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的住房政策

內容介紹

作為“中國經驗”的漸進式改革是中國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邏輯。它避免了改革過程中的整體性震盪,但改革的結果是在改變城市住房基本屬性、改變城市居民公平觀念的同時,逐步積累和強化了不同社會空間位置的個體所獲得的住房利益差異,它使居民的市場能力具有更大的社會分化功能。城市居住空間階層化速度加快,城市低保戶以及農民工的住房保障體系急需健全。

作者介紹

李斌1963年生於湖南省武岡縣。中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系主任;2003年於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2006年3月於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出站。湖南省首批“121人才”入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社會分層。2004年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與城市社會分層體系變遷研究”、中國博士後基金資助項目“世界城市網路中的中國城市住房”,2006年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基金,2007年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城市居民居住階層化研究”。曾先後在《社會學研究》、《中國人口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住房利益分化與社會分層機制變遷》、《共有的住房習俗》。現有兼職: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全球基金/中英愛滋病項目技術支持組”專家。

作品目錄

第一章導論一社會轉型二中國經驗:漸進式改革三研究旨趣:實踐社會學四理論框架:“位置”與“能力”共謀五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六主要觀點第二章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論導向一城市住房政策的導向二漸進式改革:理論研究的基本共識三簡要總結第三章住房制度改革的漸進性歷程一再分配經濟時期中國城市的住房制度二責難傳統住房分配製度三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標四住房改革歷程五住房制度改革的內容六簡要總結第四章城市居民社會空間位置的住房獲利性分析一城市居民空間位置的住房獲利性分析二城市居民社會位置的住房獲利性分析三城市居民社會空間位置因素綜合分析第五章城市居民市場能力水平的住房獲利性分析一居民市場能力水平的住房獲利性分析二市場能力的綜合因素分析第六章住房政策改革實施效果分析之一一人均住房面積得以提升二住房屬性的變更三有關“誰住房獲利最多”問題的認識四誰最滿意五哪種住房制度更好六什麼問題最頭疼七城市住房意義的變更第七章住房政策實施效果分析之二一1998年後中國城市住房政策的調整二不同類型的城市住房價格變動幅度三住房政策與住房價格之間的關係四建議第八章居住空間的階層化一居住空間階層化的概念與理論二居住空間階層化的區隔因子三討論第九章三類階層化聚居空間一安置房居住空間二經濟適用房居住空間三別墅型居住空間第十章城市低保戶的住房一低保戶的基本特徵二低保戶的住房屬性三低保戶屬性與住房之間的關係四低保戶對住房的主觀評價五低保戶獲得的資助第十一章農民工的住房利益一有關農民工住房的研究二問題的提出三研究地點、對象及方法四客觀排斥:農民工住房與居住現狀五主觀排斥:農民工的主觀感受六農民工遭受社會排斥的原因分析七幾個發現第十二章小城鎮居民的住房一研究方法二小城鎮居民住房變遷出現“階層融合”現象三分析與討論第十三章發現與討論一基本發現二討論三建議與對策參考文獻附錄一問卷二相關的住房政策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