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務中心國小

乾務中心國小

乾務中心國小創辦於1946年,1995年晉升為區一級學校。2001年,為改變珠海西部地區基礎教育落後狀況,經市政府立項,撤併了乾西、乾北、東澳、獅群、灣口等5所規模小、設施落後、師資薄弱的“麻雀學校”,投資近3000萬元,按省一級標準建設的一所環境優美、設施一流的現代化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現狀

學校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乾務鎮外沙崗,距縣城區12公里。校園占地面積66667平方米(另預留50畝作今後發展之用),建築面積14132平方米,綠化面積32533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100%。根據有關資料顯示 ,學校有36個教學班,1800多名學生,教職工103人。

學校布局合理、功能齊備,劃分為行政區、教學區、體育活動區、生活區。綠化布局美觀,花團錦簇,是一所融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於一體、和諧統一的“花園式”學校。

學校正逐步發展成為校園文化濃郁、教育教學質量高、辦學特色鮮明的示範性等級學校。2004年通過珠海市一級學校的評估,榮獲珠海市文明學校、珠海市綠色學校,2005年晉升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6年被評為廣東省信息技術實驗學校。

設施建設

學校各種設備、設施齊全。常規教學儀器、場地器材均按國家一類標準配備,擁有一流的舞蹈室、階梯室、多媒體電教室等先進功能室,並建有標準游泳池、大型室內運動場、生物園、器械場、籃球場、足球場和400米標準運動場等。

校園實現高度智慧型化、信息化。建有千兆校園網和校園監控系統,電腦室、電子閱覽室、軟體製作室等先進功能室一應俱全。根據有關資料顯示 ,有14個多媒體電教平台,212台電腦,廣播系統能實現全天24小時全自動廣播,辦公實現“無紙化”,圖書室、檔案室、儀器室等管理實現電腦化。

學校還建有可同時容納600多個學生和80多個教師用餐的餐廳,並安裝了直飲水系統,信禾汽車公司每天為學生提供交通接送服務。

辦學思想

辦學思想、理念是一所學校辦學的靈魂。規範化、示範性學校,必須在先進的辦學思想、理念的指導下發展學校。

乾小的辦學思想是:

辦學理念:讓孩子愉快,讓教育精彩。

辦學宗旨: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使學生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

辦學方針:貫徹執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學思路:健全制度,依法治校;轉換機制,改革活校;提高效益,科研興校;最佳化環境,特色立校。

治校方略: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以法規作保障,以和諧教育為特色,辦現代化學校,育創新型人才。

管理理念:以教師的成功實現學校的成功,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辦學目標

學校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建設“教育強區”和“教育強鎮”的戰略部署,以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為辦學宗旨,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立足點,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創建規範化示範性等級學校為目標,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抓住“教育強市”和“教育強區”創建的機遇,全面啟動學校“和諧教育”發展戰略,努力建設成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區級一流、市級先進和省級示範的新型學校。

長期發展目標是創辦高質量、有特色的廣東省一級學校、省4000所優質示範學校、省“美麗校園”、省“綠色學校”。

學生培養目標是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的人格特徵、紮實的文化知識、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創新的精神,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充分的個性特長”,使之成為“語言文明、行為規範、衣著得體、明禮待人”的合格小公民。

辦學特色

高起點、高標準決定乾小必須走特色化的發展之路。在實施素質教育、打造優質教育的進程中,乾小確立了“和諧教育”的辦學特色。

和諧教育是在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公平優質的教育,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不斷追求綜合素質協調、和諧發展。它能激活各個有效的因素,通過創設和諧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和諧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在充分尊重人的基礎上,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因教育而發展。

根據“十六大”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乾小提出,讓全體學生成為具有基本知識素養的合格小公民;讓數以百計的學生成為具有一定特長的優秀人才;讓一大批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從而達到人才的質量和數量的和諧。

構建和諧教育特色,乾小人進行如下的探索:

達致管理和諧:以目標管理為手段,以人為本,實施層級管理機制,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強化工作責任制,形成“科學、規範、高效、人本化”的管理特色。

創造育人和諧: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品質為根本,以文明規範為切入點,以情感教育為手段,形成健康心理、促養成、重實效的德育特色。

形成教學和諧:以創新精神和實施能力為核心,形成“以學生為主體,合作交流,自主學習和探究,主動發展”的教學特色。

實現校園和諧:以創建文明校園為立足點,建設高標準、現代化、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環境優美,適合學生各方面和諧發展的“文明校園”、“美麗校園”、“智慧型化校園”。

