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

剴, 拼音為kǎi,解釋為形聲。從刀,豈聲。本義:大鐮

基本信息

解釋


(1)

kǎi
(2)

剴

(形聲。從刀,豈聲。本義:大鐮) 同本義 【sickle】
剴,大鐮也。切地以芟刈者,亦名鉊。字亦作鐖。――《說文
鐖鑿棘矜也。――《史記·淮南衡山傳》

(1)

kǎi
(2)
,磨刀 【grind】
剴…一曰摩也。――《說文
剴,磨也。――《廣雅
(3)
規勸,諷喻 【admonish】
言古以剴今,諷刺也。――《周禮》注
(4)
又如:言古以剴今;剴拂(勸戒匡正);剴諷(諷喻)
(5)
殺;砍 【kill;cutt】
郡王這裡是帝輦之下…如何胡亂剴得人?――《警世通言》

(1)

kǎi
(2)
中肯,切實 【pertinent;true】
其辭懇直剴。――《元史·朵羅台傳》
(3)
又如:剴直(懇切直率);剴切(與事理完全吻合);剴到(切實周到);剴易(切實平易);剴摯(懇切真摯)

(剴)
kǎi ㄎㄞˇ
規勸諷喻:~諷。以古~今。
〔~切〕符合事實,如“~~中理”、“~~教導”。

更多

鄭碼:LLYK,U:5240,GBK:D8DC
筆畫數:8,部首:刂,筆順編號:25251522

拼音是a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