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縣城]

嘉陵[縣城]
嘉陵[縣城]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嘉陵區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位於嘉陵江西岸,嘉陵區是國務院1993年9月批准成立的縣級行政區。北靠順慶區,南鄰武勝縣,西接西充縣、蓬溪縣,東連高坪區,並與成都、重慶形成一個兩小時經濟發展圈。嘉陵區轄6個街道、20鎮、20鄉,幅員面積1278平方公里;總人口70萬(2013年)。嘉陵區,是國家重要柑桔生產基地、商品糧基地蠶桑生產基地;國家重點扶持貧困區,南充旅遊勝地,發展中的工業新區。

基本信息

嘉陵區是國務院1993年9月批准成立的縣級行政區,總人口68萬,幅員面積1278平方公里。國道212線、318線在

嘉陵嘉陵
區內交匯,成南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基本概況

嘉陵嘉陵
嘉陵區於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處東經105°45′-106°00′,北緯30°27′—30°52′之間,北靠順慶區,南鄰武勝縣,西接西充縣、蓬溪縣,東連高坪區,距離川東北經濟文化中心的南充市僅3公里,並同成都、重慶形成一個兩小時經濟發展圈。嘉陵區城火花鎮,地勢平坦,交通方便,現有常住人口4萬餘人。城市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現已開發3.5平方公里,是南充市人民政府確立的工業發展重點區域。區內1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已經成為對外開放、投資創業的熱土。嘉陵區是農業大區,盛產水稻、玉米、紅薯、花生、油萊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三高”農業開發迅速,蠶絲、水果、草食牲畜、瘦肉型生豬和優質水果、商品蔬菜等基地建設起步良好,產量大,品質優、現區內工業初具規模,繅絲、織綢、印染、服裝、針織、機械等企業已定點成型,食品、糧油、汽配等商業和工業企業已經起步,鄉鎮企業方興未艾。

嘉陵區境內山清水秀,風光如畫,名勝古蹟眾多。其中,建於明代正德十年的七寶寺歷經300多年,仍然保持著較為完整的建築原貌;清代乾隆年間的田壩會館、江西會館遺址猶存;豬山公園景觀獨特,太和白鷺遠近聞名;休閒觀光樂園鳳埡山風光令人流連忘返。自然地理主要河流有嘉陵江,曲水河,吉安河,桓子河。嘉陵江全長1119公里,流域面積159710平方公里,是長江支流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嘉陵江主流在合川縣匯合了涪江(嘉陵江左邊)、渠江(嘉陵江右邊)及小安溪,水系遍及川東北地區,構成巨大的扇形向心河網。嘉陵江流經四川盆地中,最大特色是曲流發育,次級支流分叉明晰,屬典型的樹枝狀水系,東西基本對稱,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就有17條,如東河、西河、白龍江及涪江、渠江等。嘉陵區於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處東經105°45′-106°00′,北緯30°27′—30°52′之間,北靠順慶區,南鄰武勝縣,西接西充縣、蓬溪縣,東連高坪區。區內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由東向西,自北而南依次為低山、丘陵、深丘帶壩地貌,沿西南成帶狀分布。大地構造單元完整,地殼較穩定。

嘉陵是農業大區,農業以種養業為主,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主產大米,小麥,玉米,紅苕,花生等,是全國重點柑橘生態基地和全國商品糧蠶商品基地之一。畜牧也較為發達,主產生,山羊,肉牛,,鴨,兔,等,是國家肉型生豬基地,主要農副產品有蠶繭,冬菜,柑桔等。主要名特產:蠶繭、棉花、油菜、菸葉、花生。主要河流有嘉陵江,曲水河,吉安河,桓子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7220.8萬立方米,天然地下資源2629.8萬立方米。

風土人情

桃花節是木老鄉根據自身的旅遊優勢——滿山遍野的桃花在每年3月舉辦的旅遊節、現已成功地舉辦了三屆。據2002年的統計,吸引了近40萬遊客,實現旅遊收入400多萬元。

