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道

劉有道

劉有道(1901—1978年)號邦治,字友陶,焱正。岳西縣溫泉鎮資福村人,安徽省第一高級師範畢業,後留學日本,自東京士官學校22期炮科畢業。歷任國民黨上尉連長,少校參謀,營長,團副,中校營長,團副,參謀室主任,上校參謀,少將團長,少將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皖南師管區少將副司令,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率部乘80條船逃往台灣途中,在浙江錢塘江(龍游縣境)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一軍肖華部包圍,劉有道不戰投誠,兩軍無一傷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後押南京二野高等俘虜管理處學習40天,經劉伯承、鄧小平特批“此人不殺,酌安排民主人士”,無罪放回原籍岳西縣資福村黃泥塘老家,解放後當選岳西縣人民代表,後任安徽省文史館員,1978年病逝。

早年經歷

劉有道父親劉寶溶系清末癢生,他經商、務農與時俱進,是洋務運動急先鋒,在上海大新公司﹙皮油﹚漢口同春茯苓行有股份,與同春中藥堂創辦人儲永斌﹙湯池人﹚胡協春,汪佩席﹙金山人﹚組成一大岳西山貨外貿集團,祖上八斗田的劉寶溶一躍變成湯池十大地主之一,湯池九沖十六畈劉占一衝一畈,他著有“養心山房雜集”通編是剝削有功,幫工者克己,五口通商,實業救國理論,膝下四子劉有道、劉有德、劉有仁、劉有義,也是劉寶溶人生座右銘“道德仁義”,富末丟書,窮末丟豬,劉有道啟蒙於父讀了八年私塾,隨著社會變革廢私塾,舉公學,劉有道考入潛山第六區區立粹新國小讀書後被校方開除,理由是與先期開除王步文一樣“不安分守己”劉姓家族譁然,資福村譁然,王姓家族譁然,清末遺老。地方紳士落個笑柄,資福村出了二個逆子,劉寶溶氣得兩天未吃,仿王家作法“家法侍候”中國教育傳統是不打不成材。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後考上安徽省第一高級師範學校的王步文。劉有道每每談及此事都會竊笑。比劉有道大四歲的王步文,對“新青年”理解最深。岳西籍先後同學劉鳳唔﹙古坊人﹚、王鳳池﹙金山人﹚、王貫之儲道珩﹙溫泉人﹚、儲一萬﹙頭陀人﹚、吳介唐﹙響腸人﹚、胡祥仁﹙頭陀人﹚、王效亭﹙湯池人﹚在王步文影響下參加了反曹錕賄選,引發了“六二”學潮,擔任校體育委員劉有道一馬當先,抬著被軍警打死的同學姜高崎示威遊街。宜城一片混亂。

訊息傳到岳西, 資福村二次嗶然“好心”的清末遺老、地方坤士、姓氏族長、要開詞堂、動家法打板子,蘇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王步文給岳西帶來了馬克思主義,岳西已先後成立了共產黨地下組織,這些所謂“不安份”青年學生將會轉入中國革命的偉大洪流,開祠堂、打板子對這些熱血青年已無能為力了。

留學日本

1926年,劉有道在安慶省立第一高級師範學校讀書,因百米賽跑取得11秒﹙達當時體育健將水平﹚的成績,被日本東京士官學校錄取,通知書到了資福村黃泥塘,資福村三次嗶然,有道留洋了“范進中舉”了。劉寶溶頓時年青十歲,劉家老屋張燈結彩,遠親近鄰前來祝賀,劉寶溶家是地主,王步文家是中農,當然要比王家氣派,上到潛山知事、教育科員、鄉保甲長前來祝賀。湯池一帶要飯的成群結隊到黃泥塘安營紮寨,大魚大肉六日六夜流水席,事後賬房先生出示賬務記錄,支出賬里豬十頭、牛二頭、米十石……當年開除王步文、劉有道的粹新國小校董兼保董徐禮明(白帽人)說話的口氣一百八十度轉彎在酒席上大談“浪子回頭金不換”之哲理。舉杯祝賀劉寶溶說:“令郎考取的學堂是當年蔣介石總司令的母校,冶溪河的胡漢三就是該校畢業現在任當塗縣知事,所謂士官學校用中國話講“中了進士就做官了”一輩子想做官的劉寶溶高興得口水下流,淚水泗溢。劉有道三個弟弟有德、有仁、有義同時道:“你們粹新國小開除的學生王步文和我哥都已留洋,你們以後多開除一些學生。”劉寶溶大罵孩子說話無禮,有辱斯文。古坊同學劉鳳吾留下七律詩一首,記錄了當年安慶省立第一高級師範學校畢業情景:

