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骨療法

刮骨療法是中國民間療法的精華之一,也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在《三國》時期就有華佗為關公刮骨療毒的記載,古稱刮經拔骨,發展至清朝末年時命名為刮骨療法。刮骨是在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抗爭的過種發明的,又經醫學家不斷研究、總結、並結合針炙的原理演變、改進而發展起來較為完善而有效的一種物理剌激療法,是中醫學常用外治方法之一。

概述

刮骨療法就是就套用各種邊緣光滑的工具,在人體表面特定部位進行刮、刺、拍等手法,通過經絡的作用,使體內的氣血運行暢通,促使已經發生障礙的功能得到康復,松解組織黏連,從而緩解患者的疼痛、緊張、疲勞以及由疾病影響的其他症狀。此方方法主要是醫者在患者體表或反謝點處運力刮骨,所以稱之為刮骨療法。

特點

刮骨療法是一種醫者運用各種不同手法作用於患者體表某經絡關節神經血管等部位,進行運力放熱能的刮骨療法,以此調節機體的神經和體液、調節陰陽平衡,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刮骨療法具有如下特點:

1、適應證多:刮骨療法適用臨床各科的許多疾病,尤其對一些慢性功能性疾病或恢復期康復的患者更加適用。

2、易學易懂:凡是學習刮骨療法者,只要掌握一定的醫學知識,勤於實踐,一般3~6個月即可進行操作。

3、安全有效:刮骨療法是比較安全而且比較舒適的一種內外兼治療法,無不良作用。只要掌握手到、力到以及法的壓力和強度適宜,刮骨後既無痛苦,又安全有效。

4、經濟簡便:醫者只用一棒一板、一雙手即可防沼疾病。醫者只要辯證診治明確、對症選穴或反射區,手法熟練、不需要特殊設備,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治療,是一種經濟、簡便的治療方法,所以深受健康身和患者的歡迎。

5、防病保健:只要學會運用某些手法,能自我或與別人互相操作,持之以恆,即能防沼疾病、又能強健身體。此外,某些久病體弱(年老體弱)的患者,通過刮骨療法後,飲食增加,睡眠改善。更可觀的是有些患者的面部顏色變紅潤,說話聲音變洪亮,步履較穩健康,心情舒暢。說明刮骨療法具有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能夠促進人體正常代謝,促進身體健康,起延年益壽的作用。

原理與作用

根據中醫理論,刮骨療法之所以能達到治病防病的作用,是因為刮骨的作用,能夠起到調整、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活血化瘀、理筋整復、松解黍連、排除毒素的作用。

調整陰陽、達到平衡

陰陽是古人認識自然界的一種方法。他們認為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作用的推動下資生著、發展,大到開體的運行,小至物質的原子運動,其間都包含著的陰陽對立的兩面。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瞬息萬變的陰陽轉化,人體也不例外。人體的正常功能是在陰陽平衡的制約下進行,兩者之間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保持陰陽平衡是健康的保證。無論是內傷還是外感風寒,人體陰陽就會失去相對平衡,而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體內陰陽平衡失調所導致。所以陰陽失衡是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

刮骨是根據患者陰陽的偏盛或偏衰及不同的證而採用辯證施治的不同手法,通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陰陽平衡。對相關臟器可以起到雙向調節。如腹脹積食或者便秘,在患者手部或腳部相關的反身區上進行刮拭可以調整腸胃的功能,使其恢復正常。通過對相關部位的良性剌激,可以將生物信息傳遞到相應臟腑器官,發揮人體的調節功能,使陰陽重新恢復動態平衡,從而達到消除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刮骨療法在調整陰陽平衡狀態,一般為陰虛則陽補、陽虛則陰補,使之平衡。

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內聯五臟六腑,外絡四肢百骸、五官九竅,溝通內外,貫竄左右上下、網路全身,運行氣血,使人體各部位緊密聯繫起來,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從而調節人體多種生理功能活動,保持人體機能的協調和相對平衡。

因此人體內經絡不通則產生疾病,身體局部出現不同症狀,如身體某些部位的麻木疼痛感。經絡不通還可以引起肌肉緊張、痙攣,長期的緊張可引起實質性改變,如纖維瘢痕化。刮骨能疏通經絡,調節肌肉神經,消除肌肉組織痙攣,改變相關臟腑的病理變化,從而達到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

活血化瘀、理筋整復

對骨傷、筋傷的整復可採用刮骨運力手法,有直接作用。局部軟組織韌帶肌肉肌腱、拉傷均可採用刮骨綜合手法修復,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也可以採用刮骨療法。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通利關節、理筋整復治療疾病。如氣滯血瘀引起的臟腑或機體的病理變化,可採用刮骨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活血化瘀。祛病健身。

松解黏連

現代醫學認為,刮骨療法能增加肌肉、肌腱、韌帶的張力和彈力,可以預防和治療肌肉萎縮。由於“肌腱韌帶”的收縮力加強和活動量增加,促進了“關節潤滑液”分泌吸收過程的活躍,從而解除關節疼痛,消除關節積液,擴大關節活動的範圍,並對其所附著之骨骼也將產生刺激,促使其產生相應的調整和加強。

排除體內寒氣毒素

毒素是人體的供謝產物和病理產物。可以套用刮骨療法的剌激,使局部組織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剌激使血管擴張,血液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動力量加強,使體內廢物、毒素加速排除,組織細胞得到營養,從而使血液得到淨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促進健康。

適應證與禁忌證

適應證

指關節骶骼疾病,頸椎部軟組織損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腰腿痛手腳麻木、手腳冰冷、偏頭痛肌無力面癱偏癱風濕病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淚溢症、眼瞼下垂、慢性鼻炎、牙痛、慢性咽炎咳嗽哮喘失眠心悸腦梗塞眩暈抑鬱症腸胃炎腹泄

禁忌證

(1)急性病:急腹症、炎症急性期、熱性病傳染病

(2)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癌症晚期。

(3)容易引起出血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紫癜過敏性紫癜

(4)嚴重皮膚病、嚴重精神病患者、嚴重心臟病患者、嚴重肝腎病患者。

歷史典故

《三國志》原文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譯文

關羽曾經被亂箭所射中,貫穿了他的左臂,後來傷口雖然痊癒,(但是)每到陰雨天,骨頭經常疼痛。醫生說:"箭頭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應當剖開手臂打開傷口,刮骨頭除去毒素,這個隱患才可以除去。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剖開它。當時關羽正在和諸位將領圍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鮮血淋漓,漫出盛血的盤子,但是關羽卻割肉喝酒,談笑如常。

相關報導

南京腦科醫院上演現代“刮骨療毒”

患者清醒接受開顱術
2014年6月15日,南京腦科醫院實施了一個現代版的“刮骨療毒”手術。患者接受開顱手術時意識很清醒,還在與醫生說話。這是南京第一例成功完成的“術中喚醒”腦部腫瘤完全切除術。南京腦科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劉宏毅說,之所以在病人清醒的狀態下做手術,是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大腦,讓患者手術後,語言功能不喪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