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

四更

四更是漢語辭彙,拼音sìgēng,指晨一時至三時。出自唐杜甫《月》詩。

基本信息

釋義

古代夜間記時五更中的第四時間段,相當於現在台北時間凌晨一時至三時。

出處

四更四更

唐朝杜甫《月》詩:“四更山吐,殘夜水明樓。”

陸游《除夜雪》詩:“北風吹動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當代陳志歲《立日早起》詩:“連年抗病費精神,藥草丸蟲駐瘦身。四更不寐穿衣起,但願時春體也春。”

四更在丑時,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名雞鳴,又名荒雞,在古代夜間五更分時法中屬丁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