當年負笈在宜城, 三載同窗共月明。

我抱殘編游太學,君投彩筆赴東京。

文章直欲饑寒士,戎馬真堪出武臣。

手著歸鞭身鎧甲,功名誰不羨班生。

在日本留學岳西藉同學人中,王步文、劉有道、王鳳池與朱子帆、翟字文、周新民、儲應時、王貫之有深交。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治民主,經濟發達國力增強。劉有道在回憶留日感言是:“馬關條約並不能滿日本胃口,中日必有二次海戰四年勤奮學習,日語優良,軍事優良。特別是孫子兵法獲外聘美國西點軍校教官滿分。

期間,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王步文任中共旅日總支委員,並擔任中國國民黨駐日總支常委,雙重黨籍的王步文多次勸劉有道入黨,被謝絕,理由是士官學校紀律嚴明,學業繁重,課餘時間深入日本社會了解各階層民情包括日本浪人酒後真言。日本妓女對軍人只收半價,小學生坐公車給軍人讓坐。李鴻章北洋海軍訪日為何上妓院與日本軍警發生鬥毆,四年留日經歷,用王步文的話說“劉有道是個日本通”,很可能正因為這個“日本通”在後來八年抗日作戰不敗記錄打下基礎。

但是對王步文、余大化的共產馬列不感興趣,對學派也不感興趣,之所成為為數不多的青年運動的黨外人士,與王步文政治理念分忮。一堅共產主義,一堅持三民主義,吵過嘴,發過誓,當然政治分歧,改變不了同鄉同學又是遠房親戚之情,當蔣介石特使戴季陶經外交手段逮捕王步文時,王以“止少”即步字(當時留日學生一對一保密手法)向得有道緊急不求援,劉與同鄉同學王鳳池,通過旅日華僑資助王步文五十元大洋,連夜坐海輪迴國,劉有道戴著王步文習慣用的眼鏡和禮帽加以掩護,這一分別,成永別。晚年的劉有道談及此事老淚盈眶,王步文留下的眼鏡和禮帽自然成了老革命的遺物。

投身軍界

1929年冬,劉有道畢業於日本東京陸軍官學校二十二期回國後分配到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官訓練團第一期畢業後分配到國民黨第五師供職一九三零年加入國民黨先後任該部上尉營副連長,少校團副,師部少校參謀,少校營長參加贛北剿共諸役。

1932年,紅二十八軍六分隊長儲道政在湯池被國軍打散由英山黃崗逃到九江,投時任營長的劉有道處避難四個月,臨別時劉送儲道政通行證和路費,劉明知儲道政是共產黨紅軍非通共溶共之舉是親情為上,義氣為上,因儲道政、儲道珩、儲道明與劉是親老表,解放後時任安微省農工部副部長,曾任紅二十八軍高敬亭秘書,組織上審查儲道政1932年九江四個月情況,劉如實寫證明材料,對歷史負責,對儲道政負責,平反後的儲道政對劉感激不盡,榆樹村老表儲道明,表嫂王和容對有道人格人品讚美不已,過年殺豬都請劉有道作客敘舊。

1931年劉有道父親劉寶榕去世,丁憂回鄉三個月,當時王效亭領導請水寨暴動失敗民團丁鐵夫,任米海,儲國柱捕捉紅軍家屬吊打罰款,劉挺身而出與丁鐵夫說理一人作事一人當說服民團,使馬家畈,和尚莊,湯池畈幾百戶紅軍家屬免遭殘害,知恩報恩,1979年劉有道去世他的棺材是響家山鄉民自傳送的,一時傳為佳話,當年中關參加紅軍的劉盛起之子劉新國(北京工作)劉新民(合肥工作)每年回岳西烈士塔給其父掃墓時,只要時間允許都要與劉有道之子簡會蘭見個面,敘箇舊,吃頓飯緬懷先輩教育後代。

四、受訓中央訓練團

“七七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兩黨在武昌路珈山武昌大學開辦中央訓練團,周恩來葉劍英任教官,劉有道是二十四期學員。

