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減壓

心理學研究發現,咀嚼口香糖能增強α腦波,有助緩解壓力感。通過咀嚼,可達到減輕壓力、消除緊張感、提高注意力和記憶等功效,從而改善人們進行某些認知任務的成績,因此“咀嚼減壓”成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

科學依據

20世紀末,研究人員採用腦電圖技術研究分析人在咀嚼時的腦電活動,發現咀嚼可引起α腦波數量增多,波幅增大。之前有研究表明,α波是精神處於平靜狀態時的一個標誌,僅腦波的減弱與緊張、焦慮等情緒密切相關。由此可推導出,咀嚼增強了α腦波,可能會使情緒狀態相對放鬆。另外,研究還發現,咀嚼能提高大腦海馬部位的信號活躍性,海馬區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它可以通過調控血液中與壓力相關的激素水平,從而使情緒得到放鬆。因此,專家認為:咀嚼有助舒緩緊張情緒,有助於為緊繃的神經提供一個放鬆的視窗。

生活調查

在美國進行的一項調查中,56%的被調查者同意“咀嚼口香糖幫助我克服日常緊張情緒”的說法。
在東京“第十屆國際行為醫學學術大會”上發布的最新心理學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能減輕焦慮情緒達16.5%;提高警覺度達18.7%,並減輕壓力感達13.3%;特別是同時進行多項工作任務時,咀嚼口香糖能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整體表現高達109%,效果十分顯著。由此可見,看似簡單的咀嚼動作,除了嚼掉焦慮與壓力感,還能使繁忙人士更出色地完成工作。單純地咀嚼動作就能起到調節情緒、提升工作效能的作用,對於工作繁忙的白領來說確實是一個好訊息。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AndrewScholey博士於2009年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的被試者表現出更高的警覺度、更低的焦慮水平與壓力感,唾液中反映機體壓力狀況的指標,即皮質醇水平也更低。由此可推導出,咀嚼口香糖增強了α腦波,從而使情緒狀態相對放鬆。另外,研究還發現咀嚼能提高大腦海馬部位的信號活躍性,而海馬區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它可以通過調控血液中與壓力相關的激素水平,從而使情緒得到放鬆。所以,當你無意間咀嚼口香糖的時候,再也不是簡單的達到口氣清新的作用,它也在不知不覺中幫助你舒緩了緊張情緒。
日本兵庫醫科大學牙科專業口腔外科副教授前田憲昭對此的解釋是:咀嚼口香糖具有緩和緊張感和提高競技能力的效果。比賽時,運動員由於過分緊張,使交感神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副交感神經被抑制。咀嚼食物的動作可起到刺激副交感神經,使交感神經達到放鬆的作用,緩解二者的不平衡。緊張時,咽喉乾燥,如果刺激副交感神經促使唾液分泌,並把分泌的唾液吞咽下去,可產生鬆緩的效果。反之,當緊張不足時,通過咀嚼動作以刺激大腦,可使頭腦保持清醒的競技狀態,使運動員發揮正常的經濟水平。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平時的工作,通過咀嚼口香糖讓神經達到緊張與放鬆之間的平衡。
心理專家陶思璇認為,實際上,常人和運動員一樣,都需要正視自己的壓力和緊張情緒,要學會調適心情,生活才能輕鬆而遊刃有餘。對於如今面對高房價等多重壓力的都市白領群體來說,其實面臨的多是‘生活中的小壓力’,而咀嚼是很有效的輔助減壓方法,在感覺壓力無法釋放時不妨嚼嚼口香糖,舒緩情緒。

嚼吧

嚼吧(英文:ChewBar),指的是白領族通過嚼口香糖來舒緩壓力和調節緊張情緒的休閒減壓場所。調查顯示72%的白領族感覺承受巨大壓力,但忙碌的工作往往使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尋求解決方法。嚼吧的出現,可謂是為眾多承受工作壓力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的空間。不同於酒吧、KTV、陶吧或茶社等白領常去的休閒娛樂場所,“嚼吧”專門設定在人多的寫字樓等區域,大多設計成辦公樓中的“嚼碎休息區”。意味著,在這個區域,你可以把令你有壓力的事情化成一張上下運動著的大口,不停地咀嚼。從各種味道的口香糖里挑選出自己喜歡的,將其從甜到淡化成一縷散開的味覺。讓壓力漸漸變得索然無味,讓壓力變成一團白色軟綿綿的垃圾。
該場所不僅提供各類口香糖減壓套餐,同時還提供例如音樂放鬆、叫喊擊打等發泄放鬆的減壓方式,為顧客提供全方位的減壓服務。正中央的“吧檯”是咀嚼減壓區,擺放著各款口香糖減壓餐單供人享用。往往在“吧檯”旁邊會設定一間“密室”,此密室的隔音效果達到一定水平,不僅可以將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喊出來,還能在特製的“減壓牆”上將你的煩惱“昭告天下”,另外,人們還能帶上拳套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著“老闆頭像沙包”拳打腳踢。許多白領在“嚼碎休息區”發泄完畢後會舒服地躺在旁邊舒適的沙發上,戴上耳機,傾聽來自心靈深處夢幻的洗禮。
與此同時,為了配合線下活動,嚼吧還開通了線上微博等互動平台,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放鬆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