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說明書

商品說明書

商品說明書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概括介紹商品用途、性能、特徵、使用和保管方法等知識的文章。商品說明書的開頭部分常常用概說的方法簡要地闡明其性質特點,有的甚至全文都用概說的方法。由於各種產品的功能、用法不同,寫作方法自然也大有區別,但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讀者明白。因此,商品說明書的寫作語言必須力求通俗、準確;結構必須條理、有序。

特點與分類

商品說明書商品說明書

(一)商品說明書的特點

1.客觀性。

2.實用性。

3.條理性。

4.通俗性。

(二)商品說明書的分類

1.以內容為標準,說明書可以分為解說闡述性說明書和介紹簡述性說明書。

2.以篇幅的長短為標準,說明書可以分為完整性說明書和簡約性說明書。

3.以表達的形式為標準,說明書可以分為文字式說明書,圖表式說明書和音像式說明書。

結構

商品說明書的結構一般由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商品說明書

(一)標題

商品說明書常見的標題有三種:

1.直接以文種作標題。例如《商品說明書》、《產品說明書》、《使用說明書》、《使用指南》等。

2.以商品名稱作標題。例如《三九胃泰》、《紫光掃瞄器》等。

3.以商品名稱加文種作標題。例如《蓋中蓋口服液產品說明書》、《步步高DVD使用說明書》等。 (二)正文

正文是商品說明書的核心部分,各種商品不同,需要說明的內容也不同,有的說明商品的用法,有的說明商品的功能,有的說明其構造,有的說明其成分等,千差萬別,各有側重。例如食品說明書重在說明其成份,使用方法及保質期限;藥物說明書重在說明其構成成份,基本效用及用量;電器說明書重在說明其使用和保養方法等。

一般情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產品的概況(如名稱、產地、規格、發展史、製作方法等)。

2.產品的性能、規格、用途。

3.安裝和使用方法。

4.保養和維修方法。

商品說明書商品說明書

5.附屬檔案、備件及其它需要說明的內容。

以上的內容,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取捨詳略和變動前後順序。正文的寫法有多種多樣,常用寫法如說明文式、條文式、對話式、表格式、故事式、解釋式等,比較常見的有概述式、短文式、條款式、圖文結合式。

1.概述式。一般只有一兩段文字,簡明扼要地對商品作概括介紹。

2.短文式 。對商品的性質、性能、特徵、用途和使用方法作簡要介紹,多用於介紹性的內容說明,常用商品多採用這種方法。

3.條款式。這是詳細介紹商品的說明書的寫法。它分成若干個部分,將有關商品的規格、構造、主要性能和指標參數、保養方法、維修保修方式更逐一分條列項介紹給消費者。常用的家用電器說明書多採用這種方式。

4.圖文綜合式。即圖文並茂地介紹商品。既有詳盡的文字說明,又有照片和圖示解說,輔之一電路圖、構造圖、分子式(醫藥)等等。這種商品的說明書往往印成小冊子作為商品附屬檔案。

(三)落款 落款要寫明產品的製造廠家的名稱、地址、郵編、E-MAIL地址、電話、傳真、電掛及產品的批號、生產日期、優質級別等。不同的商品說明書,落款的項目有所不同,應根據實際需要落款。

專利說明書

專利說明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就廣義而言,專利說明書是指各國專利局或國際性專利組織出版的各種類型說明書的統稱。包括未經過專利性審查的申請說明書,如德國公開說明書、日本公開特許公報,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等;以及經過專利性審查的專利說明書,如美國專利說明書、前蘇聯發明說明書、中國發 明專利說明書等。

就狹義而言,專利說明書是指經過專利性審查、授予專利權的專利說明書。

常見形式

商品說明書商品說明書

一. 手冊式說明書。這類說明書以手冊形式向用戶提供從幾頁到幾十頁不等的文字說明材料,有些還帶有照片和插圖,能詳細而全面地提供與商品有關的信息。許多家電產品的說明書(如電視機、洗衣機、冰櫃、空調的使用說明書等等)通常是一本手冊。

二. 插頁式說明書。一些產品的包裝盒或袋裡附帶一頁紙,紙上印著有關產品的信息,這頁紙就是一份插頁式說明書。藥品說明書常以這種形式附在藥盒裡,提供有關該藥品的成分、藥理作用、適應症、劑量及其它注意事項等。

