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的變遷》

《六十年的變遷》

《六十年的變遷》是當代著名的歷史長篇小說,是一部“主題大、時間長、牽涉面廣”的小說,作者的目的是想將時代的政治、社會演變,各種矛盾,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曲折性,前仆後繼的鬥爭過程,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教訓,描述一個輪廓。作者筆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歷史又是藝術,既有史學的價值又有文學的價值,既有藝術的虛構,又有歷史的真實性。把歷史和小說成功地熔為一爐,是這部小說的特點,也是它的成就。《六十年的變遷》作者為李六如,一共有三卷。

基本信息

(圖)《六十年的變遷》《六十年的變遷》封面(第一卷)

《六十年的變遷》是當代著名的歷史長篇小說,是一部“主題大、時間長、牽涉面廣”的小說,作者的目的是想將時代的政治、社會演變,各種矛盾,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曲折性,前仆後繼的鬥爭過程,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教訓,描述一個輪廓。作者筆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歷史又是藝術,既有史學的價值又有文學的價值,既有藝術的虛構,又有歷史的真實性。把歷史和小說成功地熔為一爐,是這部小說的特點,也是它的成就。《六十年的變遷》作者為李六如,一共有三卷。

目錄信息

第一卷

第一章 如此家庭

一、商人養驕子
二、孤兒寡婦被人欺 
三、走開些 
四、搬往老家去 

第二章 由經館到洋學堂

一、經館第一年 
二、讀洋書
三、應科考 
四、家學一瞥 
五、洋學堂里 

第三章 從軍路上

一、到長沙那天
二、懵懂一時 
三、陸軍學堂考過了 
四、潯陽江頭
五、進當鋪
六、穿上軍裝 

第四章 革命運動在新軍 

一、文學社萌芽了
二、開始活動的新兵
三、筆劍唇槍
四、捉楊度華洋會審
五、急圖起事不成 
六、志士被逐

第五章 亡命走飲州 

一、在旅途中 
二、州官衙門的排場 
三、捉財神
四、周姨太與胖尼姑 
五、四馬分屍誰不怕呀

第六章 暴風雨前後

一、劉復基籌划起義
二、三烈士就義,工程營發難
三、黎元洪怎么當都督
四、從飲州奔回武昌了
五、袁世凱的陰謀詭計
六、革命黨瓦解土崩
七、出東洋

內容介紹

(圖)《六十年的變遷》《六十年的變遷》作者——李六如

第一卷

第一卷從清末的維新變法前後寫到辛亥革命失敗為止。小說主人公季交恕於1887年出生於湖南平江縣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母親童少英是父親季晚和的小老婆,季家兄弟三人皆未得貴子,交恕的出生給季家帶來歡樂。此後,童少英又生了兩個男孩。但是交恕7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只好帶著三個男孩隨交恕的伯父季昌志遷居到凌家灣。這裡的田產本是季晚和與季昌志共同經商賺的錢買下的,但伯父居心不良,處處欺侮幼子寡母,謀求私利。交恕母親只好遷回潑頭老家,但仍然遭受晚和大老婆的欺侮。後來,季交恕長到19歲時,進入黃杏村先生的經館求學。這時正是康、梁維新變法思想流行的時代,在黃先生的影響下,季交恕大量閱讀了具有新思想的《新民叢報》、《日本國志》和《盛世危言》等書刊,尤其喜愛梁啓超的文章,讀起來覺得非常有趣。不僅愛讀,他還在寫文章時仿效梁啓超的“新文體”,喜歡暢談現實大事,發表愛國的言論,被人稱為“時務派”。他的作為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深得黃杏村的賞識,認為他完全可以考中秀才,這使母親非常高興。後來,他果然成功地通過了縣考和府考,但是道考卻名落孫山,使母親感到失望和煩悶。這時,母親為季交恕成了婚。不久,他結識了從日本回國的凌雍雄,從他那裡了解到孫文黃興的革命活動,知道他們同康、梁不同,要推翻清王朝,改變中國的君主政體為民主共和國,這使他感到很興奮,頗受鼓舞,於是就向凌雍雄表示了要參加革命黨的要求。

1911年8月18日,湖北革命軍總指揮蔣翊武發布起義命令,打倒清王朝。夜裡,葉得勝等領著起義者衝進制台衙門,清兵被迫投降,起義取得勝利。但是,起義者缺乏有威望的領導,他們共同推舉新軍首領黎元洪為湖北總督。黎元洪膽小怕事,憂心忡忡,勉強答應。這時清王朝任命袁世凱為兩湖總督,更使黎元洪憂悶不已。隨著十多個省宣布獨立的形勢發展,革命趨向高潮,但季交恕發現革命黨人並未真掌握大權,蔣翊武只當了個聯絡使,文學社的人也不被重用,這使他失望。不久,袁世凱派段祺瑞、馮國璋率兵攻進漢口,同時又派人與民軍和談。此時,當了標統的季交恕奉戰時總司令黃興的指示,率兵夜渡漢口成功。但是黑山炮隊叛變,引導北洋軍隊包抄民軍,使民軍傷亡很大,季交恕只得退守漢陽和武昌。在戰鬥中,葉得勝英勇捐軀。這時,黃興被迫辭去總司令之職,蔣翊武擔任了總司令,率兵堅守武昌。袁世凱在各省總督於漢口開會之時,派人前來議和,但又故意拖延時間。於是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在10月12日於南京就任。袁世凱極不滿,黎元洪從中調停,經過議論,便向上海談判代表致電:如袁世凱能逼清朝皇帝退位,代表會就可選袁為正式總統。最後,清帝答應退位,孫中山也讓步,袁世凱便當上了總統,黎元洪當了副總統。袁世凱竊取政權後,任命蔣翊武為陸軍上將,季交恕為少將。但袁世凱很快下令解散國會,通緝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領袖,暗殺宋教仁,致使湖南、雲南、四川等五省宣告獨立,掀起了反袁鬥爭。辛亥革命失敗了,中國陷入黑暗混亂的局面,季交恕、蔣翊武、楊王鵬退職還鄉,去日本留學