木老鄉自1994年以來,致力于山區立體生態農業的開發:在山腳及房屋周圍栽梨樹,在山腰種枇杷,在山上種桃

嘉陵嘉陵
樹,在山頂進行退耕還林。在果樹品種的引進上堅持“質量第一、優品至上”的原則,先後引進了春雷、大久寶、北京26、北京27、北京28等優質桃樹品種;大五星、77—1、洞庭等枇杷品種;金花梨、豐水梨等梨樹。現已栽種各類果樹2500餘畝。在發展水果產業的同時,積極帶動、促成旅遊業的興起。現已發展“農家樂”140戶,農民們利用自己的住房為遊客提供餐飲、娛樂的場所;魚塘則成了遊人們垂鉤的理想之地;遊客也可以三五成群地坐在桃花下喝茶、談天,好一幅“人在花中游、花在人叢開”的春遊圖。除了自身的發展他們還成功地引進了南充“維新”和“綠洲”兩大企業在園區內創辦了接待中心與生態園。木老人在辦好的同時,又在每年的4月舉辦“品果節”。

木老人的辛勤與智慧正如閻才先先生在詩中寫道:木老人勤春來早,桃紅杏白盪東風。荒山禿嶺育花果,生物工程治貧窮。年年舉辦桃花節,生態旅遊效益宏。春早雲低煙籠闊,桃花帶雨色更紅。桃花笑迎四方客,冒雨觀花興正濃。車如流水人如海,男女老少桃林中。錄音錄像忙不息,桃園效應情意隆。過去,貧窮的嘉陵山鄉,根本談不上什麼文化生活,人們在繁忙的農業生產勞動之餘,尤在每逢節日慶典的夜晚,總想尋點樂趣,豐富一下生活。那時,沒有電影,雖然有些地方組織起大戲班子,但表演人員和道具都很多,必須在有戲台的地方才方便演出。所以,當時只有特別興旺的宗族和幫會,才於祠堂或會館修建戲台,滿足鄉親(本族、本會和鄉鄰)的需要。在那些邊遠的山區,實在沒有這個福分了。於是,有個別愛好者和藝人,就去鄰近的縣城拜師學習那種既受鄉農喜愛、在道具上又靈活得能走鄉串戶表演的小型樂藝。聽老人們講,清初就有人開始跳喜樂神(即燈戲)這種樂藝了。溯源燈戲,來自古時候巴國人攤戲,隨巴子國遷川北閬中,傳入嘉陵江流域民間。它繼承了巴渝舞的

嘉陵嘉陵
遺風。明清時發展至頂峰。它吸取了昆、高、胡、彈腔以及大量的民間藝術和雜技藝術,形成了明快、幽默、誇張的獨特風格,表演隨和變幻,光彩新鮮。燈戲有歌有舞,戲中有戲,節目以喜劇、鬧劇、笑劇為主,演技以提燈歡跳為主,內容多為謳歌正文,鞭撻醜惡。所以農村人叫它做跳喜樂神。藝人們的口頭禪是:無跳不成燈(戲的意思)。燈戲的演出一般是在山鄉寂靜的夜晚,通常在場地上高掛一盞主燈(較大的燈),再於四角掛置畫著花、鳥、人物、走獸的彩燈。常演的節目有:《請長年》、《借親配》、《劉海戲金蟾》、《竹籃記》、《李龍打店》、《李達打更》、《撥燈》、《親家母上轎》、《訪友》、《報假喜》………解放後,又新編劇目有:《么妹嫁給誰》、《包公照鏡子》、《搭車》、《獻雞》、 《城隍會》等等,每位演員提著各式各樣的宮燈或跳、或舞、口唱各自扮演角色的小曲,有的粗獷生動,有的詼諧滑稽,有的妙趣橫生,有的雅俗兼備。其唱詞樸實健康、通俗易懂。其唱腔時而高亢悠揚,時而豪邁奔放,見物唱物,見人唱人,風趣別致。伴奏有鑼、鼓、二胡等,真的是聲、色俱佳,深受山鄉人民喜愛。所以,老百姓又叫它“壩壩戲”。

秧歌,是我國人民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流行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它是農民在插秧時的一種歌詠活動,起源於農業生產勞動。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說: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裡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現,後來發展成舞蹈和戲劇表演的形式,並流行於我國南北各地。逐步演變成燈會、年節中必須表演的習俗。初,北京正月到處都有“秧歌小隊鬧春陽”,圍觀的人摩肩接踵,婦女們連頭上的金釵都被擠掉了,達到盛況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燈節,每夕各坊市都必須伴唱秧歌。《柳邊紀略》中記載了當時黑龍江邊緣地區的元宵節,人們組織起秧歌隊,伴以鑼鼓,“舞畢乃歌,歌畢乃舞”,通宵達旦。然而,嘉陵區地處淺丘,農

