黑豹、廣州萬達、天津澳利、青島金華、北京廣達、珠海領航等家豪取高端市場;
CCD產品廠家:包括百斯巴斯、煙臺海義、上海一成、深圳元征、深圳萬力開、珠海戰神、營口大力等占據中、低端部分市場。
PSD和雷射產品逐步進入升級換代期。
四輪定位儀用於測試汽車的車輪定位參數,並與原廠的設計參數進行對比,指導使用者對車輪定位參數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符合原設計要求,已達到理想的汽車行駛性能,即操縱輕便,行駛穩定可靠,並減少輪胎的偏磨損。可對汽車的主要四輪定位參數,包括外傾角(CAMBER),後傾角,(Caster),前束(Toe-in),內傾角(SAI)等進行測量和調整。

四輪定位儀主要由:定位儀主機及必要附屬檔案組成。
定位儀主機由:
①機箱(大機箱帶後視鏡);
②電腦主機(含顯示器、印表機);
③四個機頭(定位感測器);
④通訊系統;
⑤充電系統;
⑥總供電系統共六部分組成。
必要的附屬檔案由:
①方向盤固定器;
②剎車固定器;
③轉角盤及;
④夾具共四部分組成。
要很好的完成定位調車工作用戶還應自行配備必要的工具如:各種型號的開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接桿、快速扳手、扭力桿、鉗子、螺絲刀、氣動扳手(小風炮)、拉桿球頭拆裝器、外傾角校正器以及各種型號的調整墊片和調整螺栓等。

四輪定位儀組成

四輪定位儀主要由:定位儀主機及必要附屬檔案組成。
定位儀主機由:
①機箱(大機箱帶後視鏡);
電腦主機(含顯示器、印表機);
③四個機頭(定位感測器);
④通訊系統;
⑤充電系統
⑥總供電系統共六部分組成。
必要的附屬檔案由:
①方向盤固定器;
②剎車固定器;
③轉角盤及;
④夾具共四部分組成。
要很好的完成定位調車工作用戶還應自行配備必要的工具如:各種型號的開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接桿、快速扳手、扭力桿、鉗子螺絲刀、氣動扳手(小風炮)、拉桿球頭拆裝器、外傾角校正器以及各種型號的調整墊片和調整螺栓等。

四輪定位儀的作用

l 增加行駛安全;
l 減少輪胎磨損;
l 保持直行時轉向盤正直,維持直線行車;
l 轉向後轉向盤自動歸正;
l 增加駕駛控制感;
l 減少燃燒消耗;
l 減低懸掛部件耗損。

四輪定位儀操作規程

1、定位前車輛檢查

(1)檢查車輛懸掛裝置、車輪軸承、轉向系統等沒有不允許存在的間隙和損壞。
(2)一個車轎上的輪胎胎紋深度最多允差2mm。輪胎充氣壓力合乎規定。
(3)車輛裝備為全裝置重量。
2、定位要求
(1)將車輛安置在定痊舉升器上,車輛應倒入舉入器。車輛中心與舉升器和轉盤中心重合。
(2)檢查、必要時更改車輛規格。
(3)應嚴格按定位儀顯示步驟進行操作,不允許省略。如應按要求作車輪偏差補償和輪胎檢測。輪胎檢測的有關內容應按要求輸入儀器。
(4)各輪定位參數(前束、外傾角)的調整應符合各車型“維修手冊”的要求,對檢測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均應進行調整(原車不能調整的除外)。
(5)各定位參數的調整方法應符合各車型“維修手冊”的要求。
(6)定位結果應予以保存和列印。

大車四輪定位儀

以數據盒測量車輪外傾角,以數據盒配轉盤測量主銷後傾角和主銷內傾角,以雷射器及特製的有效放大尺寸刻度的標桿及標尺來測量車輪前束(或負前束)及前後車間的幾何關係。其中車輪外傾,主銷內傾角,主銷後傾角的讀數解析度6`,測量誤差不大於±3`,車輪轉向角讀數解析度為6`,測量誤差亦不大於±6`,而前束系運用射線放大原理以雷射器測量,故測量準確,從而為車輪定位參數提供了可靠的測量手段,為車輪,特別是轉向輪的正確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又因儀器不需要安裝,占地面積小。攜帶方便,因此給您帶動來了極大的方便性。

四輪定位儀的種類

一、雷射:
雷射是一種新型光源,它是作為測量系統的光源套用於四輪定位儀,由於雷射都是以垂直的直線輸出的,因此決定了雷射產品束度的測量範圍較窄,無補償且需人工計算推力線,其測量精度低,檢測速度慢。因光點與刻度的關係,存在人為誤差,而且雷射很容易受外界干擾,因此用雷射做光源套用於四輪定位儀並不理想。
眾所周知,雷射對人眼視力有一定傷害,所以UL、CE等安全認證很難通過,歐美日本早已淘汰,只是在中國和部分東南亞國家還局部存在。
二、PSD:
PSD又稱光電位置感測器。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外國四輪定位都不使用,只有韓國的機器在大量使用,它的工作原理是:當PSD的受光面某一位置存在光照的情況下,其輸出電流會有相應變化,從而可以得到光照位置,它是一種模擬(DC/AC轉換,會有數據丟失)器件。雖然通過使用一些特殊的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但從原理上限制它只能測量單一光點卻是改變不了的。PSD只能使用在工業環境裡,就是說PSD的溫度漂移嚴重並且受環境光線的影響。溫度變化可以使其輸出的零位變化幾十毫伏,光線的影響使系統取值不穩定,這兩項疊加在一起,便使PSD失去了測量精度和設備穩定性,這點是PSD的殺手(測不準,重複性差)。
三、CCD:
CCD是一種半導體數字元器件(又稱光電藕合器件),它分為線陣CCD和面陣CCD兩種。它是20世紀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新型半導體集成光電器件,它是在一塊矽面上集成了數千個各自獨立的光敏元,當光照射到光敏面上時,受光光敏元將聚集光電子,通過移位的方式,將光量輸出,產生光位置和光強的信息,因此CCD具有測量精度高(0.05度以內)、無溫度係數、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使用CCD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其他所有的技術都有各種各樣的使用上的限制,比如不能在光線複雜的地方使用、不能有強電磁場、溫度不能有太大的變化等等,而這些都是普通的修車車間的典型環境。那些不能開門,不能開窗,早晨涼快測量的數據和中午天熱測量就不同,不能有大的電機在附近的要求,對於四輪定位來說,實在是有點過分。因此歐美國家生產的四輪定位儀均採用CCD技術,如戰車、百事霸、戰神等,這也足以說明CCD產品的優勢。 四、3D:
3D測量方式是採用圖像識別技術,用CCD數位相機採集裝在車輪反光板上的圖像信息,以測量出車輪的相對精度,人工推動車輪前後移動,由CCD攝像頭採集信息,求出其坐標和角度。這是一種相當先進的測量方式,目前歐美常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