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鐵鞭舞

吳起鐵鞭舞

吳旗鐵鞭舞,突出表現兩點:一個是“鞭”:即鐵鞭——古代兵器。一個是“舞”:即表演——舞蹈者手持鐵鞭表現出的形體動作和“教儀”程式活動。凡歷史發展平穩、興盛時期,必為表演活動高峰期。民俗佳節、年景豐收,以及軍隊慶功,都會聚眾表演,熱鬧一場。凡國運不昌,年景欠佳,民心不穩時期,此藝術形式多出現在“教儀”場合。古兵器——鐵鞭被巫師所用,人們抬樓抬鞭,廣場舞蹈,占卜立卦,求雨問事,驅凶避邪,祈禱神靈保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家強盛,民族興旺。喜慶或教儀活動中所展現的“鐵鞭”這一“神物”,在無定河流域和白于山以南的北洛河流域,以及周邊地區的廣大民間,紮根開花,無可取代。

基本內容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吳旗鐵鞭舞,突出表現兩點:一個是“鞭”:即鐵鞭——古代兵器。一個是“舞”:即表演——舞蹈者手持鐵鞭表現出的形體動作和“教儀”程式活動。凡歷史發展平穩、興盛時期,必為表演活動高峰期。民俗佳節、年景豐收,以及軍隊慶功,都會聚眾表演,熱鬧一場。凡國運不昌,年景欠佳,民心不穩時期,此藝術形式多出現在“教儀”場合。古兵器——鐵鞭被巫師所用,人們抬樓抬鞭,廣場舞蹈,占卜立卦,求雨問事,驅凶避邪,祈禱神靈保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家強盛,民族興旺。喜慶或教儀活動中所展現的“鐵鞭”這一“神物”,在無定河流域和白于山以南的北洛河流域,以及周邊地區的廣大民間,紮根開花,無可取代。

..

吳旗縣鐵鞭舞,歷史上大體為四種表現形式:一是原始表演:即用古代兵器——鐵鞭和質牌,由將領或士卒持鞭擊盾並舞蹈。主要表現軍隊的威武雄壯,戰無不勝和軍人百戰不怡,報國盡忠的虎態雄姿及民族魂魄。借間際娛樂,達安定軍心、鼓舞勢氣之目的。二是教儀活動:通過巫師操作,丟棄盾牌,只用鐵鞭。平時將鐵鞭供俸在廟上,當舉行教儀活動時,由四人抬著座有神像的特製木樓,並由二人抬纏裹紅布的鐵鞭,一人提鑼持棰,巫師念念有詞,眾踏程式步代,翩翩起舞,依次實施予以定儀程。一般情況下,求雨抬“龍王”,看病抬“藥王”,驅邪抬“娘娘”。取卦問事,常用鞭把字寫在地上,傳達神靈旨意,告知問事吉凶。有時巫師舉鞭舞打某方,稱之“斬邪”,保護一方民間平安。司鑼鳴警示,權在一棰定音。通過教儀活動,即滿足了民眾的祈求之心,又應合了統治者需要的穩定民心。
三是以棍代鞭表演。從古代“將士舞”(鐵鞭舞)到以棍代鞭舞,多由習武人士承傳,在民間大有人在。他們將中國武術與舞蹈藝術容為一體,習武(舞)練功,強身健體,在國難當頭之時,大多數人以次作為抗敵入侵,保家衛國的看家本領。以棍代鞭的舞蹈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延續至今。四是以“霸王鞭”代棍表演:他們產採用了“霸王鞭”的式樣,用木棒雕制塗彩,串上“麻線”,舞動時隨節奏作響,增添了藝術性和觀賞性,賦予了生機與活力,至今廣為延用。
據考證,戰國時期魏國軍隊“將士舞”的基礎動作,主要以“小跟步”和“馬步提打”作為基本舞蹈動作。表演者在用鐵鞭擊打盾牌或對打或獨舞時,嘴裡吼著“嗨”字,變換表演,其粗狂豪放、充滿野氣和殺氣,體現陽剛之氣,富有戰鬥性和攻擊性,舞步紮實,奪奪逼人,大有踏地三尺,將敵撕碎之勢,威破敵膽,振憾乾坤,深受軍隊將士歡迎,廣為民間效仿流傳。 戰國時期魏國軍隊“將士舞”,動作簡單,風格顯明,古樸實在、易學好記,人數可多可少,場地可大可小,不論山坡還是平原,不管沙灘還是澗地,均可表演,開展娛樂活動。因此,使用性較強,便於軍隊內外推廣,視為當時軍隊獨有的適宜將領士卒表演的一種初期舞蹈藝術形式。戰國時期魏國“將士舞”以戰鼓為武樂器,伴奏比較簡單,既有氣勢,又便於操作。擂鼓士稍作排練,即可配合表演。其節奏型為||:冬打打|冬打打|冬冬|冬打打:||(嗨)(嗨)(嗨嗨嗨)

