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友

別友

《別友》是明朝王守仁所作的五言詩,是一首酬贈友人的詩。

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別友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學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別友

幽尋意方結①,奈此世累牽。

凌晨驅馬別, 持杯且為傳②。

相求苦非遠, 山路多風煙。

所貴明哲士③,秉道非苟全④。

去矣崇令德, 吾亦行歸田。

作品注釋

①結:了結,收束,完了。此處引伸為滿足。 

②傳:傳遞。此處為傳遞酒杯。

③哲士:哲人、聖賢。

④苟全:語出諸葛亮《前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⑤崇:推崇。這裡引伸為保留。令德:美好的德行。令,美善。

作品譯文

探幽的心情剛剛滿足,無奈又被世事牽累。

凌晨驅馬與友人告別,拿著酒樽傳杯把盞。

相互鼓勵痛苦的日子不會太遠,漫長的山路還有很多風煙。

可貴的是象那些哲人,秉承道義不苟全性命於亂世。

回去吧,要保存美好的品行,我也可能要辭官歸田。

作品簡析

這是一首酬贈友人的詩。作者聯繫自己的被貶,在與朋友離別時心裡充滿淒涼寂落之情,但在這種時候他仍然不忘對於道義的追求,勸告友人秉承道義不苟且偷安,在詩的最後,流露出歸隱的思想,體現出王守仁被貶後的複雜心態。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二十八歲參加禮部會試,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廣東等地爆發民亂,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啟用,並平定了寧王等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學大師,著有《傳習錄》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學說的集大成者。

賀新郎 別友

毛澤東詞賀新郎·別友

揮手從茲去。
黃東雷毛體書法《別友》黃東雷毛體書法《別友》

更那堪悽然相向,

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

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

過眼滔滔雲共霧,

算人間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

照橫塘半天殘月,

淒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

從此天涯孤旅。

憑割斷愁絲恨縷。

要似崑崙崩絕壁,

又恰像颱風掃寰宇。

重比翼,

和雲翥。

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詞”原來是歌唱用的唱詞,都配有曲調,因此最早叫做“曲子詞”。後來發展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詞的句子大都有長短,字音平仄和押韻方式都有一定的格律。詞牌最初有一部分是根據詞意命名的,後來的作詞者大都只按照一定詞牌的格律來“填詞”,詞意不再與詞牌有關,而在詞牌之外可依詞意另標題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