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洪鄉

千洪鄉

千洪鄉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境北部,天目山西南麓,北界安徽寧國,東臨西天目鄉、紹魯鄉。地處低山丘陵,山占94.7%,森林覆蓋率達8 7.1%,林業資源豐富。千洪鄉有公路里程27公里,與桐千線凌口相通,北往寧國,南到桐廬,交通較為方便。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千洪鄉千洪鄉街道
千洪鄉由千茂、楊洪二地各取一字,組合得名。1950年建千洪鄉,1958年屬潛陽公社,為千洪管理區,1961年分建千洪公社,1984年4月改公社為鄉。臨安市轄鄉。1950年建於洪鄉,1958年併入潛陽公社,1961年析建千洪公社,1984年改鄉。千洪鄉距臨安市區31.5公里。西天目山麓,北界安徽省寧國縣。豐陵溪縱貫南北,與虞溪會合注入天目溪。有通錦城鎮與各村公路。面積62平方公里,人口0.7萬。千洪鄉轄泗洲、楊洪、潘家、烏浪、西橋、東平、朱灣、上洲、平渡、鳳亭10個村委會。

千洪鄉境域為山區,森林、水力資源豐富,是臨安市重點林區,也是天目名茶(天目青頂、毛峰、雲霧茶)和天目筍乾主產地。千洪鄉建有小水電站兩座。鄉辦企業16家,產品主要有日本和服腰帶、宣紙、掛曆、年畫及輕紡、絲綢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其中作為書畫佳品的千洪宣紙,在日本享有盛名。農業糧林並舉,經濟特產除茶葉、筍乾、蠶繭外,還有白果、板栗等。

基礎設施

千洪鄉千洪鄉集市
千洪鄉為進一步改善千洪鄉民眾的生活和投資環境,千洪鄉在電話裝機470門的前提下,開通移動電話通訊 信號;對鄉衛生院進行了易址改造,總投資30餘萬元,配齊了科室和必要的儀器設備,醫療衛生環境得到了根本改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增加;重視廣播電視站的規範化建設,投資10餘萬元,對鄉廣播電視站進行改造,增添編輯機、電腦、字幕機等設備,大大改變有線電視的製作和播放效果,使千洪鄉廣播電視站一躍成為全市一流的鄉級廣電站,為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增加千洪透明度起到了積極作用。

千洪鄉10個行政村都鋪設水泥路面,公路硬化總里程達49公里。千洪鄉可供水電開發20多處,現已開發中小型水電10處,裝機總容量5085千瓦,年發電量1800萬度,電源富餘;交通便捷,村村通了公路;程控電話進村入戶,數字行動電話和無線尋呼通訊覆蓋千洪鄉。千洪鄉境內電力設施改造全面,全面完成農電整網工程。千洪鄉正實施“發揮山、水、礦三大優勢,做好茶、竹、果、林四篇文章”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發展迅速,樓房林立,新村集鎮建設上新水平。千洪鄉正以新世紀的風貌展現在人們面前。

山區農業

千洪鄉千洪鄉竹筍
千洪鄉是臨安市典型的山區農業小鄉,一枝竹(雷竹)、一棵樹(楊桐樹)、一張紙(宣紙),這“三個一”特色產業帶的建設和顯著成效,成為千洪6000多名農民兄弟致富的生動實踐。千洪鄉竹筍收入2980萬元,楊桐葉採摘加工收入550萬元,宣紙銷售收入500萬元,千洪鄉農民人均純收入6686元。農業產業化是發展效益農業的關鍵。

千洪鄉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建設了標準化生產的竹筍產業和高山蔬菜等無公害蔬菜基地,農業生態產品產值達到了3400萬元。千洪鄉擁有較大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4家。其中,天禾園藝公司的楊桐葉加工產值達到近4000萬元,年出口楊桐4000餘萬把。臨安大地食品有限公司依託千洪優質野石筍資源標準化生產的“原鄉人之戀”天目石筍乾,最高價達到每公斤100元,相當於“人參”的價格。並初步形成了“公司 基地 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千洪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有了新發展,農產品購銷大戶和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組建了竹筍協會,通過為筍農普及雷竹覆蓋技術,提供信息、貯藏、運輸、銷售等系列服務,聯結筍農走上了產業化經營之路。千洪鄉政府搭台、資助,組織販銷大戶到南京等大中城市開展對外宣傳、交流合作。上海北郊市場在千洪鄉成立了6000畝雷竹和3500畝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千洪鄉在“農產品走品牌經營之路,農業走效益之路”有了可以示範的載體,為千洪農民增收注入了活力。

新農村建設

千洪鄉千洪鄉
千洪鄉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以人為本,把增加農民收入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突出新農村建設中的產業支撐、基礎設施配套,著力培育新型農民,新農村建設強勢推進。千洪鄉重點突出了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首要的任務是增加農民收入。千洪鄉立足長遠,制訂出茶飲一業率先突破,畜、藥跟進發展的總體思路

千洪鄉堅持強村大戶帶動的戰略,走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道路,在千洪鄉10個村分別建立了茶業、、畜牧、藥材專業村,培植了一批大戶能人,並在能人大戶中組建了專業協會,為產業走規模、集約化道路打基礎。園莊鎮搶抓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公路通村率達到90%以上;把握農業綜合開發機遇,配套房、水、電、渠、沼建設,不斷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完善灌溉設施配套。

千洪鄉新修渠道14公里,機耕路8公里,梯田埂11公里,新建蓄水池2口,攔水壩3座,飲水工程1處,新建徽派房屋140戶,新建沼氣池近百餘口,實施土壤改良6000餘畝。千洪鄉還從抓農民提素,培育新型農民著手,把農民提素工程做為促推新農村建設重要舉措常抓不懈。千洪鄉政府積極與臨安市人勞局、畜牧中心、茶業局等單位聯繫,舉辦了養農村適用技術培訓班,使大部分農民都掌握了能夠致富的適用養殖加工技術。

生態建設

千洪鄉千洪鄉生態
千洪鄉坐落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西麓,是錢塘江主要支流天目溪源頭之一。千洪鄉森林覆蓋率高達92%。為加快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環境,千洪鄉在編制生態鄉建設規劃的基礎上,把創建杭州市級生態鄉作為一件實事來抓,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進行,取得實效。千洪鄉黨委、政府抓住了生態環境保護、新農村建設、“雙整治”等結合點,使生態鄉創建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推進。

一是結合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抓好農村污染源控制。

二是結合新農村建設工作,加快基礎設施改造。全面開展的基礎設施和重點進行的村莊整治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千洪鄉道路硬化、路燈亮化、庭院綠化等村莊美化工作,從整體上加快了生態鄉創建步伐。

三是結合農村“雙整治”工作,改善人居環境。千洪鄉堅持建管並舉,開展街道髒、亂、差的集中整治,拆除了違法建築,使街容街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千洪鄉繼續倡導“打造綠色千洪,構築和諧千洪”的發展理念,把千洪建設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生態可持續發展,生活文明的生態優美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