初見周恩來時,劉有道有點心悸,心想1930年日本士官學校畢業七年剿共,共產黨越剿越多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失學習機會,當要討教一下共產黨人戰略戰術的神丹妙藥。師生見面例規性的自報家門,學員大多曾是周恩來黃埔時期學生,當問到劉有道籍貫答是岳西縣時有些學員錯以為浙江樂溪,周恩來捧腹大笑,這可是蔣委員長定名的三個縣啊!(意指岳西、立煌、徑扶三個剿匪縣),周恩來重新拿起學生花名冊讀道“日本士官學校二十二期,”風趣地說道“這可是蔣委員長母校啊!”你的日本旗語怎么樣?周恩來認真地問,用標準的日本武士道式立正的劉有道用手語作了一個滿分。滿意的周恩來嚴肅在說:“本次訓練班你要教會全體學員日本旗語。”是!劉有道剛勁地標題國語“坐下”周恩來淮安式的國語,有神的眼睛帶有一絲寄託,五分鐘的對話,被周恩來大度親和拉近了師生距離。

後來周恩來講的國際形勢,以夷制夷,葉劍英講的“論持久戰”“游擊戰”,不過十年日本必敗。直到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內部對周恩來對日作戰預言是“華佗”把脈“準”。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四十天“中訓團”改變了劉有道人生觀。深信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是國民黨當局唯一華山一條路。

抗戰歲月

1、全家動員

當時岳西國共合作形成,共產黨的抗日二十六工作團,三十一工作團宣傳抗日,岳西是抗日根據地青年學生熱情高漲,六邑中學店前分部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白帽、劉和林、店前的程雄等一批青年分分走向抗日戰場,岳西縣長張翼曾說過,“過去徵兵二丁抽一,工作之難今日熱血青年自動報名應徵入伍,“一寸山河一滴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劉有道三個兄弟老二劉有德在家總管家業,老三劉有仁第四劉有義侄子劉繼然舅子簡樹屏表親吳世俊(響腸人)共五人先後參軍劉麾下,名副其實的全民抗戰全家抗日,劉有道用人理念是淮軍舊理念“家族親友團”打虎要親兄弟,打仗還要父子兵,在後來緬甸“野人山”突圍確是得以印證。

2、大戰崑崙關

廣西崑侖關大戰劉時任96師286團少將團長與兄弟部隊並肩作戰四日四夜副團長溫忠實陣亡,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聯隊長三木,殲滅日軍四千人,俘100人,劉有道獲國民政府領發陸海空軍種金質獎章一枚(執照為七0五號)戰後五十八年《安徽檔案》二00七年第四期三十七頁揭密中村正雄死前日記寫道“帝國皇軍第五師團第十二旅團之所以在日俄戰爭中獲得‘鋼’的稱號,那是因為我的頑強戰勝了俄國人的頑強,但是在崑崙關我應該承認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國人更強的軍隊……

崑崙關大戰結束後劉有道286團傷亡過半,部隊調貴州郎岱縣,整休補充兵員,英國軍事教官指導,郎岱縣人民大力支援訓練了一支山地作戰的高原兵,在全軍軍事考核中獲國民政府金星甲種一等獎章一枚,執照為《渝高七六四二號》當二八六團離開郎岱縣時,鄉民夾道十里歡送,並修牌坊一坐鐫刻功績,讚譽劉有道給郎岱縣抗戰史留下一頁,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3、遠征緬甸

1942年3月組建中國遠征軍,中國戰區總參謀長史迪威指揮杜聿明首任遠征軍司令長官,有道時任中國遠征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九十六師長余韶,少將指揮官兼二八六團團長緊跟二百師戴安瀾部打頭陣,掩護英軍撤退,戴安瀾血戰東瓜英勇犧牲,劉有道三千之兵被日軍萬餘包圍吉同崗水波一線。這是劉有道在日本學的磁鐵戰,堅持八天半犧牲二千士兵副團長等林則民、柳樹人陣亡掩護英軍撤退至印度。

一匹日本黃尼布救活有道兩千兵,快馬上任的第二任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分析洋人靠不信,下令遠征軍撤退怒江防務,劉有道率部敗走“野人山”過支密那大江時,無船無渡氣候惡劣,傷兵倒地就被馬皇咬成白骨。此時,時任劉有道中校軍需的弟弟劉有義,想到他處有幾匹,繳獲的日本黃尼布轉成繩子橫拉密之那大江,士兵牽繩而過。這一招果然奏效,接任戴安瀾指揮二百師的鄭廷芨,後任全國政協委員,回憶說“一匹黃尼布救活數千人”

