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道江會議會址

七道江會議會址

七道江會議會址在吉林省白山市八道區七道江村,是座青石磚結構的平房,原為通明炭礦辦公室。1984年8月,由通化礦務局修復後移交給渾江市政府(現白山市政府),由文物主管部門負責保護管理。原會址長15米,寬6.4米,總面積96平方米。鑒於“七道江會議”的重要性,省政府於1987年10月24日把“七道江會議舊址”列為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授予吉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吉林省德育示範基地。被白山市委、市政府列為白山市黨史教育基地、白山市黨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還被國家旅遊局列為百家紅色旅遊景點之一。

基本信息

會議簡介

1946年10月,蔣介石集中十萬兵力,向南滿根據地撲來,先後占領大部分地區。在這緊急關頭,黨中央派陳雲同志和肖勁光同志一起到達臨江指揮作戰。1946年10月11日至14日,遼東軍區黨委在此組織召開了重要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陳雲肖勁光肖華程世才韓先楚羅舜初等。與會同志分析了當時東北總的形式,決定把握時機,集中兵力收復輝南、集安等地,繼續堅持南滿鬥爭。這次重要會議,對於整個東北戰局關係重大。它對我軍堅持南滿鬥爭,保衛長白山根據地,粉碎敵人對臨江的進攻,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相關資料

1945年抗日戰鬥成功後,公平易近黨大舉防禦東北束厄侷促區。1946年10月,公平易近黨調集了8個師約10萬人的精銳軍隊,部分是美式設備,從寬恆、通緝、梅河口3個標的目標防禦我南滿根據地。事前,我軍只需三縱、四縱兩個軍,還有兩個自力師,總人數不超出6萬人,敵強我弱,當然獲得了殲敵一個師的新開嶺戰鬥的成功,但還是志願對峙了安東、通化和輯安(集安)等城鎮。 我軍在六道江屯兵,和敵軍背面作戰,批示部就設在七道江村。這裡氣候極端酷寒,我軍軍隊缺糧少兵、槍枝彈藥也非常充裕,敵軍步步緊逼,走還是留,成了內部高層辯論的核心。 七道江會議會址在八道區七道江村,是座青石磚布局的平房。經風雨的腐蝕,牆上已斑駁。這座房子的前身是通明炭礦辦公室,平常是七道江會議紀念館。1946年10月,蔣介石調集十萬兵力,向南滿根據地撲來,先後據有大部分地區。在這孔殷關頭,黨中心派陳雲同道和肖勁光同道一路到達臨江批示作戰。1946年10月11日至14日,遼東軍區黨委在此組織召開了首要軍事會議,插手會議的有陳雲、肖勁光、肖華、程世才、韓先楚、羅舜高檔。與會同道分解了事前東北總的情勢,決定把握機會,調集兵力光復輝南、集安等地,持續對峙南滿讓步。此次首要會議,對於全部東北戰局接洽嚴格。它對我軍對峙南滿讓步,保衛長白山根據地,粉碎伴侶對臨江的防禦,有著決定性的意思。 1946年10月19日,公平易近黨軍集結10萬大軍向我南滿根據地大舉防禦,敵強我弱,事前根據地黨內、軍內一部分領導大眾對死守南滿貧乏決計,主意把軍隊撤到北滿。11月31日,中共南滿分局(亦稱遼東分局)成立,陳雲任書記,肖勁光任司令員。12月11日至14日,南滿分局、遼東軍區在七道江村召開了師級以上大眾會議,史稱“七道江會議”,終極本身分歧了對峙南滿讓步的思惟,才有了事前的“四保臨江”戰鬥的成功。 張文臣1994年退休後,開端關照這座省級文物,直到病逝。陳雲到來後,立即組織本身持續開會,此間敵軍已經打到了五道江嶺,間隔會址不到20公里,與會同道能清楚地聽到我軍交火槍炮聲。當然情勢風險,但是以次huiyi接洽到南滿根據地的存亡,本身對峙開會,只需韓先楚回到一線持續批示作戰。14日陳雲點頭分歧了本身的思惟,本身贊成對峙南滿讓步,隨後獲得了"四保臨江"戰鬥的成功,改變了南滿戰局,為東北的束厄侷促作出了首要的供獻,"因為此次會議分歧了本身的思惟,東北地區提早束厄侷促。" 為了分歧作戰思惟,1946年12月11日到14日及時召開了會議。因為觀點無法分歧,肖勁光給陳雲打德律風,13日陳雲坐火車從臨江分開老鸛車站(現八道江火車站),接站人員用馬爬犁將陳雲送到七道江村,張文臣並不觀點陳雲,他遵循軍區首長的安插,在老蒼生家買了一條瘦狗為陳雲拂塵。

白山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