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長方形抄手石硯

北宋長方形抄手石硯

北宋長方形抄手石硯,宋代以長方形抄手硯為特色,因硯底挖空,兩邊呈牆足,可用手抄底托起而得名。硯平面略呈梯形,硯面成弧形伸向上沿形成硯池。硯底挖空成箕形。

 宋代以長方形抄手硯為特色,因硯底挖空,兩邊呈牆足,可用手抄底托起而得名。安徽馬鞍山市博物館就珍藏一方北宋長方形抄手石硯(見圖1),藏品號5-002。該硯抄手

圖1 北宋長方形抄手硯圖1 北宋長方形抄手硯
式,石質。長11厘米、寬6.8厘米、厚2.5厘米。此硯平面略呈梯形,硯面成弧形伸向上沿形成硯池。硯底挖空成箕形,底面從右至左用銳器縱向直書“福建武陽光澤郡邑陳留和叔儀叔政和伍年三月三日交記”3行24字(見圖2)。
該抄手硯系1987年馬鞍山市文管所於當塗縣新市鄉一農家徵集,用料為皖南歙石,刻款清晰,製作簡樸大方,雖無任何紋飾,但有確切記年且又保存完整,殊為珍貴。1994年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鑑定為一級文物。
作為文物,小小一方硯台蘊含著諸如美學、礦物學、文獻學、歷史地理學、書法藝術等諸多歷史文化信息。硯銘、形制和用途也是古今繞不開的話題。筆者對此曾撰文做過不成熟的探討,今在此基礎上再加考述。
一、硯銘考略
硯銘是指刻在硯上的文字,文體自由,長短隨意。銘文因人而異,書體不拘一格。該硯銘以淺浮雕的形式刻劃,雖寥寥數語,卻將時間、地點、人物清楚交代。“政和”為宋徽宗趙佶的年號,政和五年即公元1115年。三月三日是具體到月日的時間。福建武陽光澤郡邑是由大到小的區域地名。陳留為匠師之籍貫,亦可理解為複姓。和叔、儀叔是匠師之名。交記是硯做好後交給委託人的記錄。《廣雅•志韻》:“記,記志也。”《呂氏春秋•任數》“弟子記之”高誘註:“記,識也。”《禮記•內則》“記有成”鄭玄註:“記,猶識也。”
據《宋史•地理志五》,北宋時福建地區屬福建路,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改兩浙西南路置,治所在福州(今福建福州市),下轄六州、二軍、四十七縣(福州12縣、建州7縣、泉州7縣、南劍州5縣、汀州5縣、漳州4縣、邵武軍4縣、興化軍3縣)。此後,福建地區長期保持8個州府級的行政區劃,因此稱為“八閩”。光澤縣,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析邵武縣地置,屬邵武軍,治所即今福建光澤縣。《寰宇記》卷101《邵武軍•光澤縣》:“以鄉為名。”宋時福建路下無武陽,然邵武軍之地宋以前曾名武陽。據明弘治十八年刊本《邵武府志》記載:“邵武初名昭武,三國吳永安三年,置建安郡,立昭武鎮,尋升為縣,晉惠帝元康元年,以避諱改名邵武,明帝太寧元年曾改名武陽。宋太平興國四年建邵武軍,元改為路;洪武初改為府,隸福建布政使司,領邵武、光澤、泰寧、建寧四縣。”今邵武西南和平鎮有觀星山,又名武陽峰。硯銘當用舊稱。
圖2 抄手硯背後的文字圖2 抄手硯背後的文字

陳留,《安徽省文物志》和《安徽省文物志稿補編》著錄時,將之上屬,硯銘斷為:“福建武陽光澤郡邑陳留,和叔儀叔,政和伍年三月三日交記。”[①]我們以為不妥。案,陳留作為地名在今河南開封。《寰宇通志》卷83《開封府上•陳留縣》:“古有莘城,春秋為留地,屬鄭,後為陳所並,故曰陳留。秦始皇二十六年置縣,漢為陳留郡治。隋初廢郡存縣。”歷代相因。福建與河南相距甚遠,陳留既非福建下轄之地,故句讀不當上屬。
和叔、儀叔,當為制硯匠師之名,陳留則為和叔、儀叔之籍貫。案,古人稱謂習慣,常於名前加籍貫。另,陳留亦可理解為複姓。《英賢傳》:“陳留,姬姓國,因以為氏。”《中國人名大詞典》、《中國姓氏大辭典》可查知此姓。
二、素硯之美
硯以“素”為美,與中國水墨畫的“素雅清淡”不謀而合,與徽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地域文化心心相印。該硯是素硯,不加修飾,素心獨造,簡遠古樸,素樸天成,返璞歸真,素美淡泊。該硯簡約而靈動,其大小、輕重、厚薄,硯邊的寬窄、硯池硯堂的深淺,以及整體都包含了歙硯的工藝比例美和文化內涵。有大美而不言,不張揚的品質讓人感受到和諧靜美的氣息。此硯造型端莊簡潔,既輕且穩,實用雅觀,彰顯了宋代文人雅士素樸自然的文玩傾向和追求淡雅的生活情調。
硯不僅為書寫用具,還承載著正義、真善等文化內涵。古人常以硯“比德”,俗諺也有“硯田有谷,耕之有福”的說法。民間常把祖傳的硯作為家山顯貴、家道興隆、書香綿遠的象徵。人們還認為硯是文人秀士或達官顯貴的寶器,有驅邪避妖、鎮惡揚善的功能,徵兆富貴。大喜日子,人們總把硯台當神靈設案供奉,以祈福祥。[②]方寸之硯台,寄寓著人們美好的心愿,凝聚著人們崇尚祥瑞的民俗心理和民情民趣。
古人說“寧可三日不洗面,不可三日不洗硯”,足見硯在古人心中的地位。硯雖小,卻是一個綜合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集合體,歷千載不衰,傳萬代不朽,是我國藝術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