1942年3月,遠征軍入緬甸苦戰五個月。於1942年7月退至怒江防守,戰後中將黃維去雲南清點遠征軍人數時,劉有道大罵英國佬不講義氣,我們作出極大犧牲,英軍一逃了之,美國佬夠朋友空軍優勢,話中有話,所謂美國佬夠朋友意指史迪威,史多次指責蔣介石重用黃浦系,浙江佬首征緬甸打得好的舒城人孫立人,美國西點劉用道日本士官喝洋黑水的,給史迪威爭了氣,會哭的孩子多喝奶。這一罵果然奏效,重整中間遠征軍,劉有道晉升第五軍200師少將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杜聿明嘉獎五千盧比,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發恤傷給與令,執照為(六一二六七號)恤金四百元大洋,又獲國民政府領發陸海空甲種一等獎章一枚(執照渝字七三八二號)

首征緬甸,劉有道最大欣慰不是升官發財和獎章,而劉家軍全家六人參戰都活著回國,他們是三弟劉有仁溫泉人(中尉)四弟劉有義溫泉人(中校軍需)侄兒劉繼然溫泉人(中士駕駛員)小舅子簡樹屏成都人(上尉書記官)表親吳世俊(中校軍需響腸人,見《岳西縣鄉鎮簡志》144頁),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場一家六人上戰場只此一例,這也是紅色大別山英勇的岳西人,為民族存亡應做的貢獻,比起中國歷史上楊家將,岳家軍精忠保國岳母刺字,微不足道,家族是民族的細胞,正因為有千百萬個勇於獻身的英雄家庭。使偉大的中華民族五千年不倒的奧秘之處吧。至2008年,劉有道舅子簡樹屏是成都市參加中國遠征軍第五軍最後一位健在的老兵,這位八十七歲老人在接受成都電視台專訪時拿著《岳西黨史資料第十六期》深情地懷念岳西縣人民的好兒子,國民黨抗日將領我的姐夫劉有道安息。

一九四二年三月組建中國遠征軍,至反功緬甸勝利,換了四位司令長官分別是杜聿明、羅卓英、陳誠、衛立煌,反攻緬甸,衛立煌走馬上任,總兵力二十萬,二十二個師(包括據印度鄭洞國新一軍)時任二百師少將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劉有道編衛立煌總預備隊,解放後任安徽省文史館員的劉有道,道出當年找老鄉衛立煌給200師留點種子的秘密記述如下:

“只有私塾學歷的衛立煌,帶有淮系老祖宗李鴻章、劉銘傳之匪氣家鄉觀念強“只要你講合肥腔長槍換短槍”軍事才能不下如美國西點,日本士官,德國幕尼黑,及黃浦高材生,可謂淝水出棟材也……

我將東條英機《支那戰法》翻譯並加注我部首征緬甸得失的親身體會面告衛立煌,他大加讚賞,我說我們二百師是國軍王牌連中共黨首 毛澤東有“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罷威”之美譽。這次反功您將二百師作何安排,爽快的衛立煌用濃重的合肥腔答道“作我老衛的總預備隊,死豬不怕開水燙咱們捆著乾夥計。”在旁的老鄉岳西桃陽聯慶堂的方繼寬會意的點了點頭,後任二百師師長的高吉人,熊笑三戰後回憶錄,無不佩服這個一天軍校末讀的國民黨四星上將,用兵天才。犧牲十萬英靈(含滇軍)殲滅日軍十六萬,這些數字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內。

解甲歸田

抗戰勝利,劉有道將抗戰獎金匯岳西縣長李品和建房,李委託岳西商會會長陳可勤在斯橋建日式八角樓一幢,1946年在八角樓小住一年養傷,其間岳西選國大代表,湯池選區推劉為候選人被謝絕,,後治溪王甸平選上(見《岳西文史》第二輯227頁)據劉有道夫人簡竹君透露,劉有道當時是國民黨國防部部員,正秘密聯名上書蔣介石要求釋放張學良回東北復職。穩住東北非張莫屬,蔣答“條件暫不成熟。”

參加哭陵

國共重慶談判失敗內戰在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劉有道時任中央訓練團少將班學員,團長陳誠住南京湯山陸軍醫院養傷,劉有道夫人簡竹君回憶如下,在南京湯山醫院住一年零八個月我帶長子劉耿國治眼病外甥儲治平(珠屋人),劉耿國膽小老實儲治平調皮搗蛋某日他穿他外公少將軍服上街,被軍警抓住遺回,南京物價飛漲,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南京警報聲多於汽鳴聲,中訓團多是抗戰有功身體負傷人員,反內戰倡和談人士。於是參加了中訓團哭“中山陵”事件,觸怒老頭子(指蔣介石)大罵陳誠無能,解散“中訓團”委任劉有道任安慶皖南師管區少將副司令。