嘉陵嘉陵
民插秧時節的農活十分繁重,人們不可能在栽秧現場扭秧歌。所以,這種男女老少都喜愛的活動,只有在逢年過凶等喜慶的日子裡,由組織起的秧歌隊來進行。秧歌隊的表演,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綢等道具,踩著鑼鼓點,口中唱著當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詞,步履輕盈,邊扭邊舞。二是走場,一般開始和結束時為大場,中間穿插為小場。大場是邊走邊舞的各種隊形組合的大型集體舞,表演出“龍擺尾”、“雙過街”、“九連環”等各種圖案的舞蹈。小場是由兩三人表演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如“劉海英戲金蟾”、“車么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婦”等。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間傳說、歷史故事中的各種人物,類型有文武公子、少婦、醜婆、貨郎、漁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隨著嗩吶、鑼鼓聲,由歌手演唱當地的民間歌謠。秧歌隊的人數可多可少,少則幾人,多則八、九十人。既可以統一表演一個大型節目,也可以分別表演各自準備的小節目。秧歌隊的領頭叫“傘頭”,是這支秧歌隊的總指揮。他手持一把傘邊舞邊唱,象徵著風調雨順。他唱的內容基本上是即興發揮,也有當地民間小調。他後面跟著裝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類的各種人物,走出各種隊形。走鑼鼓嗩吶的伴奏下,邊扭邊舞。那些動作詼諧有趣、樸實可愛,具有廣泛的娛樂性和民眾性,很受人民大眾的歡迎。

扭秧歌的類型可劃分為“地秧歌”。踩著高蹺表演的叫“高蹺秧歌”。由於受川北地域條件影響,嘉陵區大都以表演“地秧歌”為主。“地秧歌”的難度不大,動作簡單,詼諧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體力,還可以通過這種娛樂活動舒松筋骨。所以,扭秧歌很適應于山區不同年齡的人參與。過去嘉陵區人民大多數都可以在閒時扭幾步。逢年過節,只要一聽秧歌隊來了,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跟著扭起來。現在,扭秧歌這一民間舞蹈,已成為節日遊行的必演節目。它不但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也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吉祥。

經濟概況

【農業】農業基礎堅實,經濟形勢很好。嘉陵現有耕地63萬畝,隨著“兩高一優”農業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保證糧食穩產增產的同時,面向市場發展畜牧、蠶桑、水果、水產、蔬菜等八大生產基地,成為全國商品糧、瘦肉型生豬、全省蠶桑、優質水果、全市商品羊、蔬菜基地縣(區)。

嘉陵嘉陵
【工業】工業門類齊全,發展實力雄厚。現已形成機械、化工、紡織、建築建材、食品、輕工、絲綢等七大工業門類,大批部優、省優等名牌產品享譽中外,供不應求。嘉陵,投資環境寬鬆,投資政策優越。全區上下視民營經濟為嘉陵最有希望的新經濟增長點,區委、區政府出台了發展民營經濟的優惠政策,領導幹部親自過問,身體力行抓發展,相關部門服從大局,密切配合促發展;廣大民眾聽從指揮,鼎力支持保發展,使民營經濟在該區得到超常規發展。建區以來,全區已發展民營企業160多戶,個體工商戶100000多戶,稅收占全區財稅收入的三分之一。

【潛力】發展潛力巨大。南充市工業集中區建在嘉陵,、氣等配套設施完善,建有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工業經濟已初步形成化工、建材、食品、絲綢、汽配五大支柱產業,有規模企業36戶。農業資源豐富,建成了蠶桑、水果、畜禽、蔬菜、水產五大基地,鳳埡山農業生態示範園被譽為“具有四川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的一面旗幟。”由德力西等四大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的南充光彩大市場落戶嘉陵,帶動了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

歷史沿革

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3]96號):撤銷南充地區、南充市、南充縣,設立地級南充市。市人民政

嘉陵嘉陵
府駐順慶區。南充市設立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嘉陵區轄金寶、里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羊、金鳳、曲水、李渡、吉安、安福12個鎮和三會、太和、禮樂、大興、一立、龍嶺、木老、世陽、鹽溪、火花、文峰11個鄉,嘉陵區人民政府駐火花鄉。

