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簡化

由磑演變而來。

漢字注釋

wèi, ái,gài
部首: 石 部首筆畫: 5 拆解:石豈 總筆畫: 11 磑是多音字

漢字今譯


wèi
石磨:“造治碾磑。”
史游《急就篇》卷三:“碓(duì)磑扇隤(tuí)舂簸揚。”
磨;使物粉碎。

ái
磑磑〕a.高峻宋玉《高唐賦》:“盤岸巑岏(cuán wán 攢玩),裖(zhèn振)陳巑岏。”(巑 岏:山峰峻峭。裖:整齊。陳:陳列。)
白的樣子。通“皚皚”。枚乘《七發》:“白刃皚皚,矛戟交錯。”
堅固。張衡《思玄賦》:“行積冰之磑磑兮,清泉冱而不流。”(冱:凝固凍結。)
按:著名語言學家王光漢《詞典問題研究*合肥方言單音形容詞考釋》指出:①不靈活。如:“這張腳踏車龍頭磑得很。”“他腦子磑,哪能一下就轉過彎來呢?”②表示確定、肯定。如:“虧本是磑的了。”“按磑規矩搞就是了。”“這是磑理。”按:“磑”本義是磨子。《說文》:“磑,也。古者公輸班作磑。”引申作動詞,詞義有:①磨,用磨料磨物體。如“磑面”、“磑墨”。漢代揚雄《太玄·疑》:“陰陽相磑。”宋衷註:“物相切磨稱磑。”《資治通鑑·後晉高祖天福二年》:“皆命發其骨,磑而揚之。”胡三省註:“磑,也。今人謂之磨。”②慢慢移動。如:“把水缸往牆邊磑毫。”因磨,阻力較大,故當可引申出不靈活義。詞典於“磑”的如上義均音wèi,然“磑”於《集韻》中有“魚開切”音,正與合肥方言音相合。今言不靈活,均取用“呆”字。“呆”本古文“保”字;後用為痴傻義,音dāi。第二版《現代漢語詞典》注說“呆”讀ái “專用於‘呆板’”,這顯然是不妥的。而且不靈活與痴傻不是一回事,前舉例“腦子磑”說的就不是腦子呆;不靈活的ái 亦不只是只能與“板”組合,況其引申義還有“確定、肯定”等,如都取用“呆”字,所引起的誤會會很多。新5版《現代漢語詞典》鑒於《國語異讀詞審音表》註明“呆”音dāi是“統讀”,乾脆不收“呆板”一詞,當是因不明ái本字作“磑”。

gài
切近。

拼音是we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