南逃被浮

蔣介石下野李宗仁與中共北平談判破裂,地處江北的省會安慶,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中央社》新聞稿中的“安慶城固若金湯,守軍與安慶共存亡”之類的宣傳,只能哄哄學前班的小朋友,心知肚明的劉有道一九四九年元月到任第一件事就是與司令阮文其將師營區南遷屯溪。向白崇禧報告是以退為進,推翻了先期“月山守外城江面守內城”的不顧安慶市民生死的防備計畫。

劉有道夫人簡竹君回憶大逃亡有如下記錄:

“劉鄧進山嶽西,1948年基本解放全境。八角樓人去樓空,我委託鄰居王友元(後任農會幹部)看管,我帶長子劉耿國侄兒劉超、劉植國、外孫儲治平(珠屋人),養女田伢子(湖南收養的)逃往安慶八歲養女,田伢子在安慶被管家余某丟失(後被國軍張團長收養現在合肥苗圃退休,現名張志榮)師營區從安慶南遷屯溪,一九四九年四月解放大軍渡江,接到白崇禧各自南撤的命令,司令阮文其汽車從陸路南逃,劉從水路率八十條船二千多青年軍家屬和軍火,從錢塘江南逃出海,1949年5月5日,凌晨東方欲曉,遠望一點紅星,(指台灣)只有往那而奔。才有生存源頭。總覺得船的速度太慢,三天沒合眼的劉有道被傳令兵叫醒“報告,劉副司令”,阮文其電報他部在平陽縣被共軍全俘。劉有道猛然站起問道我們現在到達什麼位置,答,龍游縣,劉頓時臉色大變將軍事地圖拋入江中,仰天長嘆“完了,完了,天要滅蔣”,又自我哀嘆道:“龍游水淺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可能是打了二十年仗人有預兆,頓時槍聲大作,喊聲震天,明智的劉有道下了一個不準抵抗的命令,率部繳械野十一軍肖華部,雙方無一傷亡。二野肖華很客氣,左一個劉太太,右一個劉太太一口江西老表腔,將我全家六人隨他車隊去杭州作出如下處置。

一、劉有道押南京二野高等俘虜管理處接受劉鄧首長處理。

二、侄兒劉超、外孫儲治平參加解放軍(上世紀八十年代離休)

三、長子劉耿國、侄兒劉植國年幼沒有槍高由簡竹君帶在杭州,等劉有道最後結果。此時杭州報紙登出“全俘皖南師營區”、活捉匪首劉首道(有字錯為首字)此間各自為陣南逃至台灣的有:劉有道房弟劉正安(中關人)外孫儲章權(珠屋人)逃九江隨白崇禧部逃往台灣,現劉住台灣屏東市,儲住台灣新竹市。

南京高俘管理處

晚年生活

解放後回老家安居,他被列入民主人士,縣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史研究館員,著有《岳西民俗志》、《戴安瀾將軍》、《馮玉祥將軍》等書稿,他常說“想想英勇犧牲在異國他鄉荒山野嶺中的戰友們,我還活著就是一種幸福”,人大代表期間正值毛澤東主席六十大壽,劉有道撰壽聯一幅“澤惠人民呼萬歲,東升旭日照五洲,”在人大會上,面交時任岳西縣委書記霍風銀,人民代表期間帶著強迫農民插的“三六寸”死秧苗,上訪當時岳西縣主要領導,大呼“勞命傷財,千古笑話。”後被取消縣人民代表資格,被打成右派。為了生存,在岳西街上打草鞋、看相算命,自稱是“師長牌”草鞋,“五里丟”質量,做些同情者顧客加捐客的生意。