..

戰國時期魏國軍隊“將士舞”,動作、節奏和伴秦雖然簡單,但通過反覆表演,變換使用,確在軍隊將士和民眾心目中留下顯明的舞步形象及深刻的節奏形象。駐軍之地,幾乎家喻戶曉,見者能舞。在當時當地軍隊、民眾中,成為主要的娛樂方式。
吳旗鐵鞭舞是在全面繼承古代“將士舞”基本動作、基本伴奏樂器,基本節奏型的基礎上,揚長辟短,進行大膽創新,賦予新意的藝術產物,在舞蹈動作上,是集中國武術、民間舞蹈,陝北秧歌等為一體的廣場舞蹈藝術品。既有粗狂豪放的大動作,又有輕柔慢步的小步舞。剛柔並集,起伏鐵岩,其強步舞打捲起黃土飛揚,勢如萬馬奔騰,一發難收;其輕步變換,如彎溪流水,似微風擺柳,令人淘醉,回味無窮。它以全新的面貌問世,並展示在人民面前,使觀眾寡目相看,耳目一新,讓民眾大聲賀彩,贊口不絕,感動心扉。
吳旗鐵鞭舞,在伴奏方面,仍然是採用武樂器參演。但從現代廣場藝術需要,大膽採用並加入了銅製打擊樂器,整體伴奏,增添了藝術色彩,聽感充實樂耳,看覺氣勢宏大。其舞蹈共分四部分布局:即“出兵”、“布陣”、“格鬥”、“收兵”。表現了軍隊將士出征應戰,英勇殺敵、凱鏇而歸的全部過程,描繪了一幅精彩的戰鬥畫卷,體現了軍隊將士令行禁止,敢打敢拼、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必勝信念和保國護邊,趣在其中的樂觀主義精神。讓廣大觀眾通過觀賞舞蹈,穿越歷史時空,深深感受古代戰爭,潛入思想、心靈洗禮。
吳旗鐵鞭舞的舞蹈動作,經過精心布局,巧妙規劃設計和反覆試用改進,從集中體現主旨意圖出發,認真取捨,大膽採用,在無數零散動中精選確定八個動作注入新作品。以八個動作為樑柱,支撐起吳旗鐵鞭舞的框架。在具體細節中變換使用,交替舞打,將全部動作融匯貫通,一氣呵成。八個動作分為“小跟步輕打、三踢腿提打、四跨步對打、十字步斜打、馬步轉身打、變步對打、馬步提打、馬步側打”。其中八動作舞步和伴奏節奏型及其置位,全部記錄表述。

基本特徵

起鐵鞭舞自戰國時期軍隊舞蹈傳入民間以來,至今約有1500多年的歷史,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和改進,形成了獨有的基本特徵:

..

