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問題

問題,指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題目;事態的嚴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討論,或尚待解決者。見《續資治通鑑·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免貼經,只試墨義二十道,皆以經中正文大義為問題。”

基本信息

中文釋義

①要求解答的題目:考卷上有六個問題|我提一個問題,請大家思考。②需要研究解決的疑難和矛盾交通問題|不成問題|沒問題|寫什麼是一個問題,怎么寫又是一個問題。③關鍵;重點:問題在於廉政|問題在於資金。④意外事故:出問題|發生問題。英文釋義:n.問題,疑問,詢問  v.詢問,審問,懷疑

三維性

第一、心理學維度;第二、思維學維度;第三、語言學維度。(正所謂“我們始於迷惘,終於更高水平的迷惘。”)

語形和語義角度分類

是非問題、抑或問題、孰問題、什麼問題、誰問題、為何問題、析取問題、假設問題、條件問題。

釋義

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

什麼是問題?這個話題提出來,猛然間讓人覺得不知所云!確實,我們幾乎沒有考慮什麼是問題。但我們平時無不談問題、說問題、叫問題。正因此,我們成天被問題所困擾,甚至不知道從何下手解決問題。這樣看來,了解問題或界定問題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必要。
什麼是問題呢?我以前在海南聽過一位教授講的課程,他是這樣定義的:問題是標準(預期)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我支持這種觀念。由此,我們再聯想平時所講的問題、反映的問題、調查的問題、聽到的問題等,幾乎都是我們標準模糊所帶來的結果,有的甚至是領導突發奇想並背離標準所造成的,有的根本就沒有標準,領導的意旨就是標準,標準隨意改變。
問題既然是標準與實際之間的差異,那么,解決問題至少有幾種出路:
1。如果問題是標準太高所帶來的,那么,降低標準時解決問題的途徑。比方說,有位老師傅抓,一抓一個準,每次誤差都在1以內。如果用這個標準去要求其他師傅學徒,要求他們以此稱量準確,他們都做不到,這就是確定的這個標準不恰當。
2。如果是標準太低所帶來的,那么,提高標準時解決問題的途徑。許多精密儀器的加工,其精度要求非常高,不到一個絲。如果,我們用毫米的誤差去做精密儀器,那是不可能做出質量合格的產品的。
3。如果標準恰當,但還是存在問題,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實際的環境和所用的人員導致問題的出現。比如說,今年很多地方特別是江西等地,雨水比往年多出4成以上,因此,導致早稻用藥無法正常進行,往往錯過用藥時機,因此,有些農藥儘管已經為用戶所購買,但因為沒有機會使用,結果,導致部分藥劑退貨超標。這便是環境帶來的影響。
當然,有很多問題涉及標準的制定和人員的選用這二個大的方面。所以,當我們發現問題或聽到別人反映問題的時候,作為管理者首先要檢查是不是標準不恰當或還沒有制定標準或標準含糊不清,無法操作或不可操作。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在制定標準時,要站在什麼的角度去制定,這本是也需要標準或需要界定。比如說,我們要制定產品出廠標準,我們就必須站在市場的角度或者說用戶的角度,而這個角度是公司全部部門和管理者都需要站的角度,決不能生產部門是一套,銷售部門是一套。當我們都站在用戶的角度去制定標準時,我們對銷售部門所反映的產品問題就不會排斥。
標準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判斷問題原因所在。要解決問題,則還需要在執行上下功夫。有個例子能說明執行必須不折不扣的進行。
以前有這樣一個說法,一個日本人和一個中國人在美國留學,並同時在一個美國餐廳打工,做洗碗的工作。美國人是一個崇尚標準化的國家,洗碗液有標準。餐廳規定:洗碗時用抹布洗八圈,這樣,才能保證每隻碗都能被洗乾淨。日本人按照這個標準日復一日的洗,而中國人就琢磨著,能不能少洗一圈,看看可不可以洗乾淨。第一次嘗試少洗一圈,碗洗的很乾淨。於是,中國人告訴日本人,洗碗可以少一圈,碗依然洗的很乾淨。日本人依然按照餐廳的規定洗碗。中國人就少洗了一圈。不久,中國人又開始嘗試,能不能擦6圈,看看碗是否洗的乾淨,結果,還是洗的很乾淨。就這樣,中國人不斷進行嘗試。有一天,美國老闆進行檢查,發現碗個別出現飯粒的情形,於是,找來日本人問這批碗是不是他洗的,顯然,這不是他洗的。於是找來中國人,最後結果可想而知---中國人丟了餐廳的飯碗!