師資建設

教師都是通過公選招聘的,根據有關資料顯示 ,教師平均年齡33歲,大專以上學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8.6%,國小高級教師61人,是一支年輕化、專業化和知識化的教師隊伍。

領導班子團結進取、富有戰鬥力。他們都是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根據有關資料顯示 ,1名校長、3名副校長均是國小高級教師,其中3人本科學歷,1人專科學歷,校長曾參加教育部國小校長培訓中心組織的全國校長高級研修班學習。

學校提出教師要始終高舉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旗幟,形成現代教育觀、終身學習觀,樹立民主和諧、求實進取、學習科研的良好風氣,對學生的教育做到“嚴格、尊重、耐心、善誘”,以“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為工作口號,以“樂教、愛生、奉獻、自律”為行為準則,做到“學為師、行為范”。

學校注重建立教師成長機制,不斷促進學習型組織的建設。該校提出:以教師的成功實現學校的成功,讓教師關注自身的生命價值和職業價值,增強主體意識和內在發展動力。學校啟動“名師工程”,不斷推進“二、四、六”工程(兩年合格,四年骨幹,六年特色)。在推進名師工程中,以“著眼全體教師,抓好基礎工程;注重青年教師,抓好重點工程;培養骨幹教師,推進名師工程”為目標,以課堂教學評估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以在職培訓為立足點,制訂教師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案,開展評價活動,不斷增強教師可持續發展能力。

學校管理

加強管理是乾小實施開展優質教育創建示範性學校的關鍵工程。該校對各項工作進行統籌策劃,激活各個教育因素。

該校樹立“經營學校”的管理思想,實施層級管理、目標管理的管理體制。

該校運用“情感+制度+問責”的管理方式。

該校強調要建設和諧校園,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對學生熱愛、尊重、嚴格、耐心、信任、寬容,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該校認為,要實施和諧教育需要一支敬業愛崗、甘於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1)建立一支特別能戰鬥、富於創新精神和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隊伍。

(2)建設學習型的教師隊伍,實施乾小教師可持續發展戰略,增強教師的職業競爭力。

(3)不斷推進學校“名師工程”、“二、四、六”工程。

(4)積極調動各方教育因素,形成長效的評價和競爭機制,推進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嘗試實施結構工資制。

建設和諧的工作集體。

(1)實施人本化的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揚長性管理,情感管理。

(2)建立民主監督機制,實施校務公開、重大議事制度。

(3)發揮黨支部、共青團的先鋒模範作用。

(4)充分發揮工會、教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

(5)設立“‘我與學校’自由講”民主沙龍。

依法治校——和諧教育的根本保證。

(1)強化規章制度的建立。

(2)組織學習國家法律法規,規範教師的公務行為。

德育工作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和大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精神指引下,學校著力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以培養“合格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德育工作方向。

1、乾小提出以培養“合格小公民”為主線的德育工作目標。

合格小公民=良好思想道德+文明行為+心理健康+基本知識素養,實現”道德人”與”知識人”的統一。

2、培養健康向上的優良品格。

五小:小幫手、小標兵、小夥伴、小衛士、小主人。

五愛:愛中國共產黨、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

五有:上課有紀律、課間有秩序、言行有禮貌、心中有他人、思想有進步。

六會: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勞動。

3、強化學生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

(1)以公民道德規範教育為重點,以學生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豐富的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時效性。

(2)強化“以級組為主,班級為重點,班主任為專責”的德育管理格局,以“把每一個學生教育好”為要求,建立和完善“全員德育工作者”制度。

(3)成立文明督導隊,加強對學生思想、行為的檢查,全面落實“日評”、“周評”、“月評”、“學期評”的評比制度。

(4)開展“五星班級”、“五星學生”、“紅花少年”評選活動,讓學生在積極的評價中不斷成長。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袋,對學生實施“顏色管理”。設立紅領巾廣播站,表揚好人好事,使學生潛移默化。

4、提升學校綠色競爭力。最佳化育人環境是實施和諧教育的基本途徑。(1)構建人文教育環境,培養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2)創建文明校園、綠色學校、交通安全學校、無煙學校。建設“淨化、綠化、美化、藝術化、教育化”的校園環境,營造個性化的班級文化。(3)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藝術節、體育節、風箏節、科技節、足球節。(4)建設現代化、智慧型化的校園。(5)環保教育:開展“我與小樹共成長”活動。勞動教育:依託校園作為勞動基地,培養學生愛勞動、講衛生的好習慣。

