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陵[唐]

獻陵[唐]
獻陵[唐]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獻陵[唐]為唐高祖李淵(公元566—公元635)的陵寢。唐貞觀九年(公元635)五月,李淵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東漢光武帝原陵之規格修築獻陵。該陵座北朝南,封土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長方形,陵園為夯築城恆,四面各壁一門,門外各置石虎一對。陵墓陪葬區位於陵園東北,現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縣境內外,其餘均在渭南市富平縣境內。 。

基本信息

陵墓簡介

獻陵墓區現狀 獻陵墓區現狀
唐獻陵為唐高祖 李淵(公元566—公元635)的陵寢。唐貞觀九年(公元635)五月,李淵卒,十月葬,唐太宗 李世民依東漢光武帝原陵之規格修築獻陵。該陵座北朝南,封土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長方形,陵園為夯築城恆,四面各壁一門,門外各置石虎一對。陵墓陪葬區位於陵園東北,現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縣境內外,其餘均在 渭南市富平縣境內。簡介唐獻陵在 三原縣徐木鄉永和村,是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墓葬,於貞觀九年(公元635年)葬於此。

獻陵墓冢呈復斗形,長寬約100米,高13米,陵前飾有大型華表、石犀,特別是石虎、石犀,體態雄建、沉毅、昂揚,除其中一石犀、石虎已移入陝西省博物館石刻室外,其它均保留在墓前。獻陵附近還有不少初唐的功臣、密戚陪葬冢,已發掘的和有墓碑者,計有李風、李神、樊興等30多座。

結構布局

獻陵封土堆 獻陵封土堆

唐獻陵石刻整體上造型雄健、粗狂豪放,雕刻手法和體裁多樣,雕刻手法以圓雕為主,也有浮雕和線刻手法。唐獻陵石犀體態龐大,通過遍飾鹿遴紋,做走動姿態;石虎造型古樸凝重,四肢健勁。

唐獻陵所在地唐時屬池陽縣(今三原縣),隸屬雍州。五代至元代,先後屬大安州、耀州、感義軍,皆為今三原縣所轄範圍之內,只是名稱有所變更而已;明代時先屬耀州,後屬西安府直至清末;民國時期至今除1953~1956年間改屬渭南分區行政專署外,一直歸鹹陽地區三原縣管轄。

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李淵駕崩,葬於獻陵。獻陵修建之初沒有陵邑,分為內外二城,規模宏大壯觀。內城四門各有石虎一對,南門外矗立著一對高大的華表和石犀,獻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徑東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園的周圍分布有67座皇親重臣陪葬墓,宛如眾星棒月,將獻陵襯托得十分壯觀。

獻陵石虎 獻陵石虎

獻陵石刻渾厚質樸,健壯豪放,造形剛毅沉穩,氣宇軒昂。四門的石虎碩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機敏,四肢強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兩端有一對體形高大的石犀。南門外立有8米高的華表,上蹲犼獸,下雕盤龍,八棱形的柱體刻滿了花紋,顯得莊嚴肅穆。獻陵石刻具有濃郁的初唐藝術風格,是研究唐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獻陵坐北向南,地面建築378間,墓道呈覆斗形,陵高31米,長寬均為100米,陵台為覆斗形,位於陵園中部偏東,底邊東西長139米,南北長110米,頂部東西長30米,南北長10米,高19米。關於獻陵的建設規劃,唐太宗曾下詔有司討論,決定按東漢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規模建設。現存高度與記載大體一致。內城四面有門,門內各有一對石虎,把守四門,眼神機敏,四肢健勁,南門外300米,有一對石犀,又約100米處,有一對石華表。整個石刻品類極簡,但雕刻藝術價值很高,渾厚質樸,造型剛毅,健壯粗獷,豁達昂揚。如華表座上浮雕的龍和頂上圓雕的狻猊,用筆十分簡潔,賦形又極為生動。圓雕的虎、犀,形體高大,用寫實的手法鐫刻出猛獸的形象,粗壯的軀體,簡練的線條,追求逼真而不注重外表的裝飾,既刻畫出獸性,又不致人望而生畏,且能逗人喜愛,這是唐陵石雕藝術的代表和精品。 

陪葬墓

獻陵附近還有不少初唐功臣貴戚陪葬冢,共有67墓。史載有楚國太妃萬氏、館陶公主、河間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誕、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道王元慶,、鄭王元懿、虢王元風、邦王元亨、徐王元禮、滕王元嬰、鄧王元裕、魯王元夔、霍王元軌、江王元密、江王元祥、密王元曉、并州總管張綸、榮國公樊興、平原郡公張楷、譚國公丘和、巢國公錢九隴、刑部尚書劉德茂,刑部尚書沈叔安。已發掘或有墓碑者,計有李鳳、李神通、李孝同、臧懷恪、樊興等30多座。這些陪葬陵,把獻陵襯托得異常壯觀。獻陵2000年被國家宣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墓特色

