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仆後繼

前仆後繼

前仆後繼,中國成語。出自於唐·孫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馬慍仆,前仆後踣。例句如: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仆後繼的英勇奮鬥。前仆後繼人應在,如君不愧軒轅孫!——清·秋瑾《吊吳烈士樾》。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另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失在黑暗中(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基本信息

成語

前仆後繼前仆後繼

前仆後繼

拼音:qián pū hòu jì

【出處】唐·孫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馬慍仆,前仆後踣。

前仆後繼人應在,如君不愧軒轅孫!

◎清·秋瑾《吊吳烈士樾》。

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不過另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失在黑暗中。

◎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前面的撲倒了,後面的接上去。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造句

①在抗日時期,一個個傑出的戰士都前仆後繼。

②多少英烈為了革命事業前仆後繼,才換來了今天的幸福時光。

③我們要前仆後繼,續英雄先輩們未完成的事業!

反義詞

苟且偷生、貪生怕死、畏首畏尾、瞻前顧後

辨析

前仆後繼不要寫成前赴後繼,兩者意思雖然相近,但有區別。

前仆後繼: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緊跟上去。形容鬥爭的英勇壯烈。

前赴後繼:前面的人上去,後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奮勇向前,連續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