5、開啟“悄悄話信箱”、心理輔導活動,培養心理健康、人格高尚的學生。

6、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升國旗和國旗下的講話長抓不懈,中隊主題活動長年開展,建立德育校本課程,每堂課一句德育語言不斷滲透,社會實踐活動經常舉辦等。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平台和廣播系統,以愛國主義影片和音樂作為校本課程進行開發,按不同年齡、不同時段組織學生欣賞。

7、營造“和諧平安”的教育環境。(1)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2)發揮社區教育輻射作用,和區委會、派出所、交警開展文明共建活動。(3)設立家長熱線、信箱、開放日、家校通、學校辦事視窗等。

8、實現教育公平是和諧教育的基石。(1)加大“幫扶”力度,開展“扶貧助學”工程,對特困生、智障生實施“關懷工程”。(3)農村獨生子女和“低保”家庭子女免書雜費。

教學工作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學校發展之本。高素質的教師必須是高質量,高素質的學生必然是高分數。和諧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1、“倡導全面,和諧發展”是乾小實施和諧教學的指導思想。和諧教育,必須以學生為本,全面發展學生,激發他們興趣,張揚他們的個性。讓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關注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為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為終身發展積累知識,這是和諧教育所倡導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2、和諧教育的核心標誌是實現教學過程的和諧。

“以學生為主體,合作交流,自主學習和探究,主動發展”是乾小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注重主體性的課堂建設。探究性學習,給學生自主的空間、選擇的機會、體驗的環境和表現的舞台。三還:還時間、還主動權、還歡樂和愉快。營造和諧的氛圍:人人平等、人人善問、人人求新、人人動手、人人成功。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積極參與、學有特長、開闊視野。勤奮:用心、刻苦、細緻。創新:愛提問題、積極探索、敢於標新。

紮實常規管理。抓“五環”、抓基礎、抓質量;落實備課、落實講課、落實輔導、落實評價、落實智優生、特長生。

3、形成有效的輔導、評價機制,促成學習效果的和諧。

輔導:“培優扶差”,分層教學,重視中下層生。

測試:單元測試重考制、單元測試學分制、學科能力競賽制、期末考試免考制、劃分層次選考制。

教學質量實行“顏色學分制”管理,實現人人過關。

4、科研興校,提高和諧教育的成效,是實施和諧教育的不竭動力。

申報國家、省、市、區級科研課題,如“生本教育”、“口語交際”、“四動九段”等。進行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不斷提高教學的現代化水平。

5、課外拓展,讓校園精彩。

(1)學生實現“六個會”——會寫一手好字、會游泳、會做一項體育運動、會操作電腦、會說流利的英語。(2)注重個性化的課程建設。一年級開設英語,三年級開設信息技術教育,開設綜合實踐課,開設國學教育活動。(3)注重藝術教育。設立花草節、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風箏節,成立小天鵝舞蹈隊、小天使合唱隊、乾小學生體協、童畫書院、乾小舞獅隊。(4)“體藝見長,學科並重”。重點發展足球隊、籃球隊、桌球隊、游泳隊、羽毛球隊。(5)提高校園文化品味。創辦《旗山清泉》、《百花園》雜誌和小報,成立師生文學社。

豐碩成果

乾小積極順應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積極開展“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基礎教育的出路”的探索。學校整體工作成績突出,已成為廣東省信息技術實驗學校、珠海市綠色學校、珠海市文明學校、市和區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市和區“巾幗文明示範崗”、“斗門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斗門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並被評為斗門區文明校園建設先進單位、斗門區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斗門區優秀家長學校、斗門區校務公開先進單位、斗門區優秀電教學校、斗門區先進教代會等。

多年來,學校相繼獲得區教學質量一、二等獎,05年獲得珠海市教學質量三等獎,2006年更獲市教學質量二等獎。並校以來,師生參加各類比賽,共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和區級的獎勵分別達到88、35、77和298人次。先後榮獲區廣播體操比賽一、二等獎,市三等獎;連續多年在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總分位居前列;2006年分別榮獲珠海市中小學生羽毛球和桌球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和第三名;學校足球隊曾榮獲“達能杯”斗門賽區第一名,連續多年代表斗門到珠海參加決賽,2006年獲珠海賽區第四名。學校還被斗門區體育局和教育局定為桌球、羽毛球訓練基地;學生連續兩年參加市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成績突出,受到市和區的高度表揚。

