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

【詞目】北門【拼音】běi mén【釋義】1.北向的門。2.喻指北部邊防要地。3.學士院的代稱。4.指翰林學士。5.指唐代禁軍的北衙。6.《詩經·邶風》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七句。為先秦時代邶地漢族民歌。7.複姓。《東周列國志》第一回:“次早有人傳說,昨日北門有個婦人,違禁造賣桑弓箕袋,拿到即時決了,方知妻子已死。至唐玄宗時,於翰林院之外別建學士院,選有文學的朝官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批答表疏,應和文章,隨時宣召撰擬文字。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

詳細解釋

1.北向的門。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次早有人傳說,昨日北門有個婦人,違禁造賣桑弓箕袋,拿到即時決了,方知妻子已死。”

2.喻指北部邊防要地。

自秦漢以來,通常指長城以北。

3.學士院的代稱

唐宋學士院在禁中北門,因以為學士院的代稱。

4.指翰林學士。

官名。學士始設於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學士起草詔令而無名號。至唐玄宗時,於翰林院之外別建學士院,選有文學的朝官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批答表疏,應和文章,隨時宣召撰擬文字。

5.指唐代禁軍的北衙。

北衙禁軍指的是屯駐於宮城以北,以保衛皇帝和皇家為主要職責的皇帝私兵。有關唐前期北衙禁軍的狀況,以前學者囿於材料的限制而較少措意。本文在大量掌握新史料的基礎上,以時間為基本線索,勾勒北衙禁軍發展的幾個階段,並具體研究每個階段禁軍的特點和職能。

6.《詩·邶風》篇名。

序謂"《北門》,刺士不得志也"。後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7.複姓。

《左傳》有北門駟﹐《尸子》有北門子﹐《莊子》有北門成。見《通志·氏族三》。

詩經《北門》

原文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⑴。

終窶且貧,莫知我艱。⑵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⑶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⑷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⑸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⑹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⑺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釋義

⑴:即“憂心忡忡”,殷殷,多、盛的樣子。

⑵:終:王引之《經義述聞》引王念孫說:"終,猶既也。"窶(jù巨):貧寒,艱窘。《爾雅》”窶,貧也。“《集傳》“貧而無以為禮也。”,意即財政拮据、窘困。

⑶:已焉哉:感嘆詞。算了吧。謂:猶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⑷:王、事:周王的事。適:之。適我::之我。政事:日常行政事務、公事、公家的事。一,都、一併、完全。埤(pí皮)益:增加、堆積。

⑸:室人交徧讁我:室人,家裡人。徧:同遍。交徧,交替、輪流,每個人都來一次。讁,讀音(zhé哲),譴責、埋怨、數落。

⑹:敦:投擲。埤遺:猶"埤益"。遺,交給、加給。

⑺:摧:挫也,譏刺、擠兌、諷刺。《箋》:“摧者刺譏之言。”

大意

我從北門出城去,

心中煩悶多憂傷。

既受困窘又貧寒,

沒人知我艱難樣。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麼辦法想!

王家差事派給我,

衙門公務也增加。

我從外面回到家,

家人紛紛將我罵。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麼好辦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

衙門公務也派齊。

我從外面回家裡,

家人紛紛將我譏。

算了吧,

都是老天安排定,

我有什麼好主意!

賞析

本詩描寫一個公務繁忙的小官吏,內外交困,事務繁重,還遭受家人的責難,表現出無可奈何的哀傷和憂慮,只好歸

於天命。而這一切,都在出北門這一行程中產生的聯想,或正其門之風帶來的涼意。所謂氣之動物,而之感人,淒涼之

意,侵人心脾,萌發了感觸,仿佛讓我們看到一個瑟縮人物正在眼前走過。

翻譯:

我從北門出,憂心深重重。生活貧且窘,無人知我辛。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么說!

王爺差遣重,公府事更多。忙完家中去,家人多斥呵。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么說!

王事做不完,府上差役重。做完家中去,家人斥責多。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么說!)

【作者小傳】:

《詩經》約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編纂成書,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都因音樂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為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