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閣佛燈

北閣佛燈

北閣佛燈位於潮州城北,背依金山,面臨韓江[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河流]。北閣原是金山東面山下的一組樓閣的總稱,以樓閣之前的佛燈遠照四方而得名,為潮洲西湖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北閣佛燈北閣佛燈
北閣景區,闢建於宋,形成於明,歷代均有興廢,解放前夕已盡遭毀塌,原來的樓閣與佛燈都蕩然無存。1985年這一湮沒已久的勝景又得到重建。整個景區依山傍水,亭台樓閣高低錯落,進門是回瀾亭,圓攢尖式亭體,黃琉璃瓦;經過回瀾亭,沿石級而上是韓江樓,樓背依城廓,東臨韓江,樓高二層,面闊三間,屋面裝點黃瓦片,紅柱丹牆,樓中重塑關羽、關平、周倉塑像;沿以鐵索作護欄的石級而上至玄天閣,閣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斗拱抬梁式木結構,重檐翹角,紅牆黃瓦,閣內重塑玄天上帝的立像一尊。

閣北側聳立著佛燈一座,依附城廓小徑轉角處是疊翠亭。近山巔處,還有一口飽含歷史滄桑、被稱為“廣東第一井” 的金山古井,是1989年修建北閣過程中發掘出來的。據載:該井是清順治九年(1652年),潮州總兵郝尚久反清時鑿成,“井深百餘丈,可飲萬人”,後因兵敗,與其子堯投井,所以,此井又是郝尚久的殉難遺址。

景區由來

北閣佛燈北閣佛燈
北閣佛燈指從前懸掛在閣前桅桿上之燈。昔日夜間燈光遠照,江面從韓江上游十五里處的鹿湖,下游亘到江東急水三元培,陸路東從饒平樟溪的南武棟,南到潮安的浮洋鎮,均可望見燈光,成為江上夜航的標誌。該段韓水急轉折變,來往船隻,看到航燈,聚精會神,悟知潮州府城在即,流急須加小心雖處危臨險,卻安然無恙。行船的人便歸功於桅燈的明指暗示。民間傳說是從前京城的皇帝夜晚熟睡,忽被佛燈照亮了龍床頭,醒後認定是潮州的北閣的桅燈。從此北閣的桅燈從航燈到神明燈,最後晉升為佛燈。

潮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