乾務中心國小,環境優美,是生動活潑的樂園,是充滿親情的家園,是花團錦簇的花園,更是勤奮主動的學園。

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以成功的教育實現教育的成功是乾小人的夢想。乾小人秉承“信念、實幹、創新”的校園精神,不斷發展學校,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成為珠海市發展農村基礎教育的示範學校。國家教育部、廣東省委巡視組、廣東省政協考察團、廣東省教育廳、珠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和海南省等各級領導均到校參觀考察。《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珠海特區報》、《珠江晚報》等省市新聞媒體到校採訪,珠海電視台《新聞視點》對該校辦學作了專題報導。《輝煌廣東五十五年》等都對學校的辦學作了報導。2005年9月28日,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同志親臨該校考察珠海基礎教育狀況,對該校的辦學給予高度評價。

隨著教育強市創建工作的加快,乾小面臨新的發展機遇。乾小人以爭創省一級優質示範學校為目標,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真抓實幹,譜寫出農村基礎教育的動人樂章。

發展目標

和諧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知識、人與自身的和諧。把乾小建設成為實踐和諧教育的基地,把教師打造成實踐和諧教育的生力軍,把學生培養成為和諧社會的人才,該校從基礎設施、學校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都作了不懈的探索,但是該校離上級及社會對學校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

乾小人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謀劃學校的未來發展,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強化隊伍建設,提高育人質量,在“要把乾小辦成在全市、全省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學校”的目標指引下,向辦人民滿意學校的高度攀登,在教育的沃土裡、教育的事業上、教育的天地中,用信念支撐神聖的事業,用實幹造就事業的成功,用創新開拓教育的新天地。

珠海國小名錄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並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海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於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本任務主要是盤點珠海的國小。
珠海市紅旗軍建國小
珠海市第三國小
珠海容閎學校
珠海立才國小
珠海九洲國小
珠海吉大國小
珠海東坑村國小
珠海翠前國小
珠海中聯國小
兆征紀念學校
珠海粵華國小
珠海香洲區夏灣國小
珠海市香珠區立才國小
珠海小赤坎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灣仔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一國小
珠海草蓢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六國小
珠海市香洲七小
北嶺國小
珠海市平沙美平國小
珠海市南溪國小
珠海圓明國小[誼富大樓西北]
珠海圓明國小[金鐘小區東區西北]
魚林國小
渝海國小
永豐國小
雅景國小
湴涌學校
新鄉學校
新青國小
新村學校
小林實驗國小
小濠涌學校
小赤坎學校
香洲一小榮泰分校
香洲一小
香洲區前山國小造貝校區
香洲區前山國小造貝校
香洲區第五國小
香洲區第十二國小
香洲二小海前校區
香華實驗學校
下洲國小
夏村學校
西埔學校
偉民學校
灣口國小
白藤湖幸福國小
上橫中心國小
三灶中心國小
三灶鎮中興國小
三角國小
三沖國小
若亞語言學校
僑光國小
白蕉鎮中心國小
乾務五山中心國小
平沙鎮中心國小
平沙實驗國小
南新國小
南廈國小
南橋國小南校區
白蕉鎮新二國小
珠海市南門國小
六鄉中心國小
蓮溪中心國小
連灣國小
聯廠職工子弟學校
李兆南紀念學校
立才國小
景園國小
景山實驗學校
井岸鎮西灣國小
井岸鎮龍西國小
井岸鎮第一國小
井岸鎮第三國小
井岸鎮第二國小
金灣區礦山學校
金灣區第一國小
金峰學校
金鼎第一國小
珠海界涌英才小學生輔導班
珠海界涌英才國小
雞咀國小
會同國小
華豐國小
虎山學校
紅旗鎮三板國小
橫山中心國小
恒隆國小
海澄國小
廣生國小
綱山新華學校
珠海港二國小
恩惠國小
斗門鎮中心國小
斗門區城南學校
東岼國小
東橋學校
東僑國小
東湖國小
八甲景勝學校
珠海市東澳國小
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大托國小
大濠涌學校
東風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甄賢國小
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七國小
珠海市前山國小
興華國小
唐家國小
南橋國小
乾務中心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