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PET·CT診斷學》

《臨床PET·CT診斷學》

《PET/CT診斷學》由國核心醫學與放射學多名學者共同完成,並由核醫學與放射學專家共同擔任主編,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實用性強,是核醫學醫師、影像學醫師和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研究生的必備用書,對臨床醫師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深信該書出版後,將受到同道們的歡迎,並為進一步規範和推廣PET/CT的臨床套用以及提高PET/CT的套用水平做出貢獻。

基本信息

圖書資料

書籍作者:李天然
圖書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裝訂:平裝

ISBN:9787117106931

內容簡介

扉頁扉頁

《PET/CT診斷學》由主編邀請數十位核醫學專家和C7專家共同完成,共6篇34章,100餘萬字,800餘幅彩圖。第14篇29章為PET/CT總論和套用各論,始終以PET/CT為中心,致力於介紹PE7/CT中PE7與CT的優勢互補和如何發揮這種優勢,意在加深讀者對PET/CT的認識,推進其正確的和充分的套用。第5篇2章介紹其他融合影像(SPECT/CT和PET/MRT),第6篇3章介紹其他分子成像(microPET、光學分子成像和MR分子成像)。國內外核醫學和放射診斷學著名專家H.Wagner教授、H.Schelbert教授、李果珍教授、劉玉清院士和葉鑫華教授(中國台灣)分別為《PET/CT診斷學》作序,並鄭重向核醫學和其他醫學影像學的醫生和研究生、以及臨床各科醫生推薦《PET/CT診斷學》。

作者簡介

潘中允,1932年12月2曰上海出生,祖籍浙江吳興。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醫師、教授。 1950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醫療系,留校於第一醫院從事核醫學醫、教、研工作。1962—1963年師從王世真院士進修實驗核醫學,1983—1984年由WHO選拔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師從David E.Kuhl教授等進修核醫學和PE丁顯像。1998年退休後,先後受聘於北京、廣州、山東、雲南和上海等地PE7和PEZ/CT中心任名譽主任或顧問。先後赴20個國家和我國台灣、香港地區參會、參觀和講學。
主編出版《放射性核素診斷學》(1984年)、《簡明核醫學》(1990年第]版,l994年第2版,2004年第3版)、《臨床核醫學》(1994年第1版,1999年第2次印刷)、《現代核醫學診療手冊》(1995年)、((PET診斷學》(2005年)、《放射性核素治療學》(2006年)等專著,參編30餘部醫學專著,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6名,獲獎10餘項。
曾任中國醫學影像研究會副會長及核醫學分會名譽主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委、國家放射性新藥審評組組長、國家核醫學儀器審評組組長、國家基本藥物放射性藥物遴選組召集人、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rCBF國際合作研究課題顧問組成員和5本核醫學專業雜誌編委等職。現任中國醫學影像研究會名譽副會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1988年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同年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目錄

第一篇 PET/CT顯像基礎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PET/CT顯像儀

第三章 回旋加速器和正電子顯像劑
第四章 PET/CT中心的輻射防護與安全
第二篇 腫瘤PET和PET/CT顯像總論
第五章 18F-FDG PET顯像診斷腫瘤概述
第六章 CT診斷腫瘤概述
第七章 18F-FDG PET/CT常規顯像方法
第八章 18F-FDG PET/CT常規顯像中CT與PET的優勢互補
第九章 腫瘤18F-FDG PET/CT顯像的臨床套用價值和適用範圍
第十章 18F-FDG以外的腫瘤PET/CT顯像
第十一章 腫瘤PET/CT常規影像的閱讀、診斷和報告
第三篇 腫瘤PET和PET/CT顯像的臨床套用
第十二章 肺癌
第十三章 乳腺癌
第十四章 消化道腫瘤
第十五章 肝、膽、胰腫瘤
第十六章 腦腫瘤
第十七章 頭頸部腫瘤
第十八章 內分泌腺腫瘤
第十九章 泌尿生殖系腫瘤
第二十章 骨骼和軟組織腫瘤
第二十一章 惡性淋巴瘤

第二十二章 惡性黑色素瘤
第二十三章 惡性間皮瘤
第二十四章 尋找原發腫瘤
第二十五章 腫瘤篩查
第二十六章 腫瘤放療計畫和活檢定位
第四篇 腫瘤以外的PET和PET/CT顯像
第二十七章 腦病診斷和腦功能研究PET/CT顯像
第二十八章 心臟PET/CT顯像
第二十九章 其他疾病的PET/CT顯像
第五篇 其他融合顯像
第三十章 SPECT/CT
第三十一章 PET/MRI
第六篇 其他分子影像
第三十二章 MicrPET與分子影像
第三十三章 光學分子成像
第三十四章 MRI分子成像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精彩文摘

第一篇 PET/CT顯像基礎
第一章 緒論
1.迎接融合影像時代的到來
一、PET分子影像的特點和推廣套用的難點
自1895年roentgen發現X射線,開闢了無創透視體內正常和病理大體解剖的途徑,整個20世紀是各種醫學影像技術競相出現和完善的時代,每種方法由於成像原理不同,各具特點,從不同角度和深度顯示病變的表現和本質,在診治和研究疾病中,起著越來越重要和不可一日或缺的作用。但它們也各有限度和不足,因此長期以來,醫生和研究人員只能依靠多種影像方法獲取各方面的信息,進行綜合利用來認識和診治疾病。
醫學影像種類繁多,可歸為兩大類,一類是解剖學影像(anatomic imaging,又常稱為形態學影像),主要提供正常和疾病的解剖和病理形態學信息,如經典的X線攝影、CT、MⅪ和超聲檢查;另一類是功能性影像(functional imaging),主要提供與功能有關的生理信息和分子信息,包括放射性核素顯像和近年出現的功能性MRI、功能性C丁和超聲檢查。
解剖學影像開始和成熟得最早,同時由於它所展示的體內影像直接與大體解剖學和大體病理學的形態學知識一一對應,一目了然,極易被廣大醫生和受檢者接受,很快在診斷疾病方面大放光彩,被普遍套用。相形之下,作為功能性影像的放射性核素影像則存在不少困難。放射性核素顯像(radionuclide imaging)是放射性示蹤原理與放射性探測成像技術結合而成的一種醫學影像,它開始於1951年Cassen等用閃爍掃描機以影像顯示甲狀腺內放射性碘原子的分布。經歷了50年的發展和完善,根據所用顯像劑中放射性核素的核衰變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單光子斷層顯像(SPECT)和正電子斷層顯像(PET)兩大類,兩者所提供的都是正常和疾病器官的生理信息和(或)細胞內的分子信息,故又稱生理影像(physiologic imaging)或分子影像(molecular imaging)。其中PET由於正電子顯像劑的分子示蹤性能更佳,種類又多,公認為目前最成熟的分子影像。但它存在著以下困難,使其較難被廣大醫生和受檢者接受,長期以來其套用的程度遠不及形態學影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