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介唐

吳介唐(1901—1935年),字耐夫,化名柯青、呂杏天,筆名竹山主人,安徽省潛山縣第六區響腸河(今岳西縣響腸鄉)人。

吳介唐(1901—1935年),字耐夫,化名柯青、呂杏天,筆名竹山主人,安徽省潛山縣第六區響腸河(今岳西縣響腸鄉)人。民國9年(1920年)畢業於集成國小。11年考入安徽省第一師範學校,15年師範畢業,曾考入武昌大學,因家貧輟學,回鄉創辦“自強新塾”,培養革命青年,並從事農民運動。16年8月30日,在響腸組建農民協會。9月,由王步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建立響腸支部,任書記。17年,到貴池從事革命活動,發展黨員,建立梅街支部。18年,中共潛山縣委派介唐參加省政府教育局長考試,被錄用為潛山縣教育局長。11月,任中共潛山縣委書記。介唐以教育局長職權,任用共產黨人和先進青年王效亭、劉中一、儲漢儀、程鵬、劉震儲文朗等擔任國小校長,使全縣學校的領導權基本上掌握在共產黨員手中,為後來請水寨暴動奠定了基礎。19年6月,紅軍攻梅城失利後,涉嫌被捕入獄,經營救出獄後,潛往天長、盱眙一帶,尋找黨組織。20年,他又從皖北輾轉至皖南,化名柯青,以行醫為名活動於青陽、貴池等地。11月間,建立中共黨組織,成立丁香區委,任書記。同年冬與中共蕪湖中心縣委接上關係,任貴(池)秋(浦)東(至)邊區縣委書記。不久,中共蕪湖中心縣委被破壞,組織關係中斷。介唐經多方奔走,與中共皖南特委接上關係,經過一番整頓,21年3月,組建中共宣城特委,任委員,5月任常委。22年2月,成立中共貴秋東縣委。23年1月,建立中共石(埭)青(陽)太(平)中心縣委,介唐任書記。同年10月,介唐率領皖南遊擊總隊配合方誌敏領導的北上抗日先遣隊,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牽制國民政府軍隊,掩護主力紅軍北上抗日。24年4月,因足疾加劇,寸步難行,隱居貴池滴水岩。由於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同年5月,被害於青陽縣東門外。就義前,曾借紙筆書聯自挽:
“為政治翻身, 犧牲無愧;
幹革命到底, 流血何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