構成

(1)給定。所謂“給定”,是指一組已經明確知道的,關於問題的條件的描述,即問題的初始狀態。
(2)目標。所謂問題的“目標”,是指關於構成問題結論的明確的描述,即問題要求的答案目標狀態。
(3)障礙。所謂問題的“障礙”,是指問題的解決不是直接的、顯而易見的,必須間接地通過一定的思維活動才能找到答案,確定目標狀態。

案例

中國有這樣一個已久、被稱為“韓信分油”的算術遊戲:“3斤葫蘆7斤罐,10斤油簍分一半”,就是要用3斤、7斤和10斤這樣三種容器來分出兩個5斤,而量器也只能是這三件東西。由於5的組合方式只有1+4和2+3兩種,利用現有的三種容器沒法直接分,所以需要另想辦法。即用3斤的葫蘆從10斤的簍中舀兩次裝入7斤的罐中,再舀一次把罐裝滿,這時簍中還剩1斤,葫蘆中還剩2斤;再把罐中的油全部倒會簍中,這時簍中共有8斤油;然後把葫蘆里剩的2斤倒入空罐中,這時罐中有2斤油;最後再從簍中舀一葫蘆油裝入已有2斤油的罐中,則罐中油就由2斤加上新舀來的3斤正好等於5斤,而,而這時蔞中油也就只剩下5斤了。於是兩個5斤油即被分出來。正是這種不能運用經驗直接解決,而必須間接用已有處理的情境才能稱作問題。

分類

問題 問題

問題是可以根據不同標準劃分不同類型的,不同類型對創新素質培養。

精確問題與模糊問題

精確問題也可稱為界定清晰的問題(well-defined problem)是指初始狀態(initial state)、目標狀態(goal state)以及由初始狀態如何達到目標狀態的一系列過程都很清楚的問題。例如,已知A>B,B 心理學中的八瓦遊戲、“河內塔”以及“傳教士和野人過河”等問題均屬於精確問題。在各門科學及日常生活中明確的問題俯拾即是。

模糊問題也稱界定含糊的問題(ill-defined problem)是指那些對問題的初始狀態或目標狀態沒有清楚的說明,或者對兩者都沒有明確的說明的問題。這些問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例如“如何寫一篇論文”,這個問題的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都是不清楚的。

常規問題與非常規問題

常規問題是指那些用常規手段即可以使問題得到解決的問題。只要問題解決者按照人們慣用的手段和方法,按固定程式操作就能夠使問題得到解決。解決常規問題主要依賴從他人那裡模仿得來的方法和手段完成。
非常規問題是指那些用非常規手段才能解決的問題。非常規問題的特點是不能按照人們慣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程式解決問題,而必須尋找新的方法和程式解決問題。非常規問題在我們的生活和科學研究中比比皆是。比如黎曼幾何、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的建立都是在用常規手段證明歐幾里德幾何學第五公設無效的情況下採用非常規手段建立的。

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問題

封閉性問題也叫閉鎖性問題,是指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惟一固定的答案的問題。目前教科書中的問題,高考試卷中外語水平考試中的客觀題部分都屬於閉鎖性問題。
開放性問題是可以有多種答案的問題。目前教科書中有一些思考題、學生的作文等一些主觀性問題均屬於開放性問題。

呈現型問題、發現型問題和創造型問題

呈現型問題是一些給定的問題,答案是現成的,求解的思路也是現成的。問題解決者只要按圖索驥,就能獲得標準答案。不需要也無機會去想像或創造。有人將;“呈現型問題”稱為“虛假問題”。因為:第一,問題解決者不能主動參與建構問題;第二,它常常追求惟一正確的答案,因而壓抑求異、質疑的精神,妨有礙創造性的發揮。 
發現型問題是一些由問題解決者自己提出的或發現的。發現型問題雖然並不一定產生創造性見解,這種問題並沒有超出人類認知的視野。但要通過自己獨立思考才能獲得,因此,它比呈現型問題的層次更高,也更有價值。

創造型問題是人們從未提出過的問題。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指的就是這類問題。他的相對論的創立就是從這樣一個問題開始的:“如果我以光速C和光線一道運動,我觀察到的光線是不是仍將是靜止在空間的振動著的電磁波呢?”此外,如費馬猜想、歌德巴赫猜想等都是非常有創造價值的問題。

對抗性問題與非對抗性問題

認知心理學根據解決問題過程是否受對手解題活動影響將問題分為對抗性問題(adversary problem)與非對抗性問題(non-adversary problem)。對抗性問題是指在對抗性活動中解決問題,不僅要考慮自己的解題活動,而且還要考慮對手解題活動的影響。例如,象棋圍棋、橋牌、撲克等遊戲都屬於對抗性問題。非對抗性問題是指在非對抗性活動中,解決問題時沒有對手參與。例如,解決代數問題、幾何問題等都屬於非對抗性問題。

語義豐富的問題和語義貧乏的問題

根據解決問題者對所解決的問題占有相關知識的多少可以將問題分為語義豐富的問題(semantic rich problem)和語義貧乏的問題(semantic impover-ished problem)。如果解題者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具有很多相關的知識,這種問題稱為語義豐富的問題。例如,數學家解決數學方面的問題,這種問題對他們來說是語義豐富的問題。如果解題者對要解決的問題沒有相關的經驗,這種問題稱為語義貧乏的問題。例如,初學數學的人解決物理學的問題,這種問題對於他們來說便是語義貧乏的問題。

根據研究需要,可分為:

1.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答案的問題 
2.永恆的問題
3.新的問題
4.個人興趣指向的問題
5. 工作中的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