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診治策略》

《心血管疾病診治策略》

《心血管疾病診治策略》是由施仲偉所寫的醫學類書籍,2007年8月1日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臨床醫學理論書籍。適合臨床心臟內科、心臟外科和全科醫生閱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心血管疾病診治策略》主要以心血管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為條目,每個疾病均包括診斷要點、治療原則、治療策略和診治說明四個方面,治療策略採用標準處方的書寫格式,診治說明主要是闡述對此疾病診治的注意要點和作者體會。目的在於幫助和指導臨床醫生能更正確地診斷疾病,更合理、科學地使用治療方案,提高診治水平。

作者簡介

施仲偉施仲偉

施仲偉,1952年生。1976年畢業於蚌埠醫學院,在安徽省淮北市人民醫院任內科住院醫師。1979年考入安徽醫科大學,攻讀內科心血管病專業碩士研究生,1983年獲醫學碩士學位。

1986年獲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心血管病專業博士學位。現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心臟內科工作,先後任主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1992年破格晉升為內科教授和主任醫師。1990~ 1991年在法國土魯斯Paul Sabatier大學醫學院血管內科進修,獲法國血管專科醫師證書。1 996~1997年在澳大利亞Flinders大學醫學院心臟內科進修,受聘為資深心臟專科醫師。現任中華醫學會上海市心血管病學會委員會委員,上海市超聲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瑞金醫院超聲心動圖室主任。?擅長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和瓣膜性心臟病的診斷和處理。在國內率先採用超聲都卜勒技術檢測各種血管疾病,如頸動脈粥樣硬化、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周圍動脈?塞、腎動脈狹窄和大動脈炎等,不僅能作出定性診斷,還能在手術前準確定量評價病變的範圍及程度,學術水平屬國內領先。

學術

1996年榮獲世界心血管超聲學會和中華醫學會聯合授予的“超聲貢獻獎”。先後在《International Angiology》和《中華醫學雜誌》等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文1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100餘篇。曾主編《充血性心力衰竭》,參編《心臟病學》、《臨床心血管病學》、《心臟血管急診》、《急症急救學》、《常見病症的鑑別診斷》和《內科手冊》等專著十多部,是《中國醫藥導刊》、《國外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心腦血管病防治》和法國《Angéiologie》雜誌的編委和《中華醫學雜誌》的特約審稿專家。

目錄

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動過緩
房性期前收縮
室性期前收縮
房性心動過速
心房撲動與心房顫動
室上性心動過速
室性心動過速
房室傳導阻滯
高血壓
高血壓病
高血壓急症
高血壓次急症
血脂異常
冠心病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不穩定型心絞痛
變異型心絞痛
慢性穩定型心絞痛
冠心病患者的二級預防
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病毒性心肌炎
心臟瓣膜病
二尖瓣狹窄
二尖瓣關閉不全
二尖瓣脫垂綜合徵
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感染性心內膜炎
心包疾病
急性心包炎
特殊類型心包炎
肺源性心臟病
急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高原心臟病
肺動脈高壓
主動脈夾層
多發性大動脈炎
梅毒性心血管病
下肢動脈疾病
附錄 心臟內科常用檢驗參考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