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靈光塔

唐代靈光塔

唐代靈光塔位於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城北郊海拔894米的塔山台地上,南臨鴨綠江,隔江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惠山市。靈光塔建於唐渤海時期,是我國東北地區年代最久遠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塔,也是唐代渤海國時期遺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

簡介

唐代靈光塔 唐代靈光塔

塔身高13米,塔基為等邊四邊形,塔高五層,青磚結構。雖歷經滄桑變遷,萬物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巋然不動。本名失傳,此為清代長白府第一任知府張鳳台題名。清光緒末年(1908年)發現,為磚砌樓閣式空心方塔,共5層,層層收分,通高12.86米。塔剎呈葫蘆形,高1.98米。塔身均磨磚對縫,黃泥作漿,疊澀式塔檐,底邊長3.3米,頂邊長1.9米。塔內層間砌成平行疊澀頂並留有空洞,上下貫通。塔下存地宮,向南接甬道,有土階可通往地面。是研究渤海與唐朝關係的重要古蹟。具有重要建築技術、文化藝術和觀光價值。

年代

關於靈光塔的建築年代,文獻記載殊少,《長白匯征錄》有載:“塔身五層,圍八丈,雖無碑碣可考,按法庫門古塔,金石家稱為元塔,以此類推,其為遼元間古蹟無疑。”《長白山江崗志略》也有小記:“此塔相傳唐時所建,塔底磚方可盈尺,泥質不甚細膩;塔頂明時被烈風吹折,今尚闕。”從以上兩種記載看,一種是簡單的類比,一種是以相傳為信,顯然並不可靠。

真正解開這座古塔建築年代之謎,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考古工作者對此塔作了詳實的測繪和多種因素的分析與研究,在類別比較上,靈光塔與中原地區的唐代磚塔在建造風格上極為相似,如陝西西安的小雁塔、河南登封的法王寺塔;在地理位置上,長白縣在唐代屬渤海轄地,此地渤海遺蹟頗多。將諸多因素綜合起來看,認定靈光塔是一座唐代渤海時期的建築,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建造緣由

當年的西京鴨府神州址設於今臨江,自公元698年渤海立國後,唐朝佛教傳入渤海國,渤海國人篤信著薩滿教,也信奉著佛教。因此,在近代的滿族民間薩滿祭祀中,在以薩滿教為主的禮祀同時,還敬奉著不為祖先的佛尊。

據《新唐書·渤海傳》記載:“東京龍原府,日本道也。南海(府),新羅道也。鴨綠(府),朝貢道也。長嶺(府),營州道也。扶餘(府),契丹道也。”今日臨江,是渤海取道登州,直抵唐都長安城中間的唯一較近的古道。當年渤海王子、使臣們,每赴長安城,都是從臨江下水乘舟前往的。唐朝的使臣也是從長安——登州——遼東——臨江——長白赴渤海國,為了表示渤海國對大唐的忠貞,建此塔是情理中的事情。

僧侶

常言道:有塔必有寺,有寺必有僧。遺憾的是,靈光塔處並沒有寺和僧侶。難怪從前有五台山之僧禪松老者,為尋寺僧,“頸披長發,頭束金質陀圈”,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慕名而來,意在尋找僧侶,棲身於寺中。事與願違,到頭來葬身於茫茫荒野。這位僧老圓寂後,為土人留下了三枚佛教石印:一枚上刻“行者禪松之印”(為僧者私印);一枚為“師利法王之寶”(為五台山之印);一枚為“頭陀聖聞”之印。至此,長白山問世出一部膾炙人口的佛教小品——《僧人尋寺失印記》。

白山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