三. 標籤式說明書。這類說明書是指附在產品包裝或直接附在產品上的紙或其它材料製成的標籤。最常見的是成衣上的標籤,上面標有衣物名稱、面料成分、尺碼、顏色和洗滌說明等。

四. 印在包裝上的說明書。有些產品的文字說明直接印在其外包裝(包裝盒、包裝罐、包裝瓶等)上,例如許多食品和飲料的文字說明就屬此類,其中包括產品名稱、商標、成分、淨重、貯存及保質期等。

要求

1.必須明白說明介紹的對象。

2.說明和介紹必須實事求是。

3.文字要簡練,數字要準確。

4.以條文的方式出現較好。

5.輔之以圖解。

注意事項

商品說明書商品說明書

1.好的說明書應起到指導消費的作用,但有些說明書卻未能做到這一點,如介紹使用方法太簡單,或不得要領;有的把功效寫得很籠統,欠具體分明。

2.說明商品,應把重要的。關鍵的內容告訴消費者。但有些商品介紹只是泛泛而談,未能在關鍵、重點問題上多加筆墨。

3.用詞不恰當,常因語義含混而影響表達效果。

4.商品說明書要求行文簡潔,但不少說明書惟恐用戶不明白,不厭其煩,贅贅而談,語句重複。

5.食品不標明出廠日期或保質期。這種商品,顧客會因疑其過期而不加購買,影響商品銷售。

寫作方法

商品說明書商品說明書

①概說

商品說明書的開頭部分常常用概說的方法簡要地闡明其性質特點,有的甚至全文都用概說的方法。

概說,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或主要情況,進行簡明扼要的交代和 簡要概括的說明。

②陳述

陳述就是根據事物需要說明的順序,有條理地說出來。但敘述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過程,而是說明方法。陳述的寫作必須立足於消費者一方,從方便顧客和使用安全等方面著想,儘可能考慮一些在使用過程可能發生的問題,作比較詳盡的介紹。過程的陳述需要達到什麼程度,是根據商品的性質和消費者使用的具體情況決定的。如果所要說明的方法比較複雜,商品價值比較昂貴、危險性比較大,或者比較容易損壞等,消費者需要了解它們的操作或使用過程,作者就應該加以詳盡的陳述,甚至加有說明的圖畫、照片,使消費者一看便清楚。這種增強消費者信賴感和安全感的方 法,其實也在增強了產品的競爭能力。

③解說

解說作為商品說明的主要方法,是由商品說明書的特性所決定的。商品說明書是向讀者引薦商品的媒介,就必須要解說,側重於對事物的性質、特徵、功用、方法諸方法的講解。

由於各種產品的功能、用法不同,寫作方法自然也大有區別,但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其目的都是為了讀者明白。因此,商品說明書的寫作語言必須力求通俗、準確;結構必須條理、有序。原則上說明書結構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兩種:

a.根據人們認識事物的先後順序安排結構;

b.根據事物特徵的內在聯繫安排結構。

特點內容

商品說明書商品說明書

辭彙特點 說明書辭彙相對固定和專業,通常具有固定的結構要素,例如名稱、型號、功能、特徵、用途、注意事項等。此外,某一技術領域中特有的“土話”“行話”或“俚語” 會頻繁使用。

句法特點

說明書語言簡潔、通俗易懂,句子經常被濃縮為名詞(或詞組)。被動句、祈使句、省略句、分詞(介詞)+名詞、(情態動詞)+be +介詞短語、be +形容詞+介詞短語等句式經常被使用。

例如,Gargle with product 2-5 minutes after brushing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早晚刷牙後含漱2至5分鐘。);It’s reliable in usage.(操作安全可靠);Contraindications: None Known.(禁忌症:尚未發現)

翻譯原則

翻譯時,應突出其解釋說明的功能、定義準確無誤;力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語言風格與原文一致;確保原文的技術性特點。

例如,Content display: TFT LCD and Chinese/English OSD make disc contents clearer.(內容顯示:採用彩色螢光顯示及電視屏中英文顯示,碟片信息一目了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