(1)它既原於戰國時期軍隊對邊陲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的接納和繼承,又與中國武術,陝北秧歌相結合,因而具體動作形成了多源性特徵;
(2)既有本土秧歌因素,又有古代少數民族歌舞素材,還融入了武術動作,因而形成了外來與本土,文行與武行的共存性特徵;
(3)隨著民俗活動的發展與進步而存在中改進,形成了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
(4)鞭和盾的改革,得體的服裝設計,以及伴奏銅器加入,因而形成了適合表演的藝術性特徵;
(5)由魏國戰將吳起率兵在次守邊,並將軍隊舞蹈藝術傳入民間,經過轉型、發展至今,因而具有傳奇性特徵;
(6)全部服裝,道具和表演動作等,從古代軍隊舞蹈,民間武術,地方秋歌中吸取、提煉並成形,因而具有很濃的模仿性特徵;
(7)整個表演均有大鼓指揮,因而構成表演舞蹈,以鼓振節的導舞性特徵;
(8)舞蹈用8個動作,8種節奏型交替使用,且動作和節奏,來源於民間和軍隊,因而形成了舞蹈,伴奏的簡樸性特徵;
(9)表演熱烈奔放,氣勢陣容雄壯,場面陣勢宏大,因而形成了廣場表演藝術的觀賞性特徵。

歷史淵源

吳起鐵鞭舞是戰國時期魏國軍隊“將士鞭”的顯影。吳起鐵鞭舞的歷史悠久,經歷了戰國時期魏國初的產生孕育期,明代以前的轉型期,明代至明國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國成立至現在的興衰更迭的曲折發展期。

..

作為陝西省建市“吳起鐵邊舞”其發生、發展的歷史,因沒有足夠的文獻或其他依據,所以,對其歷史淵源,只能通過民間傳留的藝術形式和道具《鐵鞭)來判定其發生、發展的歷史。
吳起鐵鞭舞,經歷了戰國時期魏國初期的產生,形成期,明代之前民間以習武士為承傳人的棍棒代鞭期,“文革”期間的沉寂期,修篡集成的搶救、復甦期,以及實施“民保工程”的弘揚、振興期。吳起鐵鞭舞自進入搶救、復甦時期以來,尤其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由吳起縣文化館館長朱強為代表的藝術工作者依據大量民間藝術考究成果,將期一直追溯到戰國時期魏國軍隊的“將士舞”,現表現的“鐵鞭舞”,基本還其歷史本來原貌,並使其有了更新發展。1999年市里正式命名為“吳起鐵鞭舞”,1999年市里又將鐵鞭舞確定為“延安十三個民間大藝術”之一。近年,他們一直在為創吳起鐵鞭舞國家級品而嘔心瀝血。

主要價值

(一)學術價值。在中國歷史上,目前尚不見對吳旗鐵鞭舞的有關經傳,但它在當地和周邊地區廣大民間,其形影顯而易見,且量大面寬。它內涵奉富,特徵凸顯,歷史源遠,實屬罕見。對於吳旗鐵鞭舞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有利於該地區對其繼承和弘揚。無疑對豐富和增補中國和世界舞蹈歷史,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二)實用價值。吳旗鐵鞭舞是當地百姓民俗習慣和精神生活的縮影,是人民民眾承傳古代民間藝術的真實寫照。發掘,搶救和保護吳旗鐵鞭舞是培養人民民眾基本素質的有利方式和途徑。它不但對於提高民間文化水準,豐富廣大民眾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而且對於完善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全面發展,都將產生重要作用。

瀕危狀況

吳起縣鐵鞭舞的發掘、搶救、弘揚工作開展良好,這是各級黨委、政府組織及領導對此重視扶持的結果,也是各級主管部門和業務單位以及廣大藝術工作者共同勞動的結晶。但有不少問題難以解決。

..

