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行科技大學

健行科技大學

健行科技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966年的健行工商專校,創校之初設有土木工程、電訊工程、建築工程及工業管理等四科六班,經逐年擴展,創校四十餘年來,培育術德兼備之有為青年無數,在董事會及歷任校長領導擘劃下,不斷增建校舍,充實設備,延攬學有專精之國內外學人來校執教,加強師資陣容,期能質量兼顧,開創巨觀的新紀元。校名「清雲」,系延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健行精神,實踐「清介勤教育英才,雲行萬里傲學海」的辦學理念,繼續朝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環境而努力。

基本信息

簡介

健行科技大學是一所位於台灣桃園市中壢縣的私立科技大學,成立於1966年,當時為一五專,名為健行工業專科學校,1994年改名為健行工商專科學校,1999年升格為健行技術學院,除原有專科外,增加二年及四年制大學,2003年改名為清雲科技大學,後又恢復原名稱-健行科技大學。

健行科技大學健行科技大學
電資學院於民國92年8月1日成立,目前有電子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及套用空間資訊系、電子工程研究所、電機工程研究所、資訊工程研究所、電腦通訊與系統工程研究所及綠色能源研究中心,預計未來將成立其他特色研究中心。
在健行科技大學的經營理念下,致力提升畢業學生的競爭力及未來發展潛力,期待未來能在特定領域中成為居於領先的佼佼者,並以「服務、創新及資源整合」為院存在的價值訴求,建立發展特色及配套的機制與環境。管理目標是確保畢業學生在就職前應有核心技術、核心能力及核心本質。在作法上,希望能不妨礙系原有之發展特色外,加強資源整合(系際整合及引導外界資源的投入)。此外,建立相關機制與學院文化,期能提高教學品質及產學合作,以建立未來教授治校的理念。

歷史沿革

健行科技大學前身為創立於民國五十五年的健行工業專科學校。創校之初設有土木工程、電訊工程、建築工程及工業管理等四科六班,經逐年擴展,於83學年度奉準改制為「健行工商專科學校」。
隨後為配合技職教育變革及自我提升,民國88學年起教育部核准改制為「健行技術學院」;除原有專科部6科外並成立學院部及進修部,設電子、電機、機械6系,同時奉準附設專科進修學校,設有工業工程與管理及國際貿易2科。
民國89年1月奉準更名為「清雲技術學院」;
90學年度新增企管、行銷、資管、財金等10系;
91學年度增加資工及應外系,總招生系所增為12系;學制計有二技、四技日夜間、在職班、在職專班及二專日夜間、在職班、進修學校等。
91、92學年度陸續成立機械、電子、電機研究所;
92學年度奉準改制為「清雲科技大學」;
93學年度成立經營管理研究所、土木與防災研究所;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94學年度新增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中亞研究所;
95學年度土木與防災研究所更名為「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究所」;
96學年度新增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應用空間資訊系、物業管理學位學程及材料製造科技學位學程;
97學年度新增資訊工程研究所及資訊管理研究所;
98學年度新增財務金融研究所;
100學年度物業管理學位學程更名為「物業經營與管理系」,並新增餐旅管理系;
101年8月奉準恢復校名為「健行科技大學」;
104學年度新增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目前本校合計有16個系、1個學位學程、12個碩士班。本校創校近50年,培育術德兼備之有為青年無數,在董事會及歷任校長領導擘劃下,不斷增建校舍,充實設備,延攬優秀之國內外學人來校執教,加強師資陣容,期能質量兼顧,開創宏觀的新紀元。
因此本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依據辦學理念與願景,擬定發展目標與策略,藉由落實各項計畫,發展學校特色與優勢,在教學、研究、輔導及校務行政的推動上,結合校訓「好學有禮」,並形塑「有禮」的校園文化,讓健行科技大學成為教職員工的幸福職場,以身教及境教培養學生的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並發展成優質的一流大學。

展望未來

本校未來展望,內容涵蓋大學所必須負擔的「教學」、「研究」、「服務」等重要任務。分別如下:

教學方面

除重視改善教學環境及提昇學習品質外,更重視學生潛能的開發,以求落實「適才適性」的教育理想;為因應當代社會疏離與冷漠的特性,本校也積極推廣「生命教育」,期待能協助學生尋找人生意義的同時,養成樂觀面對挑戰與困境的態度。

研究方面

除一貫強調追求卓越外,更鼓勵老師從事產學合作,為產業界提供更實際的協助,落實技職教育特色。研究為大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尤其在二次大戰之後,大學逐漸脫離已往以涵養人文素養為主的教育任務,

健行科技大學健行科技大學
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重要的原動力,這樣的趨勢在經是經濟時代將更形重要,因此,本校將持續獎勵教師進行各類學術研究,更期待透過與外校,國外合作進行大型研究計畫,以突破評頸、追求卓越。

服務方面

對大學及身處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而言,回饋社會本是無可推卸的職責,這些回饋的形式如提供技術服務,致力協助產業界突破生產與研發的瓶頸;也包括針對不合理的現象提出針砭、建言,協助建立公義平等的社會;除外,也應重視大學與社區的互動與藝文推展,協助社區風氣的改善,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實踐,本校近年來將藝文中心與圖書館開放成為社區活動的空間,致力知識份子社會參與的基本職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