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崑崙走廊

喀喇崑崙走廊

喀喇崑崙走廊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北側,主體為一條大峽谷。喀喇崑崙走廊主要包括沙克思乾谷地,這一地區屬於不適宜人居住的高寒山區,世界主要山峰喬戈里峰、布洛阿特峰、加舒爾布魯木諸峰(Gasherbrum)、瑪夏布洛姆峰(Masherbrum)就集中在這一帶,臨近還有錫亞琴冰川。行政隸屬於中國新疆喀什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喀喇崑崙走廊喀喇崑崙走廊
喀喇崑崙走廊。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北側,主體為一條大峽谷,網上亦有把這條峽谷稱為“克勒青大河谷”的。對於這兩種稱呼之間的關聯官方和民間並無權威做出解釋,以至於有人誤以為是兩塊地方。事實“克勒青”很有可能是旅行者對於“喀喇”的發音的誤讀。因此在網上找不到“克勒青”的官方提法,甚至有人據此認為是中國政府有意淡化它的存在。當然,不管誰願意把它叫什麼,這塊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經屬於中國是肯定的。 喀喇崑崙山脈(HargoolunRange,亦作HaR-GoolunShan)是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中亞著名山脈之一,“喀喇崑崙”緣自夏語即上古蒙古語“黑河”或“黑水”一詞的音譯,意為“黑水之山”或者“黑河之山”,或突厥語為“黑色岩山”之意。喀喇崑崙山是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中亞著名山脈之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的邊境上。西起帕米爾高原,東延至西藏高原的羌臣摩山和番頓山,寬度約為240公里,長度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
海拔5570米的喀喇崑崙山口為印度與中國新疆之間的傳統商道;位於中國與巴基斯坦實際控制之間的邊界線上的明鐵蓋山口也是著名嶺道之一,為古絲綢之路所經。包括它的東延部分(西藏高原的羌臣摩山和潘頓山)在內的喀喇崑崙山,寬度約為240千米,長度為800千米。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擁有8000米以上高峰4座,如世界第2高峰喬戈里峰(又稱K2或戈德溫·奧斯汀峰或達普桑峰,8611米)、加舒爾布魯木第一峰(8068米)、布洛阿特峰(8047米)和加舒爾布魯木第二峰(8034米);7500米以上高峰15座。

爭議不斷

喀喇崑崙走廊喀喇崑崙走廊
喀喇崑崙走廊(英文:Trans-Karakoram Tract)原為中國巴基斯坦印度三國爭議的喀喇崑崙山地區,面積約5800平方公里,中國認為屬於新疆巴基斯坦認為屬於北部地區,印度認為屬於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即印控克什米爾)。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兩國政府簽署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正式明確該地區為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所有,標誌著巴基斯坦放棄了對此地區的領土要求,但是印度仍然堅持該地區應為克什米爾的一部分。目前,該地區在中國實際控制下。
巴基斯坦聲稱'除中控克什米爾以外的地區都是巴基斯坦領土’。而印度則一直沒有正式承認中國和巴基斯坦對該地區的控制權,並聲稱包括中巴於1963年簽署的邊界協定中,所劃歸中國的喀喇崑崙走廊地區等地區都屬於印度領土。
印度認為中國控制了克什米爾東部的一些領土,而這些領土現時分別被劃入了中國的西藏及新疆自治區,即班公錯附近地區,印度稱之為阿克塞欽地區。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期間,這裡是為西段作戰線。可是中國政府壓根就不願意去搭理新德里的這種叫罵,國內媒體也沒有任何報導。

問題的由來

喀喇崑崙走廊喀喇崑崙走廊
1947年6月,英國政府公布了蒙巴頓方案,同意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獨立,成為大英國協的自治領。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改自治領為共和國,定國名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這一天,便是成了巴基斯坦的國慶日。
然而獨立之後,因為與印度因領土糾紛(克什米爾問題),巴基斯坦曾在1948年、1965年、1971年先後和印度發生了三次印巴戰爭。而第三次印巴戰爭更是巴基斯坦人心中永恆的苦痛,因為這次戰爭直接造成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雖然1972年7月,雙方簽署了《西姆拉協定》,實現了停火。並且雙方舉行過多次會談,但卻是沒有達成任何的協定。
從1989年起,一直衝突不斷的印巴邊界再燃烽火,克什米爾地區,雙發不斷發生交火。而且規模更是在進一步的擴大。

中國在建設施

喀喇崑崙走廊喀喇崑崙走廊
中國正在西藏和新疆等靠近印度的邊境地區大力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喀喇崑崙走廊”項目以及一些石油天然氣管線。這些項目完工後,將彌補解放軍此前在邊境地區作戰欠缺的遠程後勤保障能力,使其得以在武裝衝突爆發時繞過印度在拉達克部署的嚴密軍事防線長驅直入,瓦解印度軍隊此前的地理軍事優勢。“喀喇崑崙走廊”建設項目及其所涉及的一切都表明,中國在該地區有著深遠的利益。該項目連線俾路支省(巴基斯坦)的瓜達爾和新疆喀什葛爾,這意味著運輸物資所需的時間會大幅度縮小為兩天,與現在所需的25天相比是一個質的飛躍。這線路將為中國提供進入中亞、波斯灣以及北阿拉伯海的機會,從而有效擴大中國的影響範圍。而且,這還將幫助中國繼續追求經濟大國地位和國際聲望。
此外,南亞分析集團薩伯哈什·卡皮拉博士指出,中國此舉還會產生重大的
喀喇崑崙走廊喀喇崑崙走廊
軍事影響。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國可能發生軍事對峙的情況下。或許,中國此舉是為了分散印度的精力,迫使新德里集中關注一些分裂問題,如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阿克賽欽以及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這可能會使中國更自由地追求其他的國家目標,而印度則必須處理這些緊迫的安全威脅。此外,這還可能意味著中國和巴基斯坦陸軍可以自由開展進一步的合作。
“喀喇崑崙走廊”和目前在建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還能使中國軍隊的後勤得以持續。而且,在這些地區建造基礎設施還將提升中國在西藏西部和新疆應對印度和北約的軍事態勢。此外,中國對巴基斯坦鐵路支線和橋樑的援建,也會幫助巴基斯坦軍隊獲得在達拉克地區應對印度的主動權。除此之外,中國還在巴基斯坦建造了大量水壩。考慮到水也是印巴衝突的另一起因,所以這一舉動也很重要。
實施將印度與馬來西亞、印尼、越南以及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連線在一起的類似戰略,可能才是明智之舉。而且,這可能有助於迅速構建人際關係,這樣印度或許便能開展積極的外交而非存在壓力的外交。此外,加入擴展後的G8,以及印度的“東望”政策或許能讓印度東亞產生一定的影響力。鑒於國際關係需要花費數年進行鞏固,因此越早開始這個進程,印度就能越快推動自己向前邁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