(一)歲月催促有造詣的民間舞蹈藝術人退出演出舞台,並相繼謝世,致使舞術不能得到承傳,而年輕一代的愛好舞蹈人員,大多數喜歡追風趕潮,有的技藝確實很高,但享有盛名而不負眾望的太少。
(二)經濟發展和信息面擴大,促進了社會進步,也使社會基礎礎發生了重大變革。一些傳統民俗淡如白水,甚至抹去了概念,一些民間活動明顯減少,而且從易從簡併注入了新的文化內涵,廣場舞蹈陣地也逐漸縮小,傳統節日將要被現代節日所替代,鐵鞭舞在廣大鄉村展示的平台,日趨易毀難守。
(三)科學技術進步帶來市場經濟騰飛,也帶動了文化生活的豐富和提高,廣大人民的審美需求發生了翻天復地的根本性變化,人員流動性越來越大,參演活動明顯減少,鐵鞭舞面臨瀕危,險情迫在眉睫。

相關器具及製品

1、道具類。吳旗縣鐵鞭舞,基本恢復戰國時期魏國軍隊“將士舞”中的鐵鞭和盾牌兩類表演道具。但從現代廣場表演藝術需求出發,在外形上作了適當改動。使其更俱藝術性、表演性和觀賞性,力爭讓觀眾喜聞樂見。(1)鐵鞭。選擇硬度高,不易折的木料,按照統一標準進行製作。鞭長約80公分,粗細一般以男女青年手握住為宜。鞭兩端為圓頭,鞭中間分別套兩組圓節,每組三個節共占15公分;圓節外經為5公分,厚3公分,其中每組靠外一圓節上穿掛小銅鈴3——5個便於鐵鞭在舞動中發出聲響。此鞭共有三節手柄,各長約15公分。無論手握哪節手柄,都很便於擊盾對打或舞蹈。

..

2、盾牌。從古代兵器——盾牌演變而來,最終確定為圓形。背面直徑50公分,用牛皮或木板封閉,並裝置手柄。正面釘牛皮,直徑30公分,盾厚度為5公分,盾梆寬度約為11.2公分。盾背面和梆面全塗鐵灰色,梆周面刻畫金色“雙龍戲珠”,正方牛皮面上畫一幅以鐵灰色為主調的猛獸頭圖。它形似鼓盾而非鼓非盾,但擊打時發音確震聲樂耳。
3、服裝。吳旗鐵鞭舞中男角色,一律採用黃色包巾,紅色繃頭帶,並插翎子,雙鬢處各掛一銅鈴,穿黃色上衣套紅色馬夾,馬夾上有銀色“貫圈”圖案,腰間系“板帶”,小膊套黑色“護腕”;下身穿黃色褲子,雙腳蹬黑色“戰靴”。女角色一律紅色包巾,黃色繃頭帶並插翎子,雙鬢處各掛一銅鈴,穿紅色上衣套黃色馬夾,上有銀色“貫圈”圖案,扎黃色腰裙,小膊套黑色“護腕”;下身穿紅色褲子,雙腳蹬黑色“戰靴”。3、伴奏樂器。吳旗縣鐵鞭舞,全部採用武樂器伴奏。按40人表演隊伍配置伴奏器:大鼓一面(4人敲),兩面小鼓,兩面戰鼓;4面大鑼,4面小鑼,8副大釵,8副小釵,4把長號。一般表演人數以40人為基礎,可按倍數增加:即80人,120人、160人……,其伴奏樂器可視情況隨之增加,其角色臉譜,男女均以“赤面勇士”化裝,細微處男女有別。

