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診斷學:基礎與臨床

分子診斷學:基礎與臨床

第一節分子診斷的策略 第三節分子雜交技術 第三節腫瘤的分子診斷

基本相信

作 者:呂學詵編
叢 書 名: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220943
出版時間:2008-07-01
版 次:1
頁 數:359
裝 幀:精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醫學 > 基礎醫學

內容簡介

《分子診斷學:基礎與臨床》共分三篇24章,第一篇比較精煉、準確地介紹了分子診斷的遺傳學基礎知識,可為學習和從事分子診斷的人員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第二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分子診斷的基本技術,其中包括了很多最新的技術方法,可具體指導分子診斷的工作;第三篇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分子診斷的套用,說明分子診斷不僅在疾病的預防和診斷、預後的判斷、療效的監測、健康狀況的評價以及疾病預測等領域均具有重要的套用價值,而且對法醫學、藥學、考古學等領域也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呂學詵:男,1938年出生,195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現任佳木斯大學醫學遺傳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佳木斯醫學院院長、佳木斯大學校長、中國遺傳學會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人類遺傳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科醫學會理事、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理事、黑龍江省中華醫學會黑龍江省分會副理事長等。曾發表過80餘篇學術論文,參編、副主編、主審過五部學術專著或高校教材。曾獲得過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省衛生廳、省教委科技進步獎四項。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篇 分子診斷的理論基礎
第一章 基因組
第一節 人類基因組
第二節 後基因組研究
第三節 線粒體基因組
第四節 微生物基因組
第二章 蛋白質組學
第一節 蛋白質組學概述
第二節 蛋白質相關研究
第三節 疾病蛋白質組學
第四節 藥物蛋白質組學
第三章 遺傳多態現象
第一節 遺傳多態性
第二節 分子標記
第三節 HLA多態性
第四節 限制性酶切片段長度多態性
第五節 短串聯重複序列
第六節 單核苷酸多態性
第七節 藥物遺傳多態性
第四章 遺傳與疾病
第一節 遺傳病的類型
第二節 單基因病
第三節 多基因病
第四節 線粒體病
第五節 遺傳流行病學
第六節 遺傳易感性
第五章 表觀遺傳學
第一節 表觀遺傳學概述
第二節 表觀遺傳修飾
第三節 表觀遺傳相關疾病
第四節 表觀遺傳學展望
第六章 腫瘤分子遺傳學
第一節 腫瘤的遺傳性
第二節 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第三節 腫瘤與細胞周期調控
第四節 腫瘤轉移的分子基礎
第五節 腫瘤防治的分子策略
第二篇 分子診斷的基本技術
第七章 分子診斷的策略和基本方法
第一節 分子診斷的策略
第二節 分子診斷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分子診斷樣品製備技術
第一節 檢測樣品的採集和保存
第二節 核酸的分離與純化
第三節 真核生物DNA樣品製備技術
第四節 質粒DNA樣品錦恪技術
第五節 真核生物RNA樣品製備技術
第六節 蛋白質樣品製備技術
第九章 分子克隆技術
第一節 分子克隆技術概述
第二節 分子克隆常用工具酶
第三節 分子克隆常用載體
第四節 分子克隆的基本步驟
第十章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
第一節 核酸分子雜交簡介
第二節 核酸探針
第三節 核酸分子雜交的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 核酸擴增技術
第一節 PCR技術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PCR技術的基本條件
第三節 PCR技術的主要類型
第四節 PCR技術的主要用途
第五節 連線酶鏈反應
第六節 核酸恆溫擴增技術
第十二章 DNA測序技術
第一節 DNA測序技術發展慨述
第二節 DNA測序策略
第三節 DNA測序主要技術
第四節 其他常用的DNA測序系統
第五節 DNA測序新技術
第六節 DNA測序技術的套用
第十三章 單核苷酸多態檢測技術
第一節 SNPs的篩查策略
第二節 凝膠電泳分析技術
第三節 分子雜交技術
第四節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
第五節 螢光偏振
第六節 酶學檢測技術
第七節 MALDI-TOF質譜分析
第八節 變性高效液相色譜法
第九節 基因晶片法
第十節 DNA序列分析技術
第十一節 SNP檢測方法的發展趨勢
第十四章 生物晶片技術
第一節 生物晶片概述
第二節 基因晶片
第三節 蛋白質晶片
第四節 其他晶片技術
第五節 晶片的掃讀裝置
第六節 生物晶片的生物信息學
第十五章 蛋白質組學技術
第一節 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概述
第二節 蛋白質組研究的凝膠與非凝膠技術
第三節 生物質譜技術與蛋白質鑑定
第四節 蛋白質相互作用
第五節 蛋白質組翻譯後修飾分析
第十六章 生物信息學在分子診斷中的作用
第一節 生物信息學概述
第二節 生物信息學在醫學中的套用
第三節 生物信息資料庫
第四節 中國生物信息資料庫
第五節 資料庫查詢和資料庫搜尋
第六節 核酸與蛋白質序列分析和功能預測
第三篇 分子診斷的套用
第十七章 單基因疾病的分子診斷
第一節 血紅蛋白病的分子診斷
第二節 肌營養不良症的分子診斷
第三節 血友病的分子診斷
第四節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分子診斷
第五節 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
第六節 其他單基因疾病的分子診斷
第十八章 多基因疾病的分子診斷
第一節 複雜疾病的分子診斷
第二節 糖尿病
第三節 家族性高脂血症
第四節 高血壓
第五節 支氣管哮喘
第六節 皮膚複雜疾病
第十九章 腫瘤疾病的分子診斷與預測
第一節 腫瘤的分子標誌
第二節 腫瘤的分子分類與分期
第三節 腫瘤的分子診斷
第四節 腫瘤的分子預測
第二十章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檢測
第一節 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策略
第二節 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方法
第三節 病毒的分子檢測
第四節 細菌感染的分子檢測
第五節 衣原體的分子檢測
第六節 支原體的分子檢測
第七節 螺鏇體的分子檢測
第八節 原蟲的分子檢測
第二十一章 分子診斷在耐藥性研究中的套用
第一節 耐藥性概述
第二節 耐藥基因的檢測和分析
第三節 耐藥菌株的鑑定與分型
第四節 多藥耐藥基因的檢測和分析
第二十二章 分子診斷在個性化醫療中的套用
第一節 個性化醫療概述
第二節 藥物基因組學與個體化用藥
第三節 腫瘤的個體化治療
第四節 個性化醫療之診斷特徵
第二十三章 分子診斷的其他套用
第一節 分子診斷在移植配型中的套用
第二節 分子診斷在法醫學鑑定中的套用
第三節 分子診斷在產前診斷中的 套用
第四節 分子診斷在新生兒篩查中的套用
第五節 分子診斷在預防醫學檢驗中的套用
第二十四章 分子診斷髮展中的問題及其對策
第一節 分子診斷在感染性疾病套用中的問題和對策
第二節 易感基因診斷中的問題和對策
第三節 腫瘤分子診斷和預測的成就和發展方向
第四節 分子診斷的倫理問題
第五節 分子診斷的質量管理和標準化
第六節 分子診斷的技術問題和
發展方向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