2000年,嘉陵區轄18個鎮、30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62518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火花鎮37552曲水鎮15284李渡鎮18251吉安鎮17573龍嶺鎮18689金風鎮15641安福鎮18074安平鎮16488世陽鎮22479大通鎮12538一立鎮16016龍蟠鎮17671里壩鎮11345集風鎮11845金寶鎮13072三會鎮9748西興鎮11968雙桂鎮15003文峰鄉13389河西鄉10148移山鄉11191木老鄉8383大樹鄉5802新場鄉11766羊口鄉9140土門鄉12440臨江鄉15737雙店鄉15483和平鄉9504自家鄉13005華興鄉16289大同鄉10578巨石鄉12783鹽溪鄉11177橋龍鄉7353龍池鄉9994天星鄉8027大觀鄉8922大興鄉14344新廟鄉9048桃園鄉10255太和鄉8003龍泉鄉11060晏家鄉9212積善鄉11205八角鄉11013石樓鄉8674禮樂鄉12023 2004年,嘉陵區轄21個鎮(火花、金寶、里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平、金鳳、曲水、李渡、吉安、安福、集鳳、三會、龍嶺、一立、世陽、晏家、文峰、龍泉)、27個鄉(太和、禮樂、大興、木老、鹽溪、移山、土門、白家、天星、大觀、新廟、桃園、雙店、積善、華興、大同、橋龍、龍池、八角、石樓、大樹、河西、羊口、新場、臨江、和平、巨石)。

2005年8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27號)批准同意嘉陵區八角鄉更名為花園鄉,鄉政府駐地從燁尖溝村1組遷至樺尖溝村10組。2005年,嘉陵區轄21個鎮、27個鄉:火花鎮、曲水鎮、李渡鎮、吉安鎮、龍嶺鎮、金鳳鎮、安平鎮、世陽鎮、大通鎮、一立鎮、龍蟠鎮、里壩鎮、集鳳鎮、金寶鎮、三會鎮、西興鎮、雙桂鎮、文峰鎮、晏家鎮、龍泉鎮、河西鄉、移山鄉、木老鄉、大樹鄉、新場鄉、羊口鄉、土門鄉、臨江鄉、雙店鄉、和平鄉、白家鄉、華興鄉、大同鄉、巨石鄉、鹽溪鄉、橋龍鄉、龍池鄉、天星鄉、大觀鄉、大興鄉、新廟鄉、桃園鄉、太和鄉、積善鄉、花園鄉、石樓鄉、禮樂鄉。

2006年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30號)批准:同意南充市嘉陵區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和南充市

嘉陵嘉陵
嘉陵區與高坪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南充市嘉陵區轄42個鄉鎮。具體批覆如下:一、撤銷李渡、金鳳、安平、大通、龍蟠、金寶、西興、火花8個工作委員會,由南充市自行發文。二、撤銷火花鎮和羊口、和平、巨石、龍池、大樹5個鄉。三、擴大6個鄉鎮的行政區域。將原羊口鄉的土地梁、會龍橋、羊口、張家橋、棗埡寺5個村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李渡鎮。李渡鎮人民政府駐龍頭橋村。將原羊口鄉的寶山、樓房溝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河西鄉。河西鄉人民政府駐魯家梁村。將原和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金鳳鎮。金鳳鎮人民政府駐流溪寺村。將原巨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安平鎮。安平鎮人民政府駐茶盤寺村。將原龍池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大通鎮。大通鎮人民政府駐陳灘子村。將原大樹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木老鄉。木老鄉人民政府駐唐家咀村。四、原火花鎮所屬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由南充市按照規定程式自行批覆。五、同意調整南充市高坪區和嘉陵區之間的部分行政區域。將南充市高坪區青居鎮聯工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嘉陵區文峰鎮管轄;將南充市高坪區溪頭鄉江中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嘉陵區河西鄉管轄。行政區劃嘉陵區於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處東經105°45′-106°00′,北緯30°27′—30°52′之間,北靠順慶區,南鄰武勝縣,西接西充縣、蓬溪縣,東連高坪區。JialingQu511304637500區人民政府駐都尉路嘉陵區轄21個鎮(火花、金寶、里壩、龍蟠、雙桂、西興、大通、安平、金鳳、曲水、李渡、吉安、集鳳、三會、龍嶺、一立、世陽、晏家、文峰、龍泉)、27個鄉(太和、禮樂、大興、木老、鹽溪、移山、土門、白家、天星、大觀、新廟、桃園、雙店、積善、華興、大同、橋龍、龍池、花園、石樓、大樹、河西、羊口、新場、臨江、和平、巨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