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祭山

南祭山

南祭山位於寧德市城關西南面。它最早開發於宋代。南祭山是以這三個寺廟為中心,並以其特有的山光水色,成為旅遊勝地。南祭山共有5個景區。

南祭山南祭山
南祭山位於寧德市城關西南面。它最早開發於宋代。南祭山是以這三個寺廟為中心,並以其特有的山光水色,成為旅遊勝地。南祭山共有5個景區。

地理位置

南祭山位於福建寧德市城關西南面,距城1公里。它最早開發於宋代,宋時在飛泉寺的原址上建有道觀,明、清時期重建飛泉寺龍湫寺南峰寺南祭山是以這三個寺廟為中心,並以其特有的山光水色,成為旅遊勝地。

景點

南祭山共有5個景區:它們是湖濱南祭龍湫南峰白鶴。湖濱景區為南祭山的入口處,在這裡可以觀賞南祭山的

南祭山南祭山
全貌。
南祭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輔以人工點綴,更顯優美。
龍湫景區是拱伏隱秀,夾澗飛泉的天然丘壑。志書記載:“有龍藏焉,四時興雲霧”,故得名“龍湫”。這裡主要景點有“石門雙峽”、“臨風崗”、“劉海台”、“青獅岩”、“玉龍潭”、“燕咀岩”等。南峰景區在龍湫之山,沿著羊腸曲徑,拾級而上,可見“五台石”、“文筆峰”、“石人面壁”、“將軍洞”、“南峰巔”及“南峰禪寺”等景點。
南祭山麓的御仙橋亭舊址為白鶴景區。有“白鶴鳴崗”、“白鶴巔”等景點。建於宋代白鶴古道蜿蜒山中,歷代文人墨客、達宦雅士在此留下了許多題刻和詩篇,其中有分巡道徐用檢大書:“海闊天空”,有郡守李撥題曰:“鶴翥鸞翔”和“滄海一粟”,有知縣高愈謙書“海鶴雄觀”和明提學熊敦朴書“天清海晏”,清知縣汪大潤書“俯視一切”等多處石刻

南祭山最佳旅遊時間

福州瀕臨東海,屬溫濕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比較溫暖,年平均氣溫為19.6℃,雨量充沛。3、4月間的福州陰涼

南祭山南祭山
多雨,遊客可穿羊毛衫棉毛褲袷衣;5-9月為夏季,要穿涼爽透氣的衣服;10-11月為秋季,穿單衣或薄毛衣就可以了;12月-次年2月為冬季,須穿粗毛衣和呢衣。5-8月常有雷陣雨和颱風,6、7、8月則是颱風季節,颱風過後必有大雨暴雨

南祭山民俗節慶活動

福州傳統節慶活動和時令節俗很多,春節拜年、正月十五鬧元宵逛燈市清明節祭祖掃墓端午划龍舟、七夕話鵲橋中秋賞月、重陽敬老、過小年(十二月廿四,也叫”祭灶”;家家戶戶打掃廚房,迎接新年,食品主要是灶糖灶餅),除了以上這些中國傳統節日外,福州地區獨有的節俗主要有拗九節、冬節搓丸祭灶迎春、迎年、中元節、做夏等。

南祭山交通

福州機場擴建改建後,已開闢30多 條國內外航線。97年 6月建成投入使用的長樂國際機場,年貨運量可達20萬噸,年

南祭山南祭山
旅客吞吐量可達1000多萬人,可滿足波音747-400與麥道-11等運航機型全天候起 降。福州港遠洋貨運航線可通達世界1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內各主要港口。鐵路 1994年旅客發運量完成400多萬人次。 福州至廈門高速公路已在建成通車。電力建 設突飛猛進,華能福州火電廠已發電水口水電站三台機組正式運行。福州郵電通 訊設施開創了我國使用全電子設備進行通訊新紀錄,可與世界 170多個國家或地區 直接通話,還開闢了國際特快郵遞業務。

南祭山美食

馳名中外的“佛跳牆”是聚春園的傳統首席菜餚。選用魚翅海參干貝鮑魚等二十多種原料和配料煨而成。選料精細,刀工講究,烹製嚴格。此菜品嘗起來,醇香濃郁、爛而不腐、味中有味,使人唇齒留香,餘味無窮。曾榮獲國家商業部優質產品金鼎獎,並曾作為國宴的主菜多次招待過外國元首和貴賓