1978年劉有道病逝桑梓,為寄託哀思,抗日名將杜聿明為其遺孀及其子女發了兩封親筆信,“驚悉我的老同事,劉有道不幸逝世,深表悼念,遙望岳西縣敬向有道靈堂致敬,並慰問夫人和子女們化悲痛為力量……杜聿明(79.4.22)“有道抗日重傷,為國有功”由於過去執行毛主席政策上的偏差,使你們吃了苦頭……杜聿明(79.5.29)一九八五年八月紀念抗戰四十周年,中共岳西縣委、縣人民政府根據黨的政策退還了原斯橋鄉政府八角樓十餘間房產。當時《安徽日報》發了訊息“戴安瀾將軍的戰友原國民黨愛國將領劉有道先生追悼會在他的岳西縣斯橋鄉舉行,省地、縣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當地各 界代表數百人參加了追悼會……”《安慶日報》同時發了訊息,中國新聞社為此向海外發了通稿。2005年在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劉有道之子簡會蘭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委授於其父的金質紀念獎章一枚,編號(國050120)。

1994年,岳西司空山水毀工程,簡會蘭利全國佛協會長趙朴初關係爭取一萬元人民幣修復司空河水毀工程。(見《工商導報》1996年2月9日二版))簡會蘭還利用楊振寧四弟楊振斌(現任安微省政府省長參事)扶貧岳西店前鎮之際,在店前舉辦無線電學習班,輸出外資企業就業人員,見《岳西縣鄉鎮志》(125頁)受到省委王太華書記表揚。簡會蘭當選工商聯安微省第七、第八屆代表,縣政協常委等。

劉有道的夫人簡竹君在一九八五年,省地縣領導補開劉有道追悼大會上總結劉有道一生,兩個對不起,一個對得起。即:

一、前半生對不起國民黨既未成功,又未成仁。

二、後半生對不起共產黨,安排他省文史官員,拿著共產黨俸祿近三十年,未如實寫出他贛北剿共所犯歷史罪行。

一個對得起人民,解放戰爭他反對內戰參加“哭中山陵事件”,皖南師營區退至屯溪,不與安慶共存亡。最後在浙江龍游被十一軍包圍下,他下了“不準抵抗命令”少死多少軍民。斯人已去,劉的墳碑上他的名字刻有“有機會積善積德、道真理利國利民”教育後代。在劉有道檔案的結尾中,有兩個人的名字與他有緣。一是劉有道追悼大會的主持人,時任斯橋鄉黨委汪功燦書記,他細心地將文革時期,劉有道上訪的人民來信,保留至三中全會後,給今天寫人物誌留下了第一手資料(並被安徽省檔案局收藏)。二是劉有道追悼大會領導講話,時任湯池區委王皖生書記,口才較好的王皖生,當著省市縣三級領導面,不用講稿,大談“統一戰線,爭取第三次國共合作”。想不到十年後,王皖生和“劉府”結成兒女親家。當筆者以小親家身份,陪台灣房叔劉正安去王皖生家作客時,離休後的王皖生戲說:“我們兩家結親,是第三次國共民間合作。”高興得合不攏嘴的劉正安賦詩一首,發表在1999年的《岳西報》上,全詩如下:

老家浮現夢魂牽,午夜孤燈淚垂漣。

闊別家園五十載,浪跡台灣兩萬天。

歷盡滄桑坎坷路,嘗遍冷熱苦甘鹹。

白髮父母己亡痛,夢裡尋我訴千言。

期待統一傳訊息,落葉歸根意纏綿。

劉正安:國民黨愛國將領劉有道之弟,現旅居台灣,心盼祖國統一。

“知父莫過子”筆者如實寫下劉有道一生,以供讀者參考。

劉有道!劉伯承大聲讀道,“有”劉有道小聲應答道,必競是介下囚一改過去日本武士道式的立正,而是九十度的鞠躬,眼睛不敢正視劉伯承。藉貫!“回劉司令”,“安徽岳西”,啊,岳西,劉伯承摘下了眼鏡,揉了揉眼睛重新戴起,打開了語匣,“你是江西壽二公友下吧?我倆五百年前是一家嗎,岳西去年就解放了叫太岳縣、太平縣,鄧小平政委去年就搞了土改,你想家嗎?”劉伯承親切地問,“想”劉有道深情 的答,“那就好”放槍桿子拿走筆桿子,你夫人和子侄們在杭州等你回家。”此時,忘記了自己是階下囚身份的劉有道,“為民請願”說你們二野進大別山是長毛,亂殺百姓。河圖區工作組長張殿鑾亂殺數百無辜民眾。敢於糾正錯誤的劉鄧首長,當即說明確有此事。但去年我們己指示地委書記盧仁燦將錯殺百姓的張殿鑾公開槍斃(地點店前)(見《鄧小平文選》第一卷103頁)。結束南京二野高等俘虜管理學習,劉鄧首長處理意見是“此人不殺酌安排民主人士”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