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主

劉先主

劉先主,即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是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

人物簡介

影視劇中的劉備影視劇中的劉備
劉先主,即蜀漢昭烈帝劉備(161-223),字玄德,是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蜀漢總共有兩個皇帝,而劉備是第一任,故而史家又稱他為劉先主。

人物生平

東漢末年,劉備募兵參加鎮壓黃巾,數有戰功,先後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縣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謙,欲奪取徐州,陶謙求救於劉備。劉備挺身而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後,在陶謙等人的再三相讓下,劉備均以才疏學淺等推辭了,後陶謙病故,陳登等人迎接劉備,讓他領徐州牧,劉備出於大義,只好接受。後徐州又被呂布奪去,劉備不得已而依附曹操,與曹操共擒呂布於下邳,後曹操表奏漢獻帝,封為左將軍豫州牧,然而劉備志不在小,乘機逃脫曹操的控制,斬殺徐州刺史車胄,重新占領徐州。但是,曹操親自率大軍前來攻打,劉備大敗,勢力集團被打散,關羽被擒,劉備依附袁紹。後劉備又退至新野依附劉表,荊州人才多歸附劉備,曹操大將夏侯惇曹仁等率大軍來攻,劉備以其非凡的軍事才能,火燒博望坡,大敗曹軍。後又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忠心輔助。後曹操南征荊州,劉備又敗於當陽長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劉備先占據荊州,再吞併劉璋所統轄的益州的大部分地區,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攻漢中,在漢中之戰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又迫使曹操退軍,完全占據了曹操的漢中,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進位漢中王,使蜀漢政權達到了最為鼎盛時期。
然而,漢中占領不久,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為後,於成都稱帝,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改元章武元年。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意圖奪回荊州,但於章武二年(222年)夏被吳將陸遜夷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劉備於章武三年(223年)四月逝世,諡號為昭烈帝。

歷史評價

《三國志·先主傳》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