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 ”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

古劍奇譚七把凶劍之一

在經典國產單機RPG遊戲古劍奇譚》中為上古七把凶劍之一的“金”劍。上古七把凶劍分別為:絕雲彗蝕、不嗔、長目煌滅大矩焚寂

釋義

嗔,貪嗔痴慢疑五毒之一。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為嗔?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成唯識論》中則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痴一起被稱為“三毒”。
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佛教認為修定,是對於內心的專注和耐心的培養,可以對治過分的暴躁和沒有耐心引起的嗔恨,做到無嗔,
不嗔源於“被辱不嗔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會說:“這口氣我忍不下!”為什麼忍不下呢?“因為我被人欺負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講道理。”大多是這些問題讓人忍不下這口氣。
所以不嗔的意思是不憎恨,不埋怨,對眾生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都以一個平常心對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