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毒

嗔毒

違忿之心。名之為嗔。

嗔毒嗔毒
違忿之心。名之為嗔。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即是嗔毒。歷欲界五行下。即有五嗔使。並是嗔毒。數人義上二界無嗔也

內容

違忿之心。名之為嗔。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即是嗔毒。歷欲界五行下。即有五嗔使。並是嗔毒。數人義上二界無嗔也。

典故

佛陀時代有一個國王,他瞋恨心很重。在歸依佛陀後不久就死了,死後不久,他的婢女在他旁邊做出一些令他很生氣的舉動,而他的生氣也導致他變成一條蛇從屍體的鼻孔鑽出來,旁人一見,大吃一驚。這時候幫他念經的出家人便朝著那蛇大罵,罵他動了瞋心才會墜入蛇身,蛇聽了很慚愧的呆在一旁不動,不吃不喝過了七天之後,就死了,死後就投身到天界。因此當一個人的瞋恨心已養成習氣之後,這就是一股業力的形成,那么當這業力現前時,就會令到他轉成蛇身或其他瞋恨心很重並且帶毒的眾生,瞋心就是毒。就好比一個人在起瞋恨心時,他就會開口傷人,這就是嘴噴毒,凡是給他傷害到的就介被毒液傷到一般,會很痛苦。因此,當一個人無法把三毒背後的那份執著放掉,他肯定生生世世受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