傳承譜系

吳起鐵鞭舞發展到清末,基本處於沉沒期,民國初只有高才(已故),趙萬寶(已故)兩位老藝人,將鐵鞭舞在民間傳播,40年代後期,將鐵鞭舞傳予齊乃富,秦玉海、謝寶貴等8人,之後謝生貴、齊乃富等將鐵鞭舞傳予朱強、張明、許金等40餘人,90年代後由朱強、許金、張明等把該技藝發揚廣大,短短十幾年時間將鐵鞭舞傳予宗世寬、宗世寬、宗庭之等380餘人,使鐵鞭舞又走進民眾、走上舞台。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吳起,世代相傳為戰國時期魏國大將吳起(約前400年)在此屯兵駐守而得名。1942年7月設定吳起縣,系陝西省西北部,也是延安市西北部的一個山區縣城。其東南鄰志丹縣,東北與靖邊縣相望,西南接甘肅省華池縣,西北連定邊縣。地跨北緯36°33′東徑107°38′,全縣轄12個鄉鎮(4鎮8鄉)160個行政村,13萬人口。南北長93.4公里,東西寬79.89公里,總面積3786.2平方公里。吳起縣屬黃土丘陵溝壑區,海拔在1233米至1809米之間。具有明顯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徵,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鳳,夏季旱澇相間,秋季溫涼濕潤,年均氣溫7.8℃,極端最高氣溫37.1℃,極端最低氣溫-25.1℃,年均降雨量483.4毫米,年日照2400小時,無霜期155天。

..

以白于山與水嶺為界,在北部於內蒙古烏素沙漠邊緣,屬無定河流域,地形向北傾斜,澗地平展、谷寬、梁緩,間有少數殘丘低峁,占15%;白于山以南屬北洛河流域,北高南低,地勢向洛河川道傾斜,梁面狹長起伏,溝壑深窄陡峻,占85%,道路多沿溝順梁修築,洛河川道較寬,人口密集。縣境內有九川二河三拐溝(即頭道川、二道川、三道川、白豹川、腳扎川、楊青川、亂石頭川、寧塞川、顆顆川、無定河、石拐子溝、八里莊溝、麻子溝)。

保護計畫

資金投入情況:
2004年縣政府拔款30萬元,用於保護鐵鞭舞排練。2005年峻工並投入使用的新建文化大樓,專門設計舞蹈排練場地和業務培訓場所(投資30萬元),2005年峻工並投入使用的“長征廣場”是市政建設空前發展中最亮麗的風景,即是乾群休閒觀景、自由聚集的場地,更是各類藝術演出活動的廣闊舞台(投資30萬元)。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一)2003年吳起縣委、政府召開了“保護吳起民間藝術,打造吳起特色文化品牌”會議,會上明確提出吳起鐵鞭舞是吳起縣特色文化重中之重點,要全力進行保護和弘揚。
(二)2004年,均把保護吳起鐵鞭舞作為工作報告的內容之一。
(三)2005年,打造吳起鐵鞭舞品牌專項工作會議,並印發工作紀要,對保護、弘揚吳起鐵鞭舞的奮鬥目標、工作原則、資金投入等作了部署。

保護內容:

為保護吳起縣鐵鞭舞,制定十年保護計畫。計畫由鄉鎮黨委、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吳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文化文物局負責管理、督導,保護計畫要點如下:
(一)靜態保護
1、全面深入細緻地進行普查工作,進一步查清吳起鐵鞭舞發展的歷史沿革及其隊伍分布主要活動等情況,並將多年普查材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
2、開展對吳起鐵鞭舞的基礎理論研究,特別開展好古代魏國“將士舞”形成的前後因果及其內涵,習武士以棍代鞭,霸王鞭代棍棒,教儀活動中的鐵鞭舞以及其舞步、節奏、伴舞隊伍和樂器等八個方面的本體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全部編纂成文本出版。

..

(二)動態保護
(1)對現有的200多名表演骨幹和伴奏人員實行重點保護,對縣一中、二中、縣石油開發一廠、二廠、圓方集團和縣直屬單位等六支舞蹈隊伍列為重點保護單位。
(2)各鄉鎮分別建立一支120人組成的舞蹈隊伍。
(3)文化館舉辦相關業務培訓班,定期對城鄉骨幹進行培訓。
(4)在縣鄉兩級中學生中有計畫地進行鐵鞭舞常識和基本動作培訓,解決鐵鞭舞承傳難的問題。
(5)建立以鐵鞭舞樂器、道具、服裝加工演出的文化發展公司,結合民俗活動,開闢演出市場,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6)建立吳起縣兩年一度的吳起民間藝術節,檢閱和促進吳起鐵鞭舞的傳承及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