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茚西林

卡茚西林

卡茚西林是青黴素的一種,也叫丹青黴素、茚滿酯羧苄青黴素等,藥理為羧苄青黴素茚滿酯的鈉鹽,進入機體後,很快水解釋放出羧苄青黴素而發揮抗菌作用,抗菌譜與羧苄青黴素相似。卡茚西林特點為口服吸收好。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所引起的尿路感染。使用方法有靜脈注射與肌注,藥量根據治療對象和病情而定。使用前先做皮試,對青黴素過敏者禁用。

基本信息

卡茚西林

卡茚西林卡茚西林
通用名稱:卡茚西林。
英文名稱:Carindacillin。
中文別名:卡丹青黴素、茚滿酯羧苄青黴素、羧苄青黴素茚滿酯、羧苄青黴素茚滿酯鈉、羧茚青黴素鈉、羧茚苄青黴素、羧茚苄青黴素鈉。
英文別名:CarbenicillinIndanylSodium、Carindapen、Geocillin、Gepcillin、IndanylCarbenicillin、IndanylCarbenicillinSodium。

適應病症

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綠膿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所引起的尿路感染。不適用全身感染,因血藥濃度低,不能奏效。對大腸桿菌、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假單胞菌、摩根變形桿菌、腸桿菌、腸球菌的抗菌作用很強;此外,對葡萄球菌和鏈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劑量與用法

卡茚西林卡茚西林
肌注,成人,0.5g—2.5g/次,4次/日;兒童,每日50mg—200mg/kg,分4次。靜注或靜滴,成人,5g—20g/日,分2—3次。兒童,每日100mg—400mg/kg,分2—3次。鞘內注射,成人,40mg/次。
尿路感染:每日靜注或肌注4—8g,分3—4次,系統感染和嚴重的尿路感染:分次靜滴: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200mg,綠膿桿菌系統感染:分次靜注或連續滴註: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400—500mg,兒童尿路感染:用法如上: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50—200mg,系統感染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300—500mg。

給藥說明 

卡茚西林卡茚西林
1 卡茚西林與氯化鈉、1/6M的乳酸鈉溶液不宜配伍。
2 卡茚西林與下列藥物不宜配伍:阿米卡星、兩性黴素、博來黴素、氯黴素、多粘菌素、阿糖胞苷、地貝卡星、慶大黴素。
3 卡茚西林和氨基糖苷類藥物合用時,可致氨基糖苷類的藥效降低。
4 卡茚西林與羧苯磺胺合用時,可使卡茚西林的血清濃度升高。其可能的機制是羧苯磺胺與之競爭經腎小管分泌。
5 卡茚西林與口服避孕藥合用時,可影響口服避孕藥的腸肝循環,降低避孕藥藥效。
6 卡茚西林與傷寒活疫苗合用時,可降低傷寒活疫苗的免疫反應。
7 卡茚西林與丙磺舒合用時,可提高卡茚西林血藥濃度。

藥理

本品為半合成羧苄西林的苯酯(indanylester),耐酸,可口服,在體內水解釋放出羧苄西林而產生抗菌作用,抗菌作用與羧苄西林完全相同。

注意事項

卡茚西林卡茚西林
1 對本藥或其它青黴素類藥物過敏者禁用;有血清病反應史者禁用。
2 肝腎功能受損者;孕婦、哺乳期婦女、新生兒及充血性心衰或高血壓患者慎用。
3 長期用藥時應注意監測功能和造血系統。
4 長期套用,可能引起二重感染,與丙磺舒合用,可提高血藥濃度。
5 本品用前應作皮試,對青黴素過敏者本品亦忌用。本品毒性較小,但別亦出現轉氨酶升高,停藥後可恢復,偶有皮診。

不良反應

卡茚西林卡茚西林
1 血液系統偶可導致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嗜酸粒細胞增多。也偶有出現粒細胞減少、凝血缺陷和出血的報導。
2 中樞神經系統有報導,在大劑量用藥或用於腎功能不全病人時偶可誘發癲癇發作。
3 內分泌系統有報導,在大劑量給藥時偶可致鹼中毒及低鉀血症。
4 消化系統主要表現為噁心、腹瀉、嘔吐、脹氣、舌炎和味覺異常等。也偶有腹部痛性痙攣、口乾、便血、食慾下降、偽膜性結腸炎等報導。
5 腎臟/泌尿生殖系統偶有致腎功能損害的報導。
6 肝臟少數患者用藥後可出現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的報導。在停藥後,這種反應可迅速消失。
7 皮膚用藥後可出現皮疹、蕁麻疹、瘙癢等過敏反應症狀。藥物相互作用。
8 與羧苄西林同,套用前須作本品或青黴素過敏試驗,方法同青黴素,過敏者禁用。另外胃腸道反應較多。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