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國小

南橋國小

南橋國小是一所名校,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南橋新城中心地區,學校占地10938平方米,建築面積6130平方米,解放初期20世紀80年代修建的校舍已全部翻建成新樓房,校園規劃完整,校園內花木繁茂,環境幽雅。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南橋國小位於上海市奉賢區南橋新城中心地區,是一所有兩百年歷史的學校。

南橋小創辦於清朝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創建時稱文游書院。光緒三十年(1904),改稱文遊學堂。民國三年(1914年),改為奉賢縣立第二高等國小,即奉賢老人們熟知的“二高”。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稱為南橋國小。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在南橋女校西側,即現南橋國小一號樓原址,建十二教室樓房一幢,校舍落成後,將南橋國小、求吾初級國小、和養正初級國小併入南橋女校,稱南橋國小。

學校占地10938平方米,建築面積6130平方米,解放初期20世紀80年代修建的校舍已全部翻建成新樓房。校內教學設施完備,布局合理,擁有二十多個專用教室。校園規劃完整,校園內花木繁茂,環境幽雅。

教育目標

學校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為辦學宗旨,堅持“在繼承中求發展,在改革中創特色”的指導思想;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生“合格+特長”的培養目標;堅持在推進素質教育中創辦現代化名校為目標。近幾年來獲得許多榮譽稱號:上海市農口系統文明單位,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校,上海市學生行為規范銅牌學校,上海市綠化合格單位,上海市科研、藝術、體育、紅領巾讀書讀報先進集體等,學校辦學水平不斷上台階,以“校風好、質量高”享譽社會。

特色教育活動

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發展推動學習文化建設,學校在素質教育理論與當代美育教育指導下,確立了從課程和組織方面著手,以藝術為引線,以美啟發學生心靈,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能,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的學校藝術教育辦學特色。在開創“課內打基礎,課外搞拓展,潛能大開發,特色上台階”藝教辦學特色工作中,充分發揮藝術特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強調藝術教育實踐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該校現有合唱、器樂、舞蹈、剪摺紙四個藝術專項被列為區的特色項目。

珠海國小名錄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海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本任務主要是盤點珠海的國小。
珠海市紅旗軍建國小
珠海市第三國小
珠海容閎學校
珠海立才國小
珠海九洲國小
珠海吉大國小
珠海東坑村國小
珠海翠前國小
珠海中聯國小
兆征紀念學校
珠海粵華國小
珠海香洲區夏灣國小
珠海市香珠區立才國小
珠海小赤坎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灣仔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一國小
珠海草蓢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六國小
珠海市香洲七小
北嶺國小
珠海市平沙美平國小
珠海市南溪國小
珠海圓明國小[誼富大樓西北]
珠海圓明國小[金鐘小區東區西北]
魚林國小
渝海國小
永豐國小
雅景國小
湴涌學校
新鄉學校
新青國小
新村學校
小林實驗國小
小濠涌學校
小赤坎學校
香洲一小榮泰分校
香洲一小
香洲區前山國小造貝校區
香洲區前山國小造貝校
香洲區第五國小
香洲區第十二國小
香洲二小海前校區
香華實驗學校
下洲國小
夏村學校
西埔學校
偉民學校
灣口國小
白藤湖幸福國小
上橫中心國小
三灶中心國小
三灶鎮中興國小
三角國小
三沖國小
若亞語言學校
僑光國小
白蕉鎮中心國小
乾務五山中心國小
平沙鎮中心國小
平沙實驗國小
南新國小
南廈國小
南橋國小南校區
白蕉鎮新二國小
珠海市南門國小
六鄉中心國小
蓮溪中心國小
連灣國小
聯廠職工子弟學校
李兆南紀念學校
立才國小
景園國小
景山實驗學校
井岸鎮西灣國小
井岸鎮龍西國小
井岸鎮第一國小
井岸鎮第三國小
井岸鎮第二國小
金灣區礦山學校
金灣區第一國小
金峰學校
金鼎第一國小
珠海界涌英才小學生輔導班
珠海界涌英才國小
雞咀國小
會同國小
華豐國小
虎山學校
紅旗鎮三板國小
橫山中心國小
恒隆國小
海澄國小
廣生國小
綱山新華學校
珠海港二國小
恩惠國小
斗門鎮中心國小
斗門區城南學校
東岼國小
東橋學校
東僑國小
東湖國小
八甲景勝學校
珠海市東澳國小
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大托國小
大濠涌學校
東風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甄賢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七國小
珠海市前山國小
興華國小
唐家國小
南橋國小
乾務中心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