第二卷

小說的第二卷,從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直寫到大革命失敗。俄國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已結束,季交恕從日本回到中國。這時的中國處於段祺瑞掌權的時期,南北分裂,派系鬥爭猖狂,戰爭頻繁,民不聊生。季交恕回到平江易,擔任了救貧工廠廠長,兼任啟明女校師範班的國文教員,很受歡迎。不久,他賣掉家裡的土地作股東,辦起興業織布公司,當了總經理,想以實業救國。但是,當時軍閥混戰情況嚴重,直系軍閥與皖系軍閥的鬥爭很激烈,皖系的張敬堯當上湖南督軍後,吳佩孚這個進攻湖南的先鋒竟與湘軍譚延闓勾結,放棄防線而撤軍,以便湘軍入湘。張敬堯也為保全實力,而從岳州、平江撤軍。興業公司和其他行業一樣,遭到湘軍的搶掠和強派軍餉的殘害,季交恕無奈關閉了公司,使其實業救國的理想落了空。他來到長沙,先以賣文為生,後來教書度日,但教育界派別之爭同樣嚴重,而且軍隊與政府挪用教育經費販賣鴉片,常常使教師薪金被拖欠,生活艱難。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革命進入了新階段。這時,季交恕結識了何叔衡,讀到《共產黨宣言》等革命書籍;後來又見到毛澤東,受到革命的啟發,並參加了共產黨。不久,季交恕在安源親眼看到工人的悲慘生活,深刻地理解了《資本論》的理論,並在毛澤東的指派下,編寫了《平民讀本》,作為安源煤礦工人夜校的教科書。劉少奇安源組織和發動了工人運動,取得很大勝利。這時,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共產黨在廣州召開了第三次代表大會,決定與國民黨組成聯合戰線。毛澤東上了井崗山之後,季交恕受黨的指派,回平江工作。

第三卷

第三卷從十年內戰寫到全國解放。就現存的部分遺稿看,作者在書中寫了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者的殘酷迫害,寫了羅納川夏明翰等革命者的英勇鬥爭等。

作品鑑賞

《六十年的變遷》是當代著名的歷史長篇小說,正如作者在《六十年的變遷·自序》中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部“主題大、時間長、牽涉面廣”的小說,作者的目的是想“將時代的政治、社會演變,各種矛盾,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曲折性,前仆後繼的鬥爭過程,失敗和成功的經驗、教訓,描述一個輪廓。”應當說作者的希望基本上實現了,作者筆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是歷史又是藝術,既有史學的價值又有文學的價值,既有藝術的虛構,又有歷史的真實性,把歷史和小說成功地熔為一爐,就是這部小說的特點,也是它的成就。

作品評價

(圖)《六十年的變遷》《六十年的變遷》封面(第二卷)

作者描寫辛亥革命那一章,對革命黨人如何籌劃武昌起義,劉復基、楊烘勝、彭楚藩英勇就義,工程營打響第一槍,黎元洪意外當上都督,老謀深算的袁世凱利用矛盾,施展詭計,竊取私利,使辛亥革命歸於失敗等等,基本上都是真實歷史的記述。但是,人物的心理,環境氣氛的描繪,故事的細節描寫,甚至包括人物的對話,都是作者根據客觀的史實,按照歷史事實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推理和想像,是一種藝術的虛構。這種史實和虛構的結合,使小說成為較好的藝術作品,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和藝術力量。這部小說重在描述歷史的演變,重在描述“輪廓”,作者通過季交恕的活動,把歷史事件串聯起來,把不同的時地集中起來,這對於展示那個時代的政治風雲的變幻,是非常有益的。它讓讀者看到了歷史發展的輪廓,看到了不同地方的風情和五光十色的社會畫面,看到了不同人物的特點,這也是非常好的。

作為小說,主人公季交恕的形象,沒有得到充分地描繪,顯得不夠豐滿,這是它的不足。不過書中的季交恕從一個普通的知識青年,到投身革命,加入共產黨,在革命風浪中屢經磨鍊,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戰士,他的人生歷程,足以反映現代中國早期的一些知識分子的思想狀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忠於革命事業,他的愛國精神,都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書中的其他歷史人物,多半寫得比較好,如黎元洪、譚延闓、廖仲愷和何叔衡、夏明翰等,都有較成功的描寫,甚至頗能引人入勝。小說的語言樸實自然,生動流暢。以上這些特點,使《六十年的變遷》成為一部優秀作品,受到讀者的歡迎,得到文學批評界的重視。

作者簡介

李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縣人。1913年赴日本留學,曾任廣州第二軍校政治部主任兼政治教官,新加坡南洋共產黨臨委宣傳部部長、延安毛主席辦公室秘書長,行政學院院長,中共中央財經部副部長,東北人民政府法務部長;1949年後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六十年的變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