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衰

呼衰,是由各種原因引起呼吸功能障礙而發生缺氧和/或二氧化碳瀦留並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症。

釋義

呼吸衰竭是由各種原因引起呼吸功能障礙而發生缺氧和/或二氧化碳瀦留並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症

病因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中樞神經系統及其傳導系統病變。鎮靜劑麻醉藥中毒,腦外傷,出血,腫瘤,腦炎脊髓灰質炎多發性神經炎,重症肌無力等

胸廓病變。胸廓外傷、手術創傷、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積液、自發性氣胸、胸膜肥厚粘連等。

③氣道阻塞性疾病。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

④肺組織病變。重症肺炎、肺結核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等。

上述病因引起呼吸衰竭機理主要是肺通氣功能下降,通氣/血流比例失調,肺內分流及彌散功能降低。

臨床表現

由於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可以引起多器官損害,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及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等系統。所以呼吸衰竭臨床表現除原發病症狀外,主要表現為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對各個臟器的損害。一般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呼頻率加快、幅度變淺,嚴重時出現節律的改變;輔助呼吸肌參與呼吸,鼻翼扇動,甚至出現端坐呼吸,常常出現紫紺。呼吸衰竭早期,患者頭痛、煩躁、精神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如二氧化碳瀦留進一步加重,患者則表現為淡漠、嗜睡、昏睡、乃至昏迷。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壓上升,然而嚴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時則會引起各種心律失常,血壓下降。此外嚴重呼吸衰竭還會引起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害以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嚴重後果。

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可對呼吸衰竭做出診斷。而動脈血氣分析是診斷的重要依據。呼吸衰竭的血氣診斷標準是PaO<毫米汞柱(mmHg)和/或PaCO>mmHg。做出呼吸衰竭診斷後還應根據其發生機理和血氣分析結果將呼吸衰竭分為兩型:①Ⅰ型呼吸衰竭。PaO<mmHg,PaCO正常或降低,常見於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ARPS。②Ⅱ型呼吸衰竭。PaO<mmHg,同時PaCO>mmHg,常見於慢性抗體支氣管炎合併阻塞性肺氣腫。此外還可根據病變發生快慢將呼吸衰竭分為急性、慢性呼吸衰竭

治療

①積極改善通氣。選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定時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定時痰,補充足夠的水分,套用祛痰藥降低痰的粘稠度,以利排出。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氨茶鹼β受體興奮劑等)解除氣道痙攣,既可改善通氣,又利於排痰。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非特異性抗炎作用,可減輕呼吸道黏膜水腫、充血,可選用地塞米松氫化考的松靜脈點滴。經上述治療仍無效或一開始就屬於重症呼吸衰竭者可以採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進行機械通氣。

②糾正低氧。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樞對於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其興奮性主要靠低氧刺激來維持。如果單純給氧,尤其是高濃度吸氧,缺氧問題雖然暫時緩解,但是由於呼吸中樞的興奮性降低,二氧化碳瀦留更趨嚴重,以至導致二氧化碳麻醉。所以主張低濃度、低流量持續給氧。給氧途徑可採用鼻導管、鼻塞法、面罩法等,同時注意吸入氧氣應加溫加濕。

③積極預防和處理各種合併症。如酸鹼失衡、水電解質紊亂、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DIC肝腎功能衰竭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