南祭山購物

福州的主要商業路段有五四路(以品牌服裝、旅遊產品為主);五一路(大商場、大型購物中心集中區域);台江路

南祭山南祭山
商品及特色舊貨市場;福州傳統商業街區東街口;福州最古老最繁華的購物街——八一七路;福州最大的批發市場區——鰲峰路;還有東亞第一室內步行街——中亭街,第一步行購物島——中洲島。此外福州還有眾多的大型商場及旅遊商場等(具體請參見福州大型商場名錄、工藝美術及旅遊商場名錄)。
福州也有不少大型、多功能、現代化的超市:世界三大零售業巨頭沃爾瑪(3家),麥德龍(1家),家樂福(1家)都在榕城落了戶,其中山姆會員商店在全國僅3家,福州就有一家,其他大超市就更不勝枚舉了。
福州當地盛產多種土特產品,市果福桔在全國柑桔評比中名列前茅;福州軟木畫國內外獨一無二;壽山石雕是福州的千年工藝珍品;脫胎漆器,當年榮獲國際頭獎。此外,福州玉雕牙雕角梳肉鬆福果等,亦久負盛名,十分暢銷。
福州還薈萃了福建各地的土特產,有烏龍茶建蓮桂圓荔枝,還有著名的“八大幹”,即連城地瓜乾、武平豬膽乾、上杭蘿蔔乾、明溪肉脯乾、寧化辣椒乾、長汀豆腐乾等,還有牡蠣“四大貝類”。除此以外,在福州還應該買些片仔癀、水仙花及清源茶餅作為禮品帶回家去。

南祭山特別提醒

福州“因州北有福山”,故名。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樹, “綠蔭滿城,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的美稱。

南祭山旅遊投訴電話

寧德市旅遊投訴電話: 0593-2883671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國家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附近景區——南山風景區

南山風景區地處壽寧縣東南南陽鎮,距城關18公里。由南山頂、金雞山、葫蘆嶺、百洞岩、天文台舊址等風景點組
南祭山南祭山
成,面積約15平方公里、主峰高1454.4米,為洞宮山脈東高峰之一。南山頂風景點主要由龍巖寺、天池、石鯉朝天、夢龍塑像、摩崖石刻等組成。龍巖寺始建於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至今已有560年歷史。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公元1638年--1642年任壽寧知縣期間,曾多次登臨絕頂,遺蹤尚留。福建第一位進士薛令之(福安廉村人、唐神龍進士)也曾結廬南山、苦讀成名,現讀書處遺址尚存。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令人讚嘆的詩篇和墨寶。此外,還有福建著名書法家朱以撒、佘險峰都留下了筆跡,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增添光彩。 葫蘆嶺是著名的風景長廊,米磨岩、葫蘆岩、狀元帽、金牛臥翠、表面波海馬等維妙維肖、巧奪天工。百洞岩景區的黃龍洞是由一個無數天然巨大迭壘而成的石洞,恍若迷宮、清泉淙淙、冬暖夏涼、令人陶醉,洞長300餘米,有一線天、天壇口、貼肚口……,由清心亭出口,觀天賞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其樂無窮。金雞山是一處集天然風光與人工風光與一體的風景點。金雞山開發於80年代,現已建起聖寶殿、馬祖廟、忠臣廟、帝王宮、天子橋、元帥宮等十佘處。新開發的連環洞景點怪石嶙峋、似龜似魚、如獅如猴遍布滿山,石銷橫空、鱷魚出水、金蟾渡天、金龜探海等栩栩如生;連環洞洞穴交錯,洞中有洞,洞洞相連,鑽洞探穴,野趣倍增。金雞報曉、夫妻岩、前後鼎的民間傳說更是膾炙人口。站在金雞山之巔,向南遙望,猶如置身於九天之上,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覺……

附近景區——戚繼光公園

戚繼光公園又稱“西山”,位於寧德城關西部,為紀念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豐功偉績,繼光村農民自發集資籌建。公園
南祭山南祭山
以白鶴峰頂為屏障,靈溪禪寺為中心,經靈寺、居士林為左右翼。建戚繼光大型塑像、紫竹觀世音、白鶴亭、盤兩洞、玉女池、三仙洞、龍柱亭、白雲洞、虹橋、靈光洞、思兒亭等十八景區。

附近景區——高山明珠

周寧境內峰巒翠,玉帶纏綿,鍾雲毓秀,如詩勝畫,是一塊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境內風光秀麗,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南祭山南祭山
九龍際瀑布群雄偉壯闊,氣勢磅礴,榮膺省級首批十大名勝風景區之盛譽;鯉魚溪神鱗戲水,人魚同樂,令遊人流連忘返;滴水岩瀉珠濺玉,水滴石穿,史稱“ 八閩首景”;即將建成的庫容3.2億立方米的高山人工湖令人神往;千年古剎靈峰寺、方廣寺山深廟古,聞名遐邇......全縣平均海拔800米,縣城海拔888米,冠全省之首,冬無嚴寒,夏無酷署,盛夏日均氣溫僅24攝氏度,享有“天然空調城”的美譽,是旅遊、度假、避暑的好去處。

