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位於哈市南崗區贛水路63號,占地面積達15.9公頃。南依新加坡大酒店,北傍"龍塔",西鄰崑崙商城,交通便利,是中國高爾夫一塵不染球協會黑龍江唯一會員單位,同時也是我省唯一經名家精心設計,極具挑戰性的國際標準9洞36桿高爾夫球場。

基本概述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位於哈市南崗區贛水路63號,占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地面積達15.9公頃。南依新加坡大酒店,北傍"龍塔",西鄰崑崙商城,交通便利,是中國高爾夫一塵不染球協會黑龍江唯一會員單位,同時也是我省唯一經名家精心設計,極具挑戰性的國際標準9洞36桿高爾夫球場。

基本情況

擁有30個打習位的高爾夫練習場,訓練有素的球童,是練習者提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高球技的理想場所。俱樂部自98年開業,多次成功舉辦了各種賽事活動,接待了來自海內外的賓客及社會各界人士,獲得一致的好評。造型獨特的會館,高貴典雅的設施,製作考究的美食中心,現代化的會議中心,豪華舒適的貴賓休息室以及酒吧、客房、檯球、洗浴等等,又為遊客提供了稱心如意的服務和多方便利。

相關信息

高爾夫,俗稱小白球,是一種室外體育運動。個人或團體球員以不同的高爾夫球桿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一顆小球打進果嶺的洞內。大部份的比賽有18洞,桿數最少的為優勝者。英國公開賽、美國公開賽、美國大師賽和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協會錦標賽是高爾夫球界的四大大滿貫賽事。高爾夫球普遍被視為蘇格蘭人的發明,今日的高爾夫球18洞制度亦由蘇格蘭制定,當地亦有全球最歷史悠久的高球會,被視作蘇格蘭國粹。

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的發展起步雖晚,發展卻相當迅速。 高爾夫首次傳入中國是在1916年,然後在1917年時上海虹橋高爾夫總會開始投入運營,這家球場是一個九洞的球場,不過後來有很長時間這項運動在中國大陸無聲無息了。 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高爾夫再次在中國大陸興起,並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 1985年5月24日,中國高爾夫協會正式在北京成立,這是一家全國性的民眾體育組織,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其職能是宣傳、組織廣大民眾積極參加高爾夫球運動;組織舉辦國際性比賽,促進國際交流;組織全國性的各類、各級競賽和訓練工作;擬定有關管理制度、競賽制度和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技術等級制度;組織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的培訓工作;選拔和推薦國家隊教練員、運動員,負責組織國家隊集中和參加比賽;組織科學研究工作等。

最近幾年,隨著高爾夫產業在中國的發展與普及,也衍生出了許多高爾夫運動的其它產物,如高爾夫遊戲,最近大陸新推出的《高爾夫達人》就是很好的說明,通過一種低門檻把高爾夫這樣一項運動推到公眾的面前,讓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有權利成為一個參與者。

中國內地省市的GDP和實際利用外資情況與當地高爾夫球洞數高度相關,相關程度分別高達55%和89%。 北京 :超越高爾夫單純的運動內涵 北京的高爾夫球洞列在全國城市的首位,但其GDP和實際利用外資卻顯遜色。究其原因,當然與其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獨特地位密不可分。由於這種特殊性,北京的高爾夫已經超越了單純的運動涵義,被賦予了更多的內容。據業內人士介紹,北京高爾夫的起步雖然不是最早的,但它的發展速度卻是很快的,已由“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並涉及諸多領域和行業,現在北京的高爾夫產業正躍躍欲試、蓄勢待發。

作為100多年前中國第一個高爾夫球俱樂部的誕生地,如今又成為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高爾夫球新的樂土,只不過打球的人已經滄海變桑田。 上海現有球場12個,球洞數234個,但與其GDP(2001年為4951億元)和實際利用外資額(2001年為44億美元)這樣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還較為遜色。 上海高爾夫的發展與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經濟基礎和文化背景關係很大,而且還帶動了整個江浙地區高爾夫的發展。現在包括浙江、江蘇在內的大上海區共有球場21個,球洞441個。 就整體的發展而言,不僅上海,甚至整個大上海區內高爾夫球場的數量與之強勁的經濟的發展速度相比都顯不足。

廣東省是全國擁有高爾夫球場最多的省份,也是高爾夫人口最多的省份。不僅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使球場易於保養、全年每天都可以打球,而且由於經濟發展較早、較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在廣東的球場常看到先生和先生打,太太和太太打,孩子和孩子打的全家齊上陣的情景。”深圳航港高爾夫球場教練張偉說。在這樣的土壤下,廣東的高爾夫產業已經形成規模,從而帶動了高爾夫以及相關經濟的發展。也可以說,高爾夫從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廣東經濟的發展。 包括廣州、深圳,廣東省共有球場48家,球洞1188個,其2001年度的GDP為10556億元,增長率9.5%,實際利用外資額158億美元,增長率8.1%,儘管這些數字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其擁有的球洞數與GDP和實際利用外資額相比還是略微快些,即高爾夫球場的發展超過了經濟的發展速度,顯然存在資源過剩的現象。京滬粵三區高速的經濟發展和迅速崛起的高爾夫產業遙相呼應,總體來看,GDP、實際利用外資額與高爾夫球場的發展規模相比已基本達到平衡狀態。

海南地處熱帶,四面環海,是光、熱、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一年四季都美麗如畫。海南省現有球場9個,球洞171個,而海南2001年度的GDP僅566億元,在全國排名倒數第四,實際利用外資額為5.73億美元。雖然從絕對數上看,海南的球場是過剩了,但是海南省政府卻很會善用資源。

所在地簡介

哈爾濱市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是黑龍江省省會,中國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東北北部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國省轄市中管轄面積最大、管轄總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全市土地面積5.31萬平方公里,轄8區7縣,代管3個縣級市。戶籍總人口1063.5萬人,其中市區人口587.9萬人,48個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66萬人。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素有“共和國長子”、“冰城”、“天鵝項下的珍珠”、“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稱。

特殊的歷史進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爾濱這座具有異國情調的美麗都市,哈爾濱建築風格別具風韻,很多歐式建築遍布市區。它不僅薈萃了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成為新中國第一個獲得解放的大城市,為解放東北乃至全國做出了重要貢獻。1950年2月27日,被毛主席公開稱讚為"共和國長子"。

1994年,哈爾濱市被確定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10年,哈爾濱市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和“三網融合試點城市”。

2010年6月22日,哈爾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認定為“音樂之都”,成為中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市)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餘僑民聚集這裡,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鬥爭和後來抗日鬥爭的指揮中心。

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先後湧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已達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改革開放以來,哈爾濱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重大成就。超額完成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計畫。在全國40個大類行業中,哈爾濱有38個,主要產品達4000多個,覆蓋全國,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1990年起,連續舉辦了十七屆“中國·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成功地舉行了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和“98哈爾濱國際北方城市會議”;成功舉辦200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不斷向前推進。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哈爾濱正在由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城市向綜合性、多功能的現代化城市轉變。

1996年,國務院批准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併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948.3萬人。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批准了哈爾濱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動力、平房、松北和呼蘭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代管五常、雙城、阿城、尚志等4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398.96萬人。

哈爾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即: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道外區管轄。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雙城、尚志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464.24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