獻陵景區 獻陵景區
李淵的獻陵位於三原縣徐木鄉,是一座堆土陵,唐朝的四座堆土陵中其他三座都位於 晚唐,李淵的陵墓如此建造是因為經濟現狀不允 許大興土木,獻陵的石刻較多的維持了前朝的特點,工藝粗糙簡單,面貌兇悍,體積較大,石人刻功雖然比較精密但是藝術價值一般, 石獸仿製南北朝的天祿麒麟等,不失威嚴,但師傅手藝一般,看上去明顯的東施效顰,但是獻陵的石刻有其新穎的東西,例如 鴕鳥的形象,鴕鳥是隋末唐初由大食人從非洲東海岸介紹入我國的,能在不長的時間裡吸收這一外來文化體現在藝術中,可見唐初藝術的發展,獻陵鴕鳥浮雕現存兩座,一尊已經殘破不全,另一隻羽毛豐滿,腿部短小,脖子也不是很粗撞,翅膀比較結實,與現代的鴕鳥不太相同,這是符合遺傳學規律和關於鴕鳥起源進化的論斷的獻陵現存石碑一座,沒有了龜趺,不知未何唐獻陵陪葬墓眾多,可考的 陪葬墓就有40座左右,分布於陵冢的周圍獻陵的毀壞較為嚴重,多數石刻僅存殘跡,應此難以想像初始的樣子。

關於李淵

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
唐高祖李淵(公元566~635),祖籍隴西成紀(今甘隸省秦安縣西北)人。公元617年,時任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淵在次子 李世民和部下劉文靜等人的協助下,舉兵反隋,後建立 唐朝,定都 長安,開闢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朝的新紀元。公元625年6月,唐太宗李世民發動“ 玄武門之變”,掌握朝權,逼李 淵禪為於己,登上皇位寶座。公元635年10月李淵病死,葬於獻陵。作為唐王朝的奠基人,唐高祖李淵的歷史功績是應該充分肯定的,但卻一直被他的兒子、開創“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的耀眼功績所掩蓋。李世民的政績是非常突出的,但李淵的奠基作用也應該放在重要的位置,實際上,李世民的許多政績是在李淵的基礎上發展創造的。

歷史功績

在初唐建設的過程中,李淵不但有著國人的軍事謀略,還有宏大的政治謀略,正是它全面治國安邦,才使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有了堅實的基礎,體積唐朝建國,不能不提太原起兵。其實,從歷史記載的蛛絲馬跡來看,李淵也不是一無是處,他本人不僅早就動了取代隋朝的心思,而且深某熟慮,不動聲色,暗中積蓄力量,尋找時間。充分展示了政治家的遠見和創業之君的穩健與開拓的政治作風。當上太原留守後,李淵暗中加緊該朝換代的各項準備,617年,認為時機成熟的他起兵反隋。他不僅開創了大唐基業,再稱帝後,還套用自己的謀略掃平群雄,統一全國,為李世民的大治打下基礎。

歷史地位

獻陵[唐] 唐獻陵石虎
唐獻陵在 1956年8月6日會文字第007號文(>)中被公布為第一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三原縣政府成立了唐獻陵兼職保護小組,負責唐獻陵 田野文物保護工作,直至1990年成立了專職保護機構三原縣野外文管所,唐獻陵的田野文物保護工作也隨之移交;1999年三原縣政府成立了三原縣獻陵文物管理所,唐端陵的專職保護機構也相應變更為獻陵文管所。

唐朝帝王陵墓石刻為一所綿延三百餘里的石雕藝術館,恰如其氛,唐朝陵墓石刻所表現出的精細的雕刻藝術,工整的創作模式,浪漫自由的創作風格,與背景融為一體的藝術表現力和與時代精神和諧統一的感染力,確實不失為中國雕刻藝術中精品的精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對唐朝帝王陵墓石刻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裡作為中國古典藝術極具代表性的東西,綻放著耀眼的光芒,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盜墓事件

獻陵交通圖 獻陵交通圖

1997年春天,犯罪嫌疑人顧某夥同他人在富平縣呂村塬上,趁夜黑無人之機,盜掘唐獻陵陪葬墓一座,共盜得粉彩馬45件,通過他人銷贓後獲得贓款5000元。案發後,為逃避法律追究,顧某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潛逃之路。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在今年的追逃戰役中,該顧被富平縣公安局一舉抓獲,潛逃十年後終於落入法網。經該縣人民檢察院批捕起訴後,近日,顧某被富平縣人民法院以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從1998年7月—2002年11月四年間,與三原毗鄰的渭南市富平縣農民陳九龍吳玉龍、陳寶勝、吳運等人多次盜掘唐獻陵的陪葬墓多座,造成了大量珍貴文物的流失。而讓人吃驚的是,四年多時間裡,陳九龍等人盜墓的地點均在富平縣杜村鎮留召村。“唐獻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杜村鎮乃獻陵的重要陪葬墓區,但由於有關方面疏於管護,導致這伙盜墓賊在同一區域內長期多次盜墓而未被發現,實在是讓人痛心啊。”一位文物專家說。

唐朝君主陵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