附近景區——寧德東獅山

福建柘榮縣東獅山以山形似獅而得名,是太姥山脈最高峰,海拔1479米,方圓25平方公里,山中有谷、泉、洞、岩、峰

南祭山南祭山
等自然景觀227處,步移景換,令人留連忘返,被人們譽為“氣撥太姥,天下奇山”,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山之妙在峰迴路轉,水之妙有風起波生。東獅山群峰聳峙,雄偉挺拔,集太姥山的奇偉雄姿,兼武夷山水的柔媚挺秀,登頂峰,最眺東海日出,暮觀南越仙霞,山上奇峰怪石,千姿百態,岩洞眾多,深淺不一。山中“旗峰插漢、天峰奇觀、靈岩疊翠、青龍起伏、百丈靈岩、石屏撥秀、羅隱盆谷、仙洞雙泉、仙人鋸板、仙人棋盤、樹傘遮日、龍井飛瀑、碧水映月”等三十六奇景,絕屬天工。
在東獅山中部蟠桃溪兩側,洞奇石怪,蟠桃洞、玉屏洞、洞連洞、洞套洞、洞洞相通、幽深寒沏、更加靄氣蒸騰,猶入迷宮,總給人增添幾分神秘感,蟠桃岩、金蟾朝聖、馬頭岩、象鼻岩等形象各異,栩栩如生。相傳八仙曾游東獅山,正逢炎夏,呂洞濱隨手插入岩中取水解渴。從此後,岩中留下巴掌大的孔穴、泉水汩汩,終年不斷,留下“仙泉噴雪”的奇觀。遊人留詩讚曰“岩岫隱靈山,霞光映翠洞,真蹤仙可印,妙手俗難摯。石乳噴香泉,瓊漿動玉盤,遊人願一飲,芬芳心膽肝”。
現在柘榮縣人民政府投資建造了獅子嶺,嶺上有歷朝歷代的石獅,風格各異,值得一游。

附近景區——仙山牧場

仙山牧場位於縣城西北部與古田、建甌兩縣交界處,離縣城60多公里。牧場現有面積3萬多畝,可發展至10萬畝,被譽

南祭山南祭山
為“北方少有,南方僅有”的高山牧場。仙山牧場屬山地緩坡稀樹草場,平均每畝有黃山松15棵左右,千姿百態,令人稱奇。仙山牧場海拔941-1472米,場部海拔1260米,坡度15-30度,年平均氣溫13,極端高溫31.5,極端低溫-12.5,無霜期220天,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相對濕度58%—90%,常年流水的山澗有20多條,素有“花溪”之稱。山上雲霧天氣多,濕度大,水源充足,牧草豐茂,盛產竹筍、蘑菇、蕨、草莓、棘胸蛙、“坑頭婆”魚等山珍,為江南難得的草原旅遊勝地。仙山賓館設備較完備,可開展避暑、療養、度假、狩獵、採藥、釣魚、生物考察、賞雪等專項旅遊。
仙山湖】位於場部前,面積百餘畝。
【李生岩】為仙山最高峰,海拔1472米,岩高險奇絕,岩縫多黃山松。 
【聚仙岩】位於場部後山山樑上,群石玲瓏秀氣,石上長挺拔撐天之黃山松。 
【小坂】位於場部後坡背後,面積數百畝,坂中綠草茵茵,坂邊青松蔥鬱,盛產草莓。 
【大坂】位於仙山環場公路橋邊,一馬平川,坂中有“坑頭婆”魚,垂釣不須魚鉤。為主要牧牛場所之一。
【送子觀音】位於李生岩間,又稱仙山紅軍洞。 
【閩東北特委、軍分區駐地紀念碑】位於牧場場部右側小山上。民國25年(1936年)春,中共閩東北特委、軍分區進駐仙山,領導方圓數百里的閩東北蘇區軍民堅持游擊鬥爭。1984年7月,中共屏南縣委、縣政府立碑以示紀念。1990年10月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欣賞

南祭山南祭山
南祭山南祭山
南祭山南祭山
南祭山南祭山

相關景點

甘國寶故居
柏柱洋
